注册

台风暴雨地震,这些灾害去年重创了哪些中国古迹


来源:澎湃新闻网

日本九州地震造成熊本城城台坍塌,意大利连遭三场地震导致多处古建筑受损……2016年,全世界的灾害导致了不少文物古迹受损。中国地域辽阔,文物古迹众多,同时也是世界上灾害频发的

日本九州地震造成熊本城城台坍塌,意大利连遭三场地震导致多处古建筑受损……2016年,全世界的灾害导致了不少文物古迹受损。中国地域辽阔,文物古迹众多,同时也是世界上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例如泰顺的廊桥,其冲毁和再造几乎已经成为一项传统,而莫兰蒂台风也对厦门鼓浪屿的申遗造成了不小的挫折。近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年会及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2016年中国国内自然灾害对于文化遗产的客观影响,并交流了种种应对心得。特选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侯卫东对此的分析文章。

2016年4月,日本九州7.3级强震致阿苏神社重要文化遗产“楼门”倒塌。

在过去的一年里,从国际到国内,我们不断地看到各类突发的自然灾害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文物古迹的破坏。2016年4月,日本九州地震,造成一些著名的古建筑倒塌受损,包括被誉为日本三大“楼门”的阿苏神社“楼门”以及参拜殿完全倒塌,熊本城城台出现崩塌。去年8月以来,意大利连遭三场地震,导致多处中世纪古城被毁,包括一些世界遗产。战火纷飞的叙利亚及中东战场,也接连看到珍贵文物古迹遭极端组织蓄意破坏的消息。这一切无疑表明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风险并非遥不可及。

中国地域辽阔,文物古迹众多,同时也是世界上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类型在中国都能找到踪迹。每年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都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有鉴于此,专委会将本次年会学术交流的主题确定为互通遗产防灾减灾的资讯,了解各地区一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以及对遗产的客观影响,当然也希望交流防灾减灾的心得,从而能够较全面掌握文化遗产防灾减灾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

回顾2016年中国大陆的自然灾害,仍然以地域为特点呈现不同,根据国家民政部和减灾委发布的信息,前三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发生次数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少。

前三季度共有6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登陆个数接近常年同期。其中,第1号台风“尼伯特”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初台,也是2011年以来登陆我国造成死亡失踪人口最多的台风;第14号台风“莫兰蒂”是今年前三季度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鄂州观音阁遭遇水灾

2015-2016年度,国内造成文化遗产损失的重大灾害,主要集中在南方,为暴雨、台风等造成的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去年5月至8月,湖北遭遇较强降雨,特别是7月份百年一遇的洪水,造成几乎全省受害。强降水引发了大量的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洪涝灾害。7月的持续强暴雨天气,使湖北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严重损失。据湖北省代表介绍,全省总计有2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个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8700余万元。

受损的文物古迹既有古遗址,如武汉盘龙城遗址部分已做的保护展示被毁,有传统民居,也有近现代纪念建筑。破坏形式有浸泡、冲毁、倒塌、渗水等。

福建也是去年受灾较重的省份,据来自福建的代表介绍,截至去年10月,登陆中国大陆的台风8次,大部分经过福建沿海,其中尼伯特、莫兰蒂、鲇鱼等高等级台风,对沿海造成巨大损失,7月的尼伯特造成100亿元损失,9月的莫兰蒂造成169亿元损失,鲇鱼在厦门登陆,直接损失102亿元。

文化遗产受损情况:40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受损,其中国保单位3处,遗址被淹没,奇和洞旧址、古建筑群宏林措倒塌部分建筑物,部分遭遇大水浸泡坍塌。

鼓浪屿为拟申报的世界遗产,环境遭受毁坏,90%树木折断,岛上的传统和纪念建筑大部分受损。福建省的其他区域,有龙津桥、东关桥等廊桥被冲毁。泉州文庙门被吹掉,建筑物瓦屋面大量受损。暴雨在该地区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摩崖石刻多处塌方,危岩坠落。

浙江除年中同样遭受洪水强降雨影响外,也是今年台风的受害者之一,莫兰蒂台风深入内陆,造成泰顺廊桥等三座廊桥被毁。这批文物古迹在一个半小时内,相继被洪水冲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尽管暴雨、台风及导致的洪水和泥石流是上年度中国记忆深刻的自然灾害,但并不是中国遭受的所有自然灾害。由于并非所有灾害发生地的代表都参加了本次会议,加之信息沟通和采集的渠道不完整,很多相关的信息没有汇集过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多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地点受到不同类型的突发或持续灾害的影响。

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显然没有束手待毙。

中国政府发布的“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减灾行动一文中报道,十二五期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2011-2015 年,中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00 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遭受洪涝、干旱、风雹、地震、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影响。”

尽管我们面临的自然灾害局面依然严峻,但从国际到国内,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人们已经不能容许灾害肆虐,通过各类行动,正在使灾害导致的损失逐步得到控制和减小。防灾减灾的机制建设,人才应对能力的不断提高,监测与预警机制的不断完善,应急资金、物资保障也越来越充足,国家先后建立了地震、水文、地质、海洋、台风、农业、森林、生态、国家突发事态等应急监测与预警机制,正在打造一个完善的灾害防护网络。

文物古迹在过去的一年里遭受到不同的灾害,从事文物保护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也在不断地和灾害进行抗争,竭尽全力保护这些人类的精神财富。通过各自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一些教训和经验。

各地在灾害发生时或发生后大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如湖北洪水期间,保护人员采取各类围堵措施,减少洪水浸泡。福建和浙江在几次台风灾害期间努力抢救文物,保护现场。令人感动的是浙江温州泰顺的廊桥被冲垮后,沿岸群众自发寻找冲毁的建筑构件,在倒塌后的几天内几乎找回了大部分的木构件。作为地域性的标志遗产,能够得到周边公众的如此厚爱,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灾后的厦门鼓浪屿

除了灾害发生时和灾后的抢救,从各位参加会议专家的发言中也能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并逐渐成为保护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节点。陕西在前几年曾遭受包括汶川地震影响、多年不遇的全省暴雨洪涝破坏后,在考虑对文物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均将防灾减灾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抗震,西安城楼的建设、大小雁塔的加固、西安钟鼓楼、秦始皇兵马俑的监测等工作,都加入了抗震试验和研究,从中寻找减轻灾害损失的手段。

湖北在洪灾后思考古建筑的维修材料、工艺如何能够应对大面积水淤积以及暴雨造成的屋面渗漏,也考虑如何在洪水到来时进行合理的封堵。

防灾减灾的一些基础性研究也在进行,如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针对传统村镇,特别是一些山区地形狭窄的村落难以按照一般的防火规范进行防火设计和规划的特点,通过“火灾蔓延仿真模拟”实验,较为真实地模拟火灾发生后的情况,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区域防火措施,取代盲目的防火演习。西南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监测研究中心针对南方地区以及云贵川山区大型民居聚落易发火灾,分析近期古村落遭受火灾的实际情况,对造成灾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来自郑州大学岩土文物保护团队的代表,针对河南大量分布的墓葬的保护需求,介绍了“古墓防渗关键技术研究”。西安理工大学代表针对西安近期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地铁盾构工程震动对古建筑的影响分析。两个大学的实验和研究对将来岩土文物的防渗和抗震预防性保护都有借鉴意义。

莫兰蒂带来的暴雨使得泰顺三座古廊桥被冲垮

来自四川的代表则重点介绍了汶川地震后续的一些灾后古代建筑的保护维修和加固工作,很多方法和技术措施都为防灾体系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数据。

除了国内文物保护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工作介绍,继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做了“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震后文物抢救工程介绍”之后,会上陕西文物保护院和陕西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代表还介绍了中国援助缅甸蒲甘佛塔震后保护工程前期调查的情况。前些年,中国政府曾对2006年东南亚地震后的印度尼西亚普兰班南寺庙群和波罗浮屠世界遗产地,以及意大利1990年的拉奎拉世界遗产地震后的情况做过调查,并制定了相关的援助计划。在我国近年的一系列文化遗产灾后抢救保护的现场,出现过许多国际文物保护的专家学者和机构的代表。这充分说明,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资源,文物保护没有国界。

通过本次年会和学术交流,我们对文物保护行业一年来防灾减灾领域的工作进行了一次较为认真的回顾,应该看到,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虽然取得一定的经验和进展,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来说,显然还是很不够的,总结起来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主动防控的意识不够,大多情况下是被动防守,很少主动出击。一些灾害很难精确预计,但一些灾害的预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已具备相当的可靠性。一般来说,准确的地震灾害较难预报,但一般的气象灾害则有较成熟的预报,如暴雨、台风,其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也容易得到推测。那么,对于可以准确预计的和较难预报的灾害,是否应该有不同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地震一般是中长期预警,管理者一般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高等级的地震不在自己任上发生,就可以得过且过。比如古建筑瑰宝应县木塔,目前仍没有采取任何的抗震措施,甚至连防灾的规划都没有。前些年曾经有过木塔抗震加固的设想,后来因为没有人响应,不了了之。这座已近千年的木结构古塔能否扛得住下一次较强的地震?木塔的抗震预防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认为该区域近期不会有较强地震,另外一个是对这类珍贵木结构古建筑的加固从理念到技术到实施的程序,都还存在空挡,即使决定要加固,也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做。

对于另外一类灾害——那些可以较为准确预报的灾害,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暴雨、强降雨、洪水在当前较为完善的各行业防灾机制下,很多情报是清晰的,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防控。古语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就是中国最早和最朴实的防灾减灾理念。很遗憾的是,我们这次看到的大多数还是灾后的应对,灾前的防护明显不足。一般情况下,古建筑的高水位浸泡,屋顶渗漏,都会导致古建筑受到一定的损害,这在各类调查和研究中都有反映,因此尽量阻止大量的水长时间和大量汇集在古建筑中是大家的共识,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说并不是很难。既可以有简单和临时的手段,也能寻找到较为复杂和长期发挥作用的方法。国际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如东南亚很多地区每年都有水患,雨季洪涝,旱季干燥。灾害即已成惯例,保护也可以成为习惯。对于遗产区域的保护,既有复杂的机械,也有简易的人工措施,应时而动,既可保护文物古迹,又不会过度改变当地的环境特色。

近年中国多地都发生过洪涝灾害,一般城市设防都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很多城市连年加高堤防,但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文物古迹的保护。我们应该研究部署与保护文物相适应的设施,在每年的灾害季节做好准备,在灾害造成损失前有所作为。

古建筑瑰宝应县木塔

台风的情况也一样,一般台风预报有一定的提前量,在台风季节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并不难,难的是要做很多的基础研究,对于文物古迹抵抗灾害的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制定合理适当的加固、防护措施,完全有可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泰顺廊桥就是很好的例子。历史上廊桥曾经多次被洪水冲垮,廊桥冲毁和再造几乎成为一种传统。那么我们的问题是,维持这种传统呢,还是找出廊桥冲毁的原因,防止再次被冲垮。这些都是灾后留给人们的思考。

大自然之所以神奇,就是它有着完全不为人知的原始动力。只要地球在运转,灾害就不会停息。因此防灾减灾对人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同样。

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上升为国策,并成为新时期中华文化重塑的一个热点。我们保护“人类的文明记忆和乡愁”,且不要让它随意被冲走或者毁坏。

中国古迹遗址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尽管成立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相关的工作开展的不多,也缺乏相关的经验,联系的区域还不够广泛,代表性还不够,但我们愿意在国际ICOMOS-ICORP和上级协会的指导下,在当前遗产保护的洪流中贡献自己的点滴之力。

(本文原载于《中国文物报》,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钟微]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