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乡村振兴 党建先行——武汉市黄陂区“三乡工程”村级调查报告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写进党章。如何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武汉市黄陂区给出的答

图为:黄陂区蔡店街与江汉区对接,“居委联村委”助推市民下乡

图为:王家河街胜天村

图为:姚家集街杜堂村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写进党章。

如何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武汉市黄陂区给出的答案是:以全域党建为引领,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简称“三乡工程”)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

11月15日,全省“三乡工程”建设现场会在黄陂召开。

12月7日,省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黄陂“三乡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作为基层党建“整区推进”计划试点,黄陂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以“红色引擎、绿色发展”为主题,探索“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自治为根本”的乡村治理实践,让村级组织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让党员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先锋模范,让党建示范带成为乡村发展的经济带,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请看该区3个村的调查报告——

村党支部主动作为三方签约破解难题

王家河街胜天村龚家大湾7号,一栋三间两层的楼房,现在是“荣誉村民”尤明浩的住处。

房前有菜地,房后有池塘,房内装修一新,各类家具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这栋楼的产权属于村民熊爱华,4年前,熊爱华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巨额债务。女儿考上区一中后,熊爱华搬到黄陂城区租住,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打工还债。村里的这栋楼,也就闲置下来。

今年4月,武汉实施市民下乡计划,胜天村被列为首批推荐村,前来看房者络绎不绝。不到一个月,熊爱华接到村党支部书记龚卫平的电话,说有人看中她的房子,让她尽快回去面谈。最终她以每年1万元的价格,将楼房租给尤明浩居住,租期15年。

尤明浩本人为机关退休党员,政治理论知识功底深厚,来这里居住后,在村书记多次游说下,成为村里的党课老师,经常义务在村会议室、村里大树底下为村民上党课,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已完全融入当地生活。

王家河街胜天村是武汉市“三乡工程”推荐的乡村旅游型示范村,市民下乡活动开展以来,为尽快让村民生活好起来,村党支部主动作为,在村民中广泛宣传发动,拉网式清查村里空闲农房,逐家逐户上门做工作,最后确定有46户愿意出租,统一贴上标牌,公布房屋信息、租赁价格及联系人等。

村党支部书记龚卫平带头,村里成立市民下乡工作服务队,对前来看房的市民发放联系服务卡,对确定租赁该村民房的市民,给予“荣誉村民”待遇——用水、用电、光纤、电视、电话等与村民同网同价,可免费进入村域范围内的4A级景区木兰胜天农庄、3A级景区木兰玫瑰园,还可免费获得一块菜地用于耕种。

龚卫平介绍,其实刚开始成功签约的非常少,村民都怀疑这事是不是真的,值不值得做,后来经过仔细询问,发现症结在于农村存在的“契约精神缺失”,未充分沟通之前,市民、村民之间互不信任,怕将来会产生纠纷,双方都在观望。村级党组织介入后,发动村里党员会商,最后提出三方签约方案,即由市民与村委会、村民共同签约,有了村委会作保证,难题迎刃而解。

同时,村党支部组织村里35名党员组成党员先锋服务队,为来村里居住的市民开展治安巡逻、代管宠物、代保管钥匙等诸多服务,积极探索市民下乡后乡村治理新模式。截至目前,未发生一例市民下乡租赁住房引起的纠纷。

企党组织共建成立旅游合作社

在黄陂北部的姚家集街杜堂村,有个一年四季都可赏花的地方——木兰花乡。

这个景区由杜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返乡创业能人葛天才投资,按4A级标准打造,今年3月底对外营业以来,游客络绎不绝。

葛天才,1966年11月出生于姚家集杜堂村葛家湾,这里地处大悟、红安、黄陂三地交界处,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葛天才怀揣着致富的梦想,外出务工。在打工期间,他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技术,自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课程,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并荣获武汉市“优秀农民工”“市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0年2月,他发起成立武汉市万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收获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赶上武汉城建攻坚带来的红利,事业日益兴旺,公司日益壮大,他本人也从打工者,转变为大老板。名气有了,钱也有了,葛天才并没有因此满足,他时常惦记着家乡。

2012年,葛天才流转杜堂村林地1700亩,建设花卉苗木基地。两年后加大投入,流转耕地、水面、林地等2000亩,将杜堂村打造成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同时推进葛家湾、葛家咀、杨家田、杜家大湾、汗塘咀等自然湾农房立面和基础设施改造,村湾面貌焕然一新。杜堂村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最美休闲乡村等。这么好的资源,不能白白闲置,于是成立旅游公司。

为推进景区与村一体化发展,姚家集街党工委任命葛天才为杜堂村第一书记和杜堂区域综合党委副书记,以党建为纽带,推动景村党组织共建,探索出“发展联动、活动联办、人才联培”的三联模式,让党建真正成为村景一色、群众致富的助推器。

旅游公司牵头,带领113户村民成立杜堂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评估,村民空闲农房按每平方米1600元价格入股,公司再投资对房屋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管理,由合作社招商吸引市民下乡,经营农家乐、民宿、文创、商业等。农户按入股10%保底方式分红,上不封顶,这样既保障了村民的合理收入,也保证了市民下乡的经营环境。目前,已成功签约空闲农房77套,还有一批正在商谈。市民下乡引进12家民宿、8家农家乐、1家土特产电商、1所中国文艺家书画院、1所非遗文化泥塑馆和1所木兰文化博物馆,均已开张营业。

杜堂村党支部书记葛国兴说,在“三联”党建新体制下,杜堂村和木兰花乡景区携手共进,不管是景区的事,还是村里的事,只要是服务群众和游客的,都以党建为引领,村级要事共商,村民致富共促,推动景区和村共同发展。预计今年底户均年分红2万元左右,带领40个贫困户成功脱贫,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

党建专员显身手助力打造民宿第一村

“虽然这里条件艰苦,但能在基层获得锻炼,为‘三乡工程’尽力,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12月9日是星期六,木兰山风景区木兰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内,老家在荆州公安、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的大学生谢威炎仍坚守岗位。

他是今年新分配来的基层党建专员,主要负责村里的党建工作,也帮忙协调处理村务,“正在推动木兰古道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组织建设,这是一家非公企业,党员不足3名,与其他企业联建党组织。”

为充实基层党建力量,武汉市黄陂区公开选聘30名基层党建专员,此举在武汉首开先河。公告发出后,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大学140名大学生踊跃报名,经过笔试、面试、考察和培训,30名大学生脱颖而出,于今年7月上岗,分别派驻30个村和社区,担任基层党建专员。

谢威炎驻村5个月,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勋对他的评价是:“很优秀,为村里做了不少事。”

对于正在推进的“三乡工程”,谢威炎有自己的见解:一定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市民和村民之间搭建全新的服务平台,不然“只开花,难结果”。

武汉市民下乡“黄金20条”发布后,在木兰山村举办了一场信息推介会。45位市民实地考察,与农户交流,气氛热烈。但真正签约的,迄今只有三四户。

武汉市青山区市民甘李晶的故事广为流传,只是其中的特例。甘李晶5岁多的孩子因患中耳炎需动手术,按照医生“找一处自然条件好、空气清新的乡村住一段时间”的“生态治疗”方案,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租下张孔友家一栋平房,带着孩子来住,通过近4个月“生态治疗”,小孩病情大幅好转,现已返校上学,每逢双休和节假日,她仍带着孩子下乡“巩固疗效”。

木兰山村东接木兰山,西临滠水河,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近年来,该村对172户农房进行仿古式立面改造,完成污水管网、集中供水、星级公厕、道路扩宽刷黑、生态停车场、人工湿地、路灯、绿化等18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成标准化卫生室、邮政服务站、篮球场、门球场、图书室、便民超市等,收获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武汉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美誉。

张建勋说,木兰山村现有出租意向的闲置房房屋41栋,总面积11500平方米,大都是两三层楼房。市民下乡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及时发布招租信息,组织市民实地观光看房,对下乡市民免费提供菜地、茶园,并帮助办理相关手续等,目前咨询的多,看房的多,真正签约入住的却不多,主要卡在租赁平台上,“对于市民、村民双方直接点对点签约,大部分人觉得有一定风险,希望有专业的租赁平台介入。”

怎么办?在谢威炎、张建勋等人建议下,村里拟成立合作社,村民以闲置民房作价入股,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依托木兰文化,打造湖北民宿第一村。

这一愿景正在变成现实。在村级党组织的广泛发动动员下,80多户村民已经同意入股。木兰山村引回本村能人张友华,成立木兰古道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不久前,该公司与武汉兴业联置业、省供销社签约,计划投资10亿元,按照4A级景区标准打造民俗村。

推进“三乡工程”造福桑梓百姓

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社会各界对黄陂“三乡工程”给予高度评价,是因为这一举措切中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抓住了当前农村发展薄弱环节,展现了当地筑牢基层党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的生动实践。

基层党建,事关全局。“三乡工程”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找准了当下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力抓手。以党组织为引领,搭建平台,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让党建工作有了实打实的呈现方式,在激发农村活力的实践中夯实了战斗堡垒作用。

“三乡工程”贯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三农”工作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改革创新本领的生动实践。

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力、号召力,引导市民向“山清水秀乡村去”,激活的是农村闲置资源,满足的是“城里人”对好山好水好空气的需要,弥合的是城乡经济文化的“断层”;引导能人返乡,带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造福桑梓,给乡村注入的是源源不断的活力。(诸葛龙)

“三乡工程”黄陂结硕果

今年以来,武汉市黄陂区扎实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有力促进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实施“三乡工程”,高度契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架起城乡之间产品的有效供给、要素的合理流动、信息的充分交融、文明的相互传递和财富的平等共享的桥梁,对于破解“三农”发展难题,促进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具有重要的作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该区社会资本投入68.2亿元,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31.7亿元,1.5万人因此脱贫。

强化情感融合,吸引市民下乡带活农民。先后组织5场市民下乡“看房团”和信息对接会,广泛宣传报道,提高知晓率,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以扶贫工作组为桥梁,建立“村委联居委,助推‘三乡工程’促脱贫”机制,推进蔡店街20个村与江汉区20个社区深度对接。全区共签订空闲农房租赁协议2373套,实现年租金3770万元。

强化情感联络,吸引能人回乡激活农业。大打亲情乡情牌,强力推进“能人回乡”工程,推动体验农业、采摘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养生农业、教育农业、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已吸引能人回乡创办合作社185个,兴办企业50家,投资23.1亿元。

强化情感招商,吸引企业兴乡盘活农村。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待客商如至亲,先后引进了省圈投、省供销集团、当代集团等16家有实力、有眼光、有情怀的企业来黄陂投资兴业,盘活农村资产和生态资源。

[责任编辑:王爽婧]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