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二代AR眼镜已在赶来的路上


来源:威锋网

根据WinFuture 的报告,谷歌仍在开发一款独立的AR 眼镜,这款硬件的内部代号为“Google A65”,是类似于微软的高端MR 眼镜HooloLens 的无需使用PC或智能手机做载体的精简设计

原标题:第二代AR眼镜已在赶来的路上只是路有点远

“AR 2.0”

根据WinFuture 的报告,谷歌仍在开发一款独立的AR 眼镜,这款硬件的内部代号为“Google A65”,是类似于微软的高端MR 眼镜HooloLens 的无需使用PC或智能手机做载体的精简设计,搭载高通最新芯片,相机、麦克风、传感器等等都将悉数内置,可完全独立运行。

这款设备还可以通过蓝牙5.1 和千兆Wi-Fi 连接到平板电脑和其他外设,未来可能还会加入蜂窝或5G 版本。据报道,谷歌正在与制造Pixel C 的广达公司合作进行原型设计。

而分析师预测苹果的AR 眼镜会在2020—2021 年左右推出,关于苹果AR 眼镜,从去年开始一直有各种专利和消息传出。2017 年,苹果力推iPhone 和iPad 为平台的ARKit 应用,这个小工具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开发者将AR 技术成功的接入了最新的iPhone 和iPad 之中。库克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看好AR 技术,并认为VR 更适用于游戏和教育场景,部分原因是增强现实技术拥有更强大的表现力。

也许你还记得5 年前的谷歌眼镜,但当时增强现实AR 还未被人们像今天这样的谈及,谷歌眼镜最终悄无声息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自2010 年开始,已经有公司尝试着推出自主研发的AR 眼镜,这些设备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第一代”产品,“第一代”的代表谷歌眼镜在2013 年走向市场,因其功能不够清晰而没得到理想预期。目前被看作第一代中效果最好、最成熟的微软HoloLens,价格没办法接地气。严格来说这一类产品算不上“失败”,像谷歌眼镜就在工业、医疗等领域有所应用,HoloLens 也在高端市场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是距离普通消费者过于遥远了。

现在,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市场重新燃起对AR 的热情,新一代硬件能满足我们的期待吗?

独立运算

说到AR 增强现实,必然要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和VR 眼镜可以独自在封闭空间中沉浸虚拟体验不同,AR 通常需要走到户外或者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它要求的独立性更高,可以说具备独立计算能力的硬件是第二代AR 设备的基础。

以传闻中的谷歌第二代AR 眼镜为例,如果它真的如消息所称采用10nm 系统级芯片Qualcomm QSC603,就意味着同时搭载了四核Snapdragon 处理器,Hexagon 685 矢量处理器和Adreno 615 GPU,还搭载了高端图像处理器Spectra 270,支持多达两个分辨率高达16MP 的传感器,已经具有蛮先进的实时和后期处理功能了。与此同时,Adreno 615 可以以WQHD(2560 X 1440像素)的分辨率输出视频,并支持Vulkan,OpenGL 和OpenCL 等流行的图形API,分辨率上面略显疲软,不过视频捕捉速度为每秒60 帧。

而QCS603 更大的亮点是Hexagon 685——旨在加速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的芯片。它是高通人工智能(AI)引擎的一部分,支持Android 神经网络API 的总体异构计算平台以及高通Hexagon 神经网络库。

根据外界种种传闻,苹果AR 眼镜或许也有着独立的硬件属性,苹果正在自己研发AR 头显的芯片。从概念上来说,这款芯片会跟苹果手表的芯片一样,集成度非常高。这样的芯片能把更多的元器件,比如说图形处理器、AI 芯片、CPU 等,集中在一小块区域,耗能也将减少。

生态完善

有了强大的独立芯片和AI 的支撑,AR 眼镜将变得更加全能,而这恰好也是消费市场的需要。普通用户们花钱购买设备,自然希望它既可以满足娱乐,又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太专业或者纯娱乐都只能针对一部分人的市场。这就不仅是对硬件的要求,更是对生态的要求。

好在AR 生态方面比起前几年已经有了更好的铺垫,苹果的ARKit 和谷歌的ARcore 推动着AR 应用、AR 游戏不断涌现,随着平台的发展,相信在很短的一两年内,AR 技术可以在动作捕捉、环境感知和光源感知上做得更好,届时AR 体验也更真实细节。

苹果传闻中的AR 眼镜在构建生态上可能和iOS 类似,操作系统方面内部称为“rOS”(reality operating system),基于iOS 系统。如同Apple TV 的操作系统是tvOS,Mac 电脑的操作系统是macOS,Apple Watch 的操作系统是watchOS 一样,rOS 将是苹果AR 眼镜的操作系统。AR 眼镜也会使用已有的APP Store,可以像iPhone、Watch、Apple TV 和Mac 一样,用户能自己下载内容。

今年Google I/O Keynote 环节,谷歌也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在AR 技术上有趣的成果,比如隔空「击瓶子」的实验游戏,就展现了几个人之间如何用手机进行空间交互,不仅有交互,还有分享,你创建的AR 内容可以和我分享,同一个AR 事物可以被不同的人共同协作,这些都突破了原有的增强现实范畴,更强调了空间分享的特性,让AR 初步拥有了“世界”雏形。

不过AR 应用刚进入成长阶段,和VR 一样,它们目前受制于技术门槛、内容丰富度、真实度与沉浸感等,相较于目前谷歌与苹果的应用程序商店内,应用程序总数已超过200 万个,目前通过ARKit 所开发的AR 相关应用程序每月仅150~300 个,AR 应用欲起飞仍需要一段时间酝酿。

宽视域

视距是AR 设备技术的一个瓶颈,目前, 许多AR 眼镜因受成像能力和算力的限制,其视域不够大。就连最成功的HoloLens 视角场也仅30 度,视角只局限在一个小黑框里。出现了视野的限制,AR 眼镜就很难像科幻电影中那样,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而只能作为价格高昂、偶尔使用的玩具。但如果避开显示视域问题,则又会出现功能性问题。比如谷歌眼镜就是将技术简单化,让用户通过镜片投射的信息上网、发邮件等等,利用光学反射投影原理将文本和数据投影到用户眼球中。虽然避免了显示视域等等问题,可眼镜本身也变成了一片枯燥无味的透明屏幕,除了解放双手之外,没能给用户带来任何不同于手机的体验,产品功能和手机高度重复,消费者自然也不感兴趣。

于是如何将视角场做大又成了AR 创业新厂们疯狂追逐的目标。今年1 月份的CES 展上,有家中国公司就展示了号称全球最大视场角的AR 眼镜,双目100.8 度的超大视场角使AR 数字内容变成巨大的“IMAX”风格视图,现场人士评价“过去带的眼镜呈现的都是一个方框,现在让我感受到了整个世界”。各种宽视距的AR 眼镜在这两年的CES 展上层出不穷,不过它们中有很多还是需要解决功能性问题,光是视距做宽了,分辨率、显示亮度等等屏幕技术无法做到理想,同样影响体验,再加上实际应用中还有延迟等各种问题,宽视距AR 眼镜,听起来很美好,却依旧属于实验论证阶段原型产品。

要做一个好的各项技术指标平衡的AR 眼镜其技术含量远高于手机VR 头盔,导致AR 眼镜开发难度的增加以及成本的增高。这也是HoloLens 要卖3000 美元,而Magic Leap 跳票N 年的原因。

可能正如库克说过的那样:“以我们现有技术,根本还无法做出一款AR 眼镜。”AR 眼镜需要的屏幕和材料技术对所有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AR 眼镜需要的视场和屏幕都还属于未来。这个未来最乐观的估计,也得等到2020 或2021 年了。

从“掌上”到“眼前”

AR 市场上不是只有谷歌苹果在虎视眈眈,微软HoloLens 已经渡过市场检验阶段,接下来以HoloLens 为基础构建微软同样可以继续做面向消费市场的AR 头显,而跳票王者Magic Leap 计划今年开始发布其第一代AR 设备Magic Leap One。中国企业虽然起步晚,但在AR 的创新能力同样不容小视,腾讯、阿里、网易等等都已经在AR 购物和AR 游戏上开始布局,同时砸钱让初创公司研发设备。

如果说智能手机的竞争已经到了后半程,那么接棒智能手机的新一代人机交互设备就是AR 眼镜,和智能手机拉近了个人与网络世界的距离相似,一副智能AR 眼镜,将让人们自由穿梭在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之中,新一个回合竞争,将是每个消费者的“眼前风景”。

[责任编辑:项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