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人便利店智能化是未来趋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内无人便利店的“试验”在资本助推下扩张显得更为急迫。也正因如此,从降生那刻起,无人便利店就一直处于风口与泡沫的争议之中。

原标题:无人便利店现“无人制作”模式小颗粒、智能化是未来趋势?

不同于亚马逊Amazon Go的谨小慎微,国内无人便利店的“试验”在资本助推下扩张显得更为急迫。也正因如此,从降生那刻起,无人便利店就一直处于风口与泡沫的争议之中。近日,一家“无人制作”的无人便利店落户上海。业内人士表示,无人便利店从货架展示、进门时的身份识别认证、支付,到商品和货架管理、品类管理,都需要靠技术支撑,而未来无人零售技术将更加成熟,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少。

靠卖无人橙汁起家的上海巨昂,也义无反顾地投身无人便利店了:6月20日,天使之橙母公司——上海巨昂投资有限公司旗下首家X-24h智慧便利店落户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内,其与其他无人便利店最大的不同就是“无人制作”。以现烤面包为例。由于仓店一体化,智能机器臂可从零下18度的仓库区抓取装满面团的加工原料盘,放入加工中心进行烘焙,最后再放入销售区。不仅是无人化制作,上述过程也实现了无人化理货。此外,X-24h也具备目前已成为无人零售业标配的无人化售卖功能。

就在6月11日,同样布局无人货柜、无人便利店的“猩便利”刚刚确认获得蚂蚁金服数亿元战略投资;6月5日,主打“城市社区公共冰箱”的无人便利店“在楼下”也刚刚收获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方IDG资本、创新工场联合领投。一时间,无人便利店赛道再掀热潮。一方面,无人便利店扎堆而起,成为资本热土;另一方面,业内对其的争议也一刻不曾停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X-24h计划2年内于全球投放超5000家门店。并且,被上海巨昂创始人兼CEO周祺反复强调的是,X-24h并非跟风者,而X-24h与其他无人便利店最大的不同就是“无人制作”。

在周祺看来,市面上的无人便利店主要是无人收银,同时,几乎以售卖预包装产品为主,只从商家角度考虑控制成本,没有办法在真正盈利的差异化项目上实现无人制作。另一方面,传统便利店中关东煮、茶叶蛋等现制现售商品,恰恰是利润最高的地方。据称,X-24h无人制作“切的就是他们最痛的地方”。

风口VS泡沫

不同于亚马逊Amazon Go的谨小慎微,国内无人便利店的“试验”在资本助推下扩张显得更为急迫。也正因如此,从降生那刻起,无人便利店就一直处于风口与泡沫的争议之中。

风口论者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无人零售技术的更新迭代,无人便利不仅可以节省成本,更能提升效率。泡沫论者则表示,无人便利店只是“看上去很美”,国民素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运营上会面对更大挑战。因此,虽然眼下资本积极涌入该领域,但有可能只是“过把瘾就死”。

对此,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无人便利店是趋势之一,虽然在整个零售里面“完全做大,也不太可能,但是能够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从场景里讲,“无人便利店肯定是成立的”。因此,他对无人便利店持乐观态度。不过,他也坦言,相较于传统便利店,“相关服务就没有了”,同时,一般无人便利店比较小,“商品丰富度不够,供应链端比较弱”。

商品丰富度同样是X-24h面临的问题。周祺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X-24h内约有50多个SKU。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传统便利店,这一数字依旧显得单薄。

那么,投放这样一家店要花多少成本?巨昂方面表示,相较于传统便利店,X-24h的投放成本要低10%左右,因为“我们是拼装的,没有具体价格,机器本身都是我们自己研发、设计、生产的。”换言之,X-24h可以根据投放的场景,决定机器的集成和组合。

北京市朝阳区“邻家沿海赛洛城店”的职员小智(化名)就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无人便利店里面种类太少,对我们造成不了影响。”他所指的“无人便利店”正是距邻家50米外的“在楼下”,“我听补货的人说,它们一天只有1000元左右的营业额,太少了。”小智说道。

但是周祺不这么看。他指出,相较于传统便利店,这么多现制现售的SKU其实已经很多。“如果开一个便利店,这么大场地,不可能有这么多种类,后厨不够大。”

小颗粒、智能化是未来趋势?

事实上,国内无人便利店格局尚不清晰。吕昊泽告诉记者,即使是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在无人零售领域也还处在探索阶段,并未开展大规模的布局。李成东则认为,“无人便利店,更大问题可能还是在技术层面。”因此,即便是亚马逊的Amazon Go在今年年初首次对外开放时,也出现未付钱即离开的尴尬场面。

迭代技术,已成为行业共识。此次X-24h的推出,也整合了视觉识别、重力感应、智能锁鲜、智能烹饪等技术。X-24h还与联想研究院、上海交大签订战略合同,在软硬件上探索进一步升级。

天使之橙联合创始人、上海巨昂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锐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无人便利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要强,让消费者进入场景当中。同时通过智能化,对消费者画像也会实现更清晰的把握,对后者的理解更加精准。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吕昊泽则表示,无人便利店从货架展示、进门时的身份识别认证、支付,到商品和货架管理、品类管理,都需要靠技术支撑,而未来无人零售技术将更加成熟,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小颗粒似乎也成趋势。刘锐表示,在做天使之橙时发现,越无限接近消费者,与便利程度成正比,消费频次和消费欲望就越高。未来,无人便利店的颗粒度可能越来越小,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单位。

吕昊泽也持相近的观点,未来无人便利店或将增长迅速,门店数量及用户规模将不断增加,并向全品类延伸。高消费密度场景将得到优先布局,且随着无人零售店的介入,零售行业可能面临重新洗牌。

[责任编辑:项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