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商人“转型”做公益 这位武汉小伙说他只为信仰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8月8日下午,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山区青和居社区不到4个月。29岁的邵胜强坐在由青山区团委为服务全区青年打造的"青年空间"里,发出这样的感叹——&ldqu

8月8日下午,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山区青和居社区不到4个月。

29岁的邵胜强坐在由青山区团委为服务全区青年打造的"青年空间"里,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不缺成功的商人,却缺少为信仰布道的战士。”

此时的他,是拥有数家公司的商人,是社会组织的牵头人,是身兼数职的优秀青年,却没有多说他的经历,只聊了一个话题——信仰。

再入世

20岁后,邵胜强的人生好像被按下了快捷键。

大三到上海的一家外企实习,一毕业便被录用;因家中变故,不满一年便不得不回到武汉;几个月后,他创办了一家猎头公司,一个人又是老板,又是业务员,跑遍了武汉三镇;两年后,克服艰难,公司终于日趋稳定、蒸蒸日上,他又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做一些事情回馈社会。

为何要从商人“转型”做公益?邵胜强的故事得从起步创业的那一年讲起。

那是2012年的武汉,一股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潮正在这座城市掀起。

“发挥百万大学生优势,强化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武汉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政府工作报告》的掷地有声,伴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

一年内,武汉新增35家孵化器,培养了一批成功的创业者。

邵胜强便是乘着这样的东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从十万块钱注册成立第一家公司,到多元发展,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从一个人打拼到几十人的团队,邵胜强的“二十初头”一路过关斩将、打怪升级,俨然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创业者,追梦逐梦、无所畏惧、自信果敢。“公司的第一笔回款,是过了10个月后才收到的,在此之前,我已经投入近20万的资金。”哪怕最困难的时候,邵胜强也没有放弃。

这样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一位颇为成功的商人,接下来的路却没有选择扩张产业,没有想着谋求更大利润,反而开始做一些“无用功”——做公益、做慈善、服务青年学生。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智商,是情商,也是经历。”事业稳定后,邵胜强参加了更多的社会活动,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经历的事以及接触的优秀青年、商人,让他发现很多的“不一样”,他开始重新定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你的价值观开始转变,对世界的认识、对国家的了解、对社会的感知都不一样了,突然豁然开朗。我的成长、成功得益于国家的和谐太平、社会的温暖关怀,应该心怀感恩,做一些事情去回馈社会?”

为武汉市第一聋校的学生开的淘宝店,卖孩子们的手工艺品

于是,接下来的几年,不管是在市里任非公经济新生代联谊会会长,还是回青山区任“年轻一代”联谊会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邵胜强抛开“收益”做了很多事,服务青年,帮扶留守儿童、贫困户……“不求什么,只是想做一些事。”

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有不理解和质疑。

倔强

邵胜强是商人,当他分出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做一些没有利润的事时,团队不理解,“我的老板为什么‘不务正业’,甚至自己掏钱去做一些跟公司业务不相关又没收益的事?”

身边的人有质疑,“应该是为了某些利益。”

可邵胜强不在乎,“我只做,我觉得应该做的和不得不做的事,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做人要有自己的初心和灵魂,我愿意吃亏,愿意做一些‘无用功’。”

他很倔强,决定做什么,就会一头扎进去,“不知道能做多少,但是努力在做。”

这股倔强,从踏入社会起,便一直伴随着他。

当年父母为邵胜强“规划”了一条稳定安逸的人生路径,可他不想墨守成规,坚信自己的选择才是真正想要的,毅然决然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而后回到武汉,又东拼西凑了十万块钱创立公司,创业的艰难、亲人的反对、朋友的质疑都没让他放弃,哪怕整个团队只有他一个人,哪怕经历10个月的滞空期。当事业稳固上升时,他又去转向去做公益——组织创业青年学习交流会;和联谊会的企业家一起为贫困学生送节日祝福,为留守儿童送学习用品;坚持3年为新洲区贫困户卖葡萄;自费为武汉市第一聋校的学生开了一家淘宝店,卖孩子们的手工艺品……

为学生送节日祝福和礼物

“‘傻事’做多了,别人便会看到你的初衷和决心,质疑声也会随之消失。”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更多优秀的青年人,他们自发开展公益活动,不求回报与收益,在武汉这片热土上,以奉献之心“细水滴灌”,播撒信仰的种子。

我的信仰

“青年空间”的墙壁上贴满了这几年“邵胜强们”服务青年、学生而组织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有红色主题教育、有创业指导讲座、有青年读书会、有户外运动、有联谊会……不少都是这些青年企业家们自己筹款出资的。

“并不是我们有多么富裕,什么样才叫富裕?什么样才叫我有能力?”邵胜强从不觉得服务社会、反哺社会是“富人”的事,也不觉得这是一件得“等到我有能力”才能去做的事。“回馈社会是本质,赚一万有一万的回馈方式,赚一个亿有一个亿的回馈方式。只要你想做,总有办法做好。”

三年前,邵胜强曾接受过一个专访,那时的他谈创业、谈理想,满是笃定和坚毅。

三年后,那位记者再次邀约,因为“感觉你真的不一样了”。

当再次坐下来,邵胜强依然是自信、坚定的,可他不再对自己的创业历程侃侃而谈,而是谈理想、谈信念,目光如炬。

“中国不缺成功的商人,只缺为信仰布道的战士。”邵胜强也曾对这个社会存有偏见,“没有深入,没有发言权”,身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让他走进不同的群体,看过一些事、见过一些人,他意识到自己的“误解”。

“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亿万人民的幸福结合起来,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当你真正走进去,做了事,你会发现发展事业与回馈社会并不冲突,这个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任你,愿意把事情交给你做,你的路会越走越宽,自然会有事业上的发展和进步。”

那何为信仰?“对国家的信任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

如何布道?“搭起桥梁,以不同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和认识真实的社会,让理想信念铭刻于心、落实于行。”

“邵胜强们”也正在践行着他们的初心和诺言。

上个月,有青年朋友向组织部和团委反应加班回来楼下的便利店都关门了,青山区缺少自动售货系统,想着4月26号习总书记“民生无小事”的谆谆教导,在经过几周的调研和渠道梳理后,邵胜强联合青山区非公经济“年轻一代”联谊会的企业家,自己出资在青和居社区投放了三台自动售卖机,为晚归的年青人、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便利,“人流量、消费力有限,商家出于营收的考虑都不愿意进来,别人不来,那我们自己做。”

8月7日晚,邵胜强又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决定在青山区免费投放不高于1000台自动售卖机并保证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做到真正的惠民,所有机器、人工、物流成本由青山区非公经济“年轻一代”联谊会会员企业承担。

[责任编辑:魏玮]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