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继续坚守!武汉创新机制看好“家门”管住“院门”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原标题: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继续坚守创新机制看好“家门”管住“院门”汉阳区五玉里社区三方“智囊”下沉社区打造社区疫情防控升级

原标题: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继续坚守

创新机制看好“家门”管住“院门”

 

值守在武汉市武昌楚材社区出入卡口的工作人员查看出入者的健康码 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汉阳区五玉里社区

三方“智囊”下沉社区

打造社区疫情防控升级版

为了强化社区防控力量,加强基层治理,从4月26日开始,汉阳区陆续选拔干部下沉社区当第一书记;从退休党员中选派党建指导员;从统战人士中下派社区主任助理。三方力量汇集,覆盖了全区116个社区,与社区一起更新防控力量,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

5月18日,一场特殊的“见面会”在汉阳区五里墩街五玉里社区召开,在社区书记杜芳的主持下,社区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社区主任助理一起进行“三方会诊”,这也是汉阳在实施三方力量下沉社区后召开的首次联合见面会。

此次会议缘起几天前的一次疫情防控“险情”。5月12日晚,几名民工没有完备的证明材料,就要在社区内一家小旅社住宿,结果被封控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

事后,杜芳等人进行了总结,发现社区在疫情防控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就组织社区第一书记刘志林、党建指导员吴振中及随后下沉的社区主任助理罗传宏,一起举办“三方会诊”见面会。

社区第一书记刘志林是区科协书记、副主席,他表示正在着手统筹驻社区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壮大群众工作队,共同助力社区防控。党建指导员吴振中有39年党龄,他提出可通过强化社区基层党建,夯实疫情防控群众基础。社区主任助理罗传宏是区残联理事长,他提出,可以借助已有的一些数据工具,逐步将社区人口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

“‘三方会诊’机制的建立,帮我们社区解决了不少难题”,杜芳说。五玉里社区是个老社区,社区疫情防控压力非常大,三方力量下沉社区后,极大增强了社区的防控力量。

据悉,目前三方下沉力量和社区建立了调度会机制,每半个月集中召开一次会议,集中讨论、解决社区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遇到紧急情况,则由社区牵头,召开临时见面会,共同协商解决突发事件。“下一步,我们将协调调动社区范围内的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各职能部门力量,共同助力做好社区防控。”刘志林说。

“虽然不到一个月,但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杜芳说,下沉人员的智慧和资源帮社区培养了队伍,解决了很多此前难以撬动的问题,助推社区打造疫情防控“升级版”。

江岸区三阳社区

再次“上岗”被居民认出

文明单位志愿者再进社区

江岸区400多家文明单位干部职工作为志愿服务力量,统一佩戴小红帽、红袖章,亮明志愿者身份,全面参与社区管控,毫不懈怠抓好各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5月19日,江岸区一元路,居民林惠芳正和家人散步回来,进小区时,又看到了正在值守的陈里京,高兴地相互寒暄。陈里京是市编办工作人员,此前他曾下沉三阳社区值守70多天。然而,撤回不到两周,现在又作为文明单位党员志愿者,重回老地方值守。

市编办是一元街道三阳社区文明单位。一周前,该单位发动党员职工到社区,协助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值守时间为早上7点半至晚上8点半,每天安排两人到点位值守,确保值守点一直有人。”陈里京介绍。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居民看到陈里京后,都会热情打招呼,自觉扫码测温。林惠芳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除了偶尔买点菜、拿快递,现在还是很少出门。“下沉干部回来后,有他们保驾护航,感觉更加安心了。” 林惠芳说。

在三阳路9号,小区用挡板围成一个1米宽的出入口,市统计局的3名工作人员正在这里值守。有的居民出门急,忘记戴口罩,党员志愿者杨丹忙上前提醒。除了值守,杨丹和同事还会绕着楼栋巡逻,防止居民在小区聚集。“前期社区宣传到位,现在居民防控意识很强,基本没发现聚集现象。”他说。

三阳社区书记喻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现在已有6个文明单位的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他们充实到各值守点位中,大大缓解了社区防控工作压力。

目前,文明单位志愿者在社区严格落实“四必”要求,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或少出门,把好社区“安全门”。江岸区委文明办还建立了专项督导组,开展专项检查、督导,该工作完成情况将纳入文明城市建设绩效考核内容。

青山区青和居社区

“好样的工作队”不撤退

下沉党员参与社区值守

青山区在政府职能部门组建“好样的工作队”,下沉社区参与常态化防控,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将确保全区117个社区(村)每周至少有两天,都有在职党员干部全脱产在社区帮助开展工作。

“婆婆,出入证最多只能开两天,您到期了再来。”19日中午,共青团青山区委“好样的工作队”成员周美灵没有休息,赶到青和居社区“报到”。当天上午,青山区启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工作,团区委随即派人到结对社区上岗。

周美灵是团区委青教办科员,青和居社区书记桂小妹安排她从开出入证做起。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非常细心,核对身份信息,询问出行目的,做好出入登记。

得知“好样的工作队”要再次下沉社区,桂小妹高兴地说:“疫情防控已从战时应急转入常态化,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是对社区工作力量的有效补充,太好了。”

“我们要为社区带来资源,帮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周美灵说,前不久,她带领社工对青和居社区内因疫致困的青少年进行摸排,并提供救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配合社区关爱这些青少年”。

青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好样的工作队”是青山区推进“红色引擎共同创造”的五大服务载体之一,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后,要“听、看、做、带、督”,收集群众意见,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上反映并协调督办,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目前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纷纷加入小区网格微信群,当好政策宣传员、居民服务员和民意调查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洪山区阳春社区

“圈”出百米商业街

社区为老年人筑起“安全结界”

离汉通道解除管控以来,洪山区不断健全社区防控常态化管理举措,有序扩展社区居民活动空间,逐步恢复社区正常生活秩序。尤其是针对社区老年人,如何为他们筑起一个“安全结界”,让他们在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各社区纷纷进行了探索。

19日中午11时,洪山区关山街阳春社区关山春晓小区,几名老人正在一家小商超前选购蔬菜。一旁,戴着红袖章的社区志愿者耐心提醒大家保持安全距离。

这个小超市日供10余种时蔬生鲜,隔壁还有药店、干洗店等20多家商铺,长江日报记者在小区内的这条商业街看到,居民不出大门就能“一站式”逛街购物。

社区书记程蓉介绍,社区共有3185户居民,其中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陆续复工,多数老年人又不会网购,4月初,社区有序开放商业街,专供小区居民购物。

66岁的刘桂莲是这里的常客,小区开放商业街后,老人的生活完全不用担心了:“菜蛮新鲜,价格实惠,干啥都方便,儿女们也省心。”

记者注意到,商业街临近马路的一侧均用防护栏层层围挡,靠近小区的一侧仅留有一个出入口。商业街采取“闭环”式封闭管理,社区志愿者每天定时巡查,确保居民不聚集、不扎堆。

“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防控管理成为工作重点。”程蓉说,社区还成立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团队,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3月底,独居老人李婆婆向社区诉苦,“一直关在家里,整宿睡不着觉,人都要崩溃了。”小区居民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廖传飞每天给婆婆打电话,陪老人聊天、安抚情绪,采用音乐疗法缓解失眠,社区工作者隔三差五上门送爱心菜,终于帮助老人打开心结。

江夏区新北路社区

商户轮流值守卡口

封控复工两不误

社区防控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在前期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有序撤离返回工作岗位后,江夏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防控,确保防控力量不减,防控力度不松。

“麻烦扫码、测一下体温。”18日下午6时,江夏区纸坊街新北路上的商户任金莲准时来到兴新街和新北路交会卡口接班值守。从5月6日起,这处卡口由附近32家商户自发开始轮流值守。

新北路的封控路段约有300米,开设着餐饮店、副食店等商店。疫情期间,新北路北部卡口被封闭。复工复产后,商户向新北路社区申请打开卡口,并主动提出负责值守。5月6日,新北路的北部卡口被允许有序开放。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全封闭的路口,打开了一个仅容一人进出的小口,挡板两侧贴着健康码。现场贴着一张商户们的值守排班表,从5月6日开始一直排到了6月6日。

“卡口打开后,生意比之前好多了。”任金莲在新北路上经营着一家洗衣店,她告诉记者,北部卡口外面连接纸坊老商业街,路口外的服装店都会在她的店里改衣、打扁。她介绍,新北路上超过一半是餐饮店铺,卡口封闭后对他们的影响较大。

“由我们自己来值守,既能减轻社区压力,也能督促大家复工复产。”该片区居民组长桑祖炬说,他在新北路上经营着一家早餐店。每天早上5点半到8点,由他负责值守卡口。   

桑祖炬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商户们都能自觉按照值守表到卡口值守,有时商户店里有事情他就会到卡口帮忙。“通过我们自己值守卡口才知道之前下沉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不容易。”桑祖炬说,他自己也住在这条路上,遇到不配合的居民他都会耐心劝导。

“虽然是商户自发值守,但社区还是会安排网格员,不定时到现场检查,确保卡点进出人员做到‘四必’。”社区书记徐丽萍说。

文/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覃柳玮 陶可祎 张奔设 陈俞 通讯员杨芬 赵钰玲 刘昌桂 张宾 向蓉 汪万军 徐云天 刘培 韩通 统筹/史强

[责任编辑:林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