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虾稻乘风破浪 引领湖北农业生产疫后重振

潜江虾稻乘风破浪 引领湖北农业生产疫后重振

6月28日,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办的“疫后重振推动湖北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号称“小龙虾之乡”的湖北潜江,定于今年7月11日至12日举行第十一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第四届虾-稻产业博览会(简称“一节一会”)。

2001年至今,勤劳朴实的潜江人民秉持“工匠精神”,二十年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开创性地打造了集科研示范、选育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龙虾美食文化、环保文化、美学文化、健康文化、创新文化,获得了“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等荣誉,成就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名。

2019年底,全潜江市虾稻共作面积达80万亩,小龙虾加工龙头企业达16家、年加工能力35万吨、加工出口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外开办潜江龙虾主题餐厅达3000余家,与全国15个地区和59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享潜江龙虾发展成果,全市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20.4亿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38.77亿元、位列全国小龙虾品牌价值榜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虾王”。

发布会上,湖北省粮食局二级巡视员邱建均表示,潜江虾稻产业作为湖北省优质粮食工程的亮点项目,着力夯实粮食应急保障基础,为大力推动湖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产业回暖 虾稻供销“稳”字当头

当前,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全省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全面恢复。此时的潜江虾稻产业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潜江虾户熊呈祥说,他早在投苗期,就将所有的虾田进行了清塘,并按比例重新投放新虾苗,减少密度,以期达到抢占大虾市场的目标。如今,他家的虾供不应求,并吸引了不少虾农纷纷与他合作,熊呈祥介绍说今年龙虾价格比去年整体来讲高20%左右。

当前,潜江加大了对小龙虾加工企业收储扶持力度,制定小龙虾最低收储价相关补贴政策,全市小龙虾日收购量超2000吨,4钱以上规格虾收购价略高于往年同期水平,3-4钱规格虾收购价基本与往年持平。

疫情之下,直播带货作为新的营销方式帮助潜江龙虾成功突围。今年,央视直播、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京东、淘宝、小米有品、抖音等媒体和平台与潜江市小龙虾龙头企业积极对接,硬核为潜江“带货”,号召全国人民为潜江龙虾“拼单”。目前,通过直播带货方式累计销售成品虾约1.85万吨,销售额13.5亿元;活虾约6万吨,销售额14.9亿元。

4月初开始,潜江餐饮业有序放开堂食,虾皇、楚虾王等小龙虾餐饮企业营业额稳步恢复,截至目前,已恢复到去年同期近50%水平。小龙虾调味品生产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拓展线上业务,目前日营业额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2倍。餐饮企业虾皇每日线上销售300多单,楚虾王每日线上销售600多单,业务量大幅增加,有效缓解了堂食业务萎靡带来的经营压力。

优化产业模式 多措并举化解疫情影响

在潜江市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生产车间的各条流水线正在满负荷生产。华山公司是潜江本地一家集小龙虾养殖、加工和出口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拥有壮大的龙虾生产基地和成熟的龙虾产品加工线。疫情过后企业的健康发展,得益于资金问题的解决。疫情期间,潜江许多涉农企业都遭遇了融资难的问题。潜江市以政策托底,市委市政府设立了2亿元专项资金,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和虾稻产业相关企业发展;与此同时,潜江市政府多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议,帮助企业与各大银行签订了融资合作协议46家次,总授信金额194.16亿元,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虾稻产业是潜江市的农业主导产业,为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潜江市在技术培训与指导方面,采取“一个主会场、多个分会场”的模式,指导农户复工复产;同时科学有效地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开展现场培训、指导农业生产。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将重点支持以虾稻共作为代表的“水稻+”系列绿色高质高效模式集成示范,科学引导稻田综合种养,保障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现在,潜江正紧锣密鼓的筹备2020年“一节一会”活动,并将持续推进“南红北绿”重大农业产业战略实施,发展半夏、精品果蔬、大豆等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强化农机生产服务水平,全方位助力潜江的特色农产品疫后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