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历史探源:十堰之名源自哪里?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原标题:[十堰探源]十堰之名源自哪里?来源: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吕伟《广雅》记载:“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因河流而诞生,因农事而发展。十堰之名,亦由此而来,虽无都

原标题:[十堰探源]十堰之名源自哪里?

来源: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吕伟

《广雅》记载:“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

因河流而诞生,因农事而发展。十堰之名,亦由此而来,虽无都江堰之名气,但也是不可替代的。探究十堰之堰,需要的是对河流的梳理,对农事的关注,对脚下这方土地的热爱和揣摩。

十堰老街

“堰”是十堰之灵魂所在。“堰”作为十堰农耕文明的根源和载体,作为山区灌溉田地的水利工程形式,是每一个十堰人最为熟知且亲切的。

关于十堰之堰的好奇,一为数量,二为方位,三为缘故。换句话说,也就是,十堰的堰是不是就是十道?十道堰的位置又在哪里?为什么要修这些堰?事实上,不仅仅这十道堰确有其事,同时十堰境内的堰更是高达数百道之多……

百二河水库坝下是头堰旧址

十堰地名始于明朝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十堰已经成长为一座享誉世界的汽车之城,但其名称却来源于深厚的农耕文明。”曾对十堰水利史有深入研究的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城市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肇磊介绍,根据现存十堰地方志书记载,十堰地名最早可追溯到明成化、嘉靖年间。薛刚纂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可能是目前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

茅箭区地方志办研究员严丽介绍,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源于军屯。“为了解决驻扎十堰的军队给养,维持政府运转,所以就大力发展军屯经济,将流民遗弃的土地分给军人及家属种植。”

而在明嘉靖《湖广志书》中亦有记载:“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在清朝,康熙《郧县志》卷18“水利”条则记录了“柳陂湖、盛水堰、武阳堰、十堰”等八个塘堰,同治《郧阳府志》在卷1“山川”条内记载:“十堰,(今郧阳区)南六十里。”

从史料可知,十堰地名的源头,确系明代民众沿百二河垒石为埂、拦蓄河水而修筑的十道堰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堰便因约定俗成而成为区域指代名词,十堰镇、十堰老街乃至十堰市正是这一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

十道堰怎么分布?

居住在十堰老街的陈学良告诉记者,十堰在清代是属于当时的郧县南乡,与万家坪、茅箭店、白浪店、花园店、茅坪、小岭塘、金鱼店并列成为郧县南乡市集,名字就是十堰店。

那么,十堰的十道堰是如何分布的呢?目前业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百二河上修筑了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和六堰,花果犟河则修筑了头堰、二堰、三堰和四堰(岳竹堰)。

曾经参加过1981年十堰地名考察的原文体局局长陈河清告诉记者,十堰的十道堰是百二河和犟河上的堰的总和,这极有可能是一个狭义的说法。

王肇磊说,在当今十堰辖区内除了史志载录的百二河上的十道堰外,较有名的还有白浪下堰(胡公堰)、白浪中堰(幺堰)、白浪上堰(谭家堰)等。在马家河上的武当路街办有堰口,此地是人们从前灌溉农田拦水筑堰的出口处,故得名。

除此之外,房县的化龙堰,郧西的土门和香口均有堰,竹溪的蒋家堰和竹溪堰,也有头堰、二堰和三堰。经过历代移民的兴建或修复,鄂西北山区塘堰数量迅速增加。据地方志记载,郧阳府属各县在明嘉靖年间共修筑塘堰56处,清康熙时期共有塘堰89处,同治年间郧阳府塘堰共修筑196处。

“需要指出的是,这仅仅是记录在地方志里灌溉面积较大的塘堰数量,而不见记载的规模较小的塘堰则更多。”王肇磊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许多塘堰逐渐湮没在历史之中,十堰是十堰地区众多塘堰的泛称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

十道堰今何在?

逐水而栖,临水而居,河流在人类生存繁衍进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十堰,百二河是母亲河,十道堰中的六道分布其上便是证明。

古时的百二河是个什么样子?明代韩弼在《十堰春耕》中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美好的描绘:“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清代贾洪诏则在同题诗文中这样写道:“十堰乘东作,春霖快一犁。鸠呼桑社外,犊叱柳桥西。水足三农慰,晴开万井底。南坪古沃野,丰稔问群黎。”

这两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十堰人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样也将百二河的田园风光和诗情画意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十堰地名演化的过程中,历史文化的沉淀起到了固化作用。十堰作为鄂西北山区农耕文化的代表,在明清时期便成为郧县(现郧阳区)“十景”之一的“十堰春耕”,文人墨客也因此歌咏颂之。

十道堰今何在?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六道堰?记者为此进行了实地踏访。

在十堰老街,记者先后见到了78岁的陈学良和81岁的罗起忠。

很多人都知道花果的头堰水库,甚至会有为什么十堰的第一道堰怎么在花果的疑问,事实上这是一个误读。两位老人告诉记者,百二河上也有一道头堰,其旧址就在如今的百二河水库坝址上。“至于二堰,旧址就在十堰老街小桥下。”

罗起忠回忆说,头堰灌溉的田地主要分布在如今的上湾一带,有配套的水渠引水入田。“二堰所蓄之水则灌溉的是富康小区一带的田地,有数百亩之多。”陈学良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李家岗是五堰的代名词,为此记者特意寻访了72岁的李经奎和81岁的瞿道田。

两位老人回忆,五堰的旧址位于市人民小学和烟草公司之间的河道上,蓄水主要灌溉的是李家岗的田地。“六堰旧址就在何家湾附近,也就是如今的宜昌路,那里原来是河湾。”瞿道田说,当百二河水遇到阻力后便顺势流向了斜对面的何家湾,因此非常适合修筑塘堰。

三堰蓄水主要惠及姜湾村,74岁的原村会计姜乐成向记者讲述了他印象中的三堰和四堰。“三堰旧址在太和医院附近,更准确来说就是计算机学校,四堰旧址在销售处2号门,接近三堰客运中心站。”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堰址的选择是根据所灌溉田地的位置决定的,限于生产力低下的现实,民众只能通过挑选较高的地方拦河筑堰,以便水流能够通过水渠自流到田地中。

王肇磊介绍,在明清时期,十堰官方和民间往往根据所在河谷的位置和灌溉的便利来进行堰塘修建。其规格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其规模大小不一,灌溉耕地千亩、百亩、数十亩不等。

关于七堰、八堰和九堰,几位老人一致澄清说,至少从他们祖辈口中是没有听说过的。“十堰是一个统称。”史料证明,因为管辖十道堰的管理机构设在张家庄,故人们习惯称张家庄为十堰,当张家庄为陈家街所代替,陈家街便成为十堰街。由于陈家街铁制手工业比较发达,对兴修水利和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古时十堰均设有堰会

十堰的塘堰规格是什么样的?王肇磊介绍,明清塘堰修筑的材料,因时代不同而有异。“最初是以土木为原料,但一旦发生洪水便荡然无存,后来便以山中丰富的石料为原材料。”

为保证塘堰灌溉的稳定和安全,十堰地方还对之不断进行“公修”,“伐木凿石,积土培堤”,使堰身“势之高广,大过于昔,虽怒涛淘浪莫之激让”。需要指出的是,在山区兴修工程量巨大的堰塘,官方主导修筑可以解决人力物力的难题。

比如,弘治年间郧阳知府胡伦就主持修复了武阳和盛水二堰,十余年后,武阳堰因水患而再次重修。康熙五十年,郧阳知府黄焜再次重修了武阳堰。

此外,更多的是民间自发修筑。如白浪上堰,咸丰十一年由均州武生周定疆、傅祖德等倡议重修。

明清时期,堰塘是十堰山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的最重要的稀缺资源之一。如遇天干大旱,“渠水涸竭,涓滴如金”,便是“争讼如蝇”,争执不断,甚至会发生阖族械斗的惨剧,严重地影响了地方社会的稳定。为此,在官方主导下,当地乡民、士绅、官吏在不断解决纠纷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摸索出“堰长制”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堰塘管理制度,并结合地方实际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用水办法。

“一是按田分水,限日轮放;二是按亩燃香,计时灌溉;三是以种计水,限口灌溉。”王肇磊介绍。

陈河清介绍,古时十堰均设有堰会,每道堰有一个堰长,下设若干派,每派一人,具体负责分水灌溉。插香计时,以免户与户之间为水发生争执。

每年开两次堰会,筹集资金,商量修理堰塘和水渠之事。雨季过后,堰会组织修堰,以锣为号,按土地面积摊派劳力。听到锣响,按堰会预先指定的地点集中,个人自带工具参加修堰劳动。春节之前,聚会一次,叫做吃堰会,凡是修堰的人均摊,参加会餐。

[责任编辑:王娟]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