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科普特效电影走过第一个十年 专家:建议关注深海深空


来源:澎湃新闻网

原标题:中国科普特效电影走过第一个十年 专家:建议关注深海深空

带羽毛的恐龙、中生代的庞贝城、全世界最大的恐龙……

最新的地质与古生物学研究成果被搬上银幕,在人们看着电影,惊讶于视觉冲击和剧情时,就把科普的事情做完了。

电影,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诞生125年后,中国科普特效电影刚走过了第一个十年。

电影和科学传播的融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冠疫情给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一个特殊的分支,科普特效电影行业如何挺过这次疫情,并蓬勃发展?

近日,《科普创作》编辑部主办、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承办的“科普特效电影创作与实践”学术沙龙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举办。北京、河南、上海等地多家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的负责人参与讨论。

1895年3月22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科技大会上播放了影片《工厂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此后,这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因为独特的魅力,3D、4D、球幕、巨幕电影等电影艺术与新技术相结合的特效电影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科技馆、博物馆内的特效影院里观影的青少年们。

2020年7月30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在沙龙研讨会上表示,以前上海科技馆每年要租国外的科普特效电影,一部影片,十万美元。有了国产原创科普特效影片后,我们不租国外的了,首先,钱节约了下来;其次,对方让我们购买时,我们提出用“交换”的方式,这样,“中国文化(创作)”、“中国方案”也出海了。这是中国科普特效电影产业十年发展的社会效益的一个体现。

王小明表示,特效影院和特效电影是科学传播过程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们充分体现了技术的融合,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融合。但在5G时代,新的科普特效电影是不是还要局限在特效影院里?是不是可以放到线上?

王小明认为,过去十年,中国科普特效电影产业在相关企业的努力下,与各地科技场馆合作牵头,搭建了平台,从经济角度来说,一个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但我们起步晚,又缺人才,尤其缺领军人才。他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作品关注深海、深空等国家战略发展主题,在带给人们沉浸感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自豪感,展现科普特效电影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并呼吁出台科普特效电影行业标准。

此外,王小明还表示,我们应该思考,十年后甚至仅仅五年后,电影和游戏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他透露,上海科技馆和相关科研院所正在进行科普游戏相关的合作和尝试。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创意总监叶剑在会上结合丰富的创作实践和大量的案例,梳理了科普特效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整合一流专家、优秀成果,联合主流科普场馆”的创作模式。

曾执导4D电影《重返二叠纪》《剑齿王朝》的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动画系主任、国家一级导演陈志宏教授表示,电影被称为造梦的工具,科技让电影更伟大,而电影也在为科学传播赋能。科普特效电影创作要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以故事和视效取胜,但首先要以科学为想象的起点。

据介绍,特效电影是结合了影院特效的现代电影形式,包括结合了刮风、下雨、频闪、雪花、座椅升降等影院特效的4D电影,以及超大球形屏幕的球幕电影、VR电影等,可以营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责任编辑:向思]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