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咏红:80后艺术家,在城市中探索属于水彩的未知

涂咏红:80后艺术家,在城市中探索属于水彩的未知

人物介绍:涂咏红,80后青年艺术家,现就职于武汉画院。作为湖北水彩画的青年优秀代表,他以独特的视角,扎实的绘画功底,创作了《协奏》《浮城谜事》《夜归》等系列作品,深受业内好评。作品先后被武汉、石家庄、青岛、广西等多地美术馆收藏。

△涂咏红于画室接受凤凰网湖北的采访

△涂咏红于画室接受凤凰网湖北的采访

午后的阳光折射进画室,大面积的蓝色颜料在画布上铺开,刚刚描绘出雏形的作品像极了翻涌的海浪……当我们来到武汉画院时,涂咏红正在创作一幅关于方舱医院的作品,“这幅完成大概还需要两周吧,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叫《生命之舱》”。明亮的房间里除了画材和作品再没有多的东西了,日复一日的创作生活,使涂咏红几乎没有周末的概念,状态好时他常常能在画室待到深夜,也是这样他总是能与夜晚的城市“不期而遇”。

传统水彩和当代艺术的结合

△《夜归1》 纸本水彩

△《夜归1》 纸本水彩

“背负着生活的压力,晚归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作为一名80后青年艺术家,涂咏红总能发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风景”,将夜间马路上的护栏、施工的街边一角、偶发的交通事故……他带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复打磨细节,用水彩将画面定格放大,把那晚“城市故事”的线索潜藏在画笔中,让人忍不住去揣摩这画作的背后,揣摩画者与物、与他、与你、与我的关系。

△1985年 4月 20日《长江日报》关于武汉画院成立的相关报道。

△1985年 4月 20日《长江日报》关于武汉画院成立的相关报道。

武汉画院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出人才、出作品”这一核心,除了在老一辈艺术家带领下积极进行艺术探索和实践,同时也致力于挖掘青年美术人才,培养中国美术后备力量,推进武汉美术发展创新。画院目前的在职艺术家及特聘艺术家多为“70后”“80后”,他们不仅在美术实践中将其特有的审美和思考融入作品,打破了专业的创作界限。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诞生于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信息化、网络化、媒体化、消费化……一系列爆炸式的新事物迭代出现,使他们视野更开阔的同时,愈发追求人设标签之外的自我认同。他们作品中所展现的新时代美术精神,不仅呈现了求索的姿态,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艺术无边界的可能性。

△《协奏1》 纸本水彩

△《协奏1》 纸本水彩

“面对人前人后的规则、规范,他选择中国传统文人的表达方式,含蓄的将情绪藏在作品里,小心翼翼的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然后在看似繁花似锦的现实里安然落座。”这是武汉画院院长陈勇劲对涂咏红的评价。画作中,涂咏红总是在观众或看客的方位出现,惯用机械的线、面、色的构成平静的画面,使用重复或均等分布的手法或是加强水份的渲染,去突破传统水彩画固有色和明暗对比的边界,将个人对社会的点滴认知刻画在看似规律的艺术语言中,却又脱离常态,放开传统。

将艺术融入生活,武汉迸发无限活力

“我还记得有一次坐着绿皮货车,站了六个小时去长沙看展。”在湖美学习期间,为了拓展创作视野,涂咏红为了看一场好的艺术展览常常需要到外地去观摩学习。相较与北上广深,当时的武汉艺术文化事业还处于一个初步萌芽阶段,艺术展览还是藏在“象牙塔”里为学者所探讨研究的课题,对于普通人更是闻所未闻。

随着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价值支撑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力量日益凸显,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化与经济深度交融,武汉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居住环境改善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社会物质空间慢慢饱和,大家开始逐渐转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民生效应日益凸显,武汉文化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现场

△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现场

△@武汉·2019展览全览

△@武汉·2019展览全览

近年来,不少城市开始聚合全城艺术力量,打造城市艺术季模式,而武汉是走在前列的。从2018年确立了8家美术馆+8家艺术机构的合作模式之后,2019年度的“@武汉”再次集合公立美术馆、民营美术馆、学院、画廊、艺术中心等各方艺术力量,主办了诸多重量级学术研究展,包括“@武汉”系列当代艺术展、2019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第二届武汉水墨双年展、“化古开今”1988-2019湖北群体艺术研究展等,也推出了沈勤、谷文达、王庆松、史金淞等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个展。无论是大型学术群展、当代艺术家个展,还是青年艺术展、本土研究展,艺术活动不断,这使得本土艺术生态呈现出强劲的活力,武汉已然成为内陆地区的一座艺术重镇。周末看展已成为武汉年轻人文化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一场优秀的展览不再需要“跋山涉水”,在家门口便可尽享艺术文化带来的愉悦。

△涂咏红个展《落座》现场

△涂咏红个展《落座》现场

“现在观展人群更加丰富,文化环境更加开放了。”这是涂咏红对武汉文化氛围的巨大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去年,在他首场个人艺术展《落座》中,发现比起原来同行之间的封闭式交流,前来观看的市民成为了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多数人对艺术的认知基本上都停留在书本、图画,或影视镜头中,如今展览的普及拉近了艺术与观者的直接距离,艺术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也是市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环。

△《协奏3》 纸本水彩

△《协奏3》 纸本水彩

美术馆里的作品种类也日益繁多,能够展出的再也不仅限于“大众看不懂的艺术”了。正如涂咏红的作品常以日常为题材,对那些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加以艺术符号创作。对于艺术是否该进入大众生活?这一问题,涂咏红表示,艺术是一种大众审美,需要所有人去了关注解,才能进一步发展。正如他常常在画作里给观者留下“谜题”一样。“绘画作品与观者之间是存在一种互动交流的。作品呈现是静止的,需要观者去思考,这个才是图画的趣味。不断去推敲,才能获得愉悦感。”毕竟比起象牙塔里的研究者,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还是美术馆中好奇又虔诚的看画人。

△《归途1》

△《归途1》

在过往的武汉城市建设中,黄鹤楼、江汉路、东湖等武汉标志性的公共文化及生活区域均不乏优秀艺术家的参与,以艺术塑造城市文化性格,不仅形成了艺术与大众最广泛的连接,也为武汉打上了独特的城市文化的标签。谈起对武汉未来的畅想,“希望未来能在美术馆门口,看到排列起长长的队伍。”涂咏红认为这不仅是一种市场对艺术作品的认可,更加体现是中国美育的一种进步,同时他也期待着更多人去揭开他设下的“谜题”。(文:代晓薇 摄影:杨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