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抽干清淤 明年水清岸绿

楚河抽干清淤 明年水清岸绿

原标题:楚河抽干清淤 明年水清岸绿

今年6月以来,武昌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昨日记者看到,已正式开通9年的楚河首次被抽干河水,工人们正抓紧清理河底淤泥。工程明年全部完工后,将营造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李庆摄

今年6月以来,武昌外沙湖、楚河及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昨日记者看到,已正式开通9年的楚河首次被抽干河水,工人们正抓紧清理河底淤泥。工程明年全部完工后,将营造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李庆摄

楚河已被抽干

楚河已被抽干

外沙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正在进行

外沙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正在进行

楚河与水果湖被暂时隔断

楚河与水果湖被暂时隔断

综合整治后楚河效果图

综合整治后楚河效果图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庆 实习生 朱韩明龙

外沙湖、楚河、水果湖位于武昌核心区,是武汉市重要名片之一。外沙湖与水果湖经楚河连通后,成为武昌区重要的水文景点和生态项目。

今年6月起,武昌区推进实施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河湖水质,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生态环境。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楚河已被抽干,施工人员在淤泥中作业。外沙湖中,清淤船挖出淤泥,通过长长的管道,输送到岸边的处理厂脱水,制成泥块,再由车辆运走,集中进行生态化处理。

据介绍,综合整治工程的内容,包括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完工后,将开展为期5年的河湖专业化运营维护管理,确保外沙湖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将清淤15万立方米

集中进行生态处理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沿着武昌区松竹路走近外沙湖。一艘施工船正在湖面作业,隆隆的机械声中,湖底淤泥不断被挖起,通过长长的管道,输送到岸边的处理厂。

武昌市政项目经理陈军介绍,该施工船是环保绞吸船。它通过水上作业平台挖起湖底淤泥,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岸边的处理厂处理。

记者注意到,输送管道漂在湖面,中间有多个红色的圆桶。陈军说,这些圆桶将一根根PVC管连接起来,同时起到浮子的作用。

据介绍,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第一步就是清淤。整个清淤量预计将达到15万立方米。根据水域特点,外沙湖和水果湖采用绞吸船清挖方式,楚河则采用水力冲挖方式。

记者沿着外沙湖岸线,步行至楚河。河水已被抽干,多名施工人员手持高压水枪,冲刷着河床上的淤泥。泥水流向低洼处,再由高压水泵抽走。

施工人员介绍,楚河连接外沙湖和水果湖,长约1700米。因河道宽度不够,且水位较浅,加上河上有多座桥梁,水上作业平台无法进入,施工方于是决定采用水力冲挖方式清淤。

前不久,施工方关闭楚河两侧闸门,抽干河水,搭建水力冲挖机组切割、稀释泥土,再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岸边的处理厂。

“这15万方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岸边的处理厂后,通过专业机械脱水,制成泥块,再由车辆运走,集中进行生态化处理。”陈军告诉记者。最长的输送管达3000米,从厂区延伸到沙湖公园附近。预计春节前,清淤施工即可全面完成。

因地制宜改造排口

实施水体强化净化

外沙湖、水果湖及楚河,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属于东沙水系,承担着蓄洪、生物栖息地、景观、补水、排涝功能。综合整治中,将对11处排口进行改造。

其中,外沙湖排口改造7处,分别为楚汉路排口、外沙湖大桥下隧道排口等。楚汉路排口采用湿地改造方式,隧道排口则新建污水管接入环湖路排水箱涵。

楚河排口改造2处,分别为云中桥下排口、歌笛湖桥下排口。截污整治后,2处排口将进行生态化改造,在生态围隔内布置立体生态浮床。

水果湖排口改造2处,分别为水果湖闸排口、水果湖北部箱涵口排口。因水果湖岸无用地条件,加上水体可用区域有限,水果湖闸排口改造中,施工方将在泵站周围设置拦污围隔,拦截溢流污染物,实施水体强化净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入湖量。水果湖北部箱涵口排口改造,则在箱涵口周围设置拦污围隔,实施水体强化净化措施。

陈军表示,实施排口改造后,东沙水系调蓄能力和水质将得到有效提升。

打造水下森林景观

投放鱼类修复生态

昨日,记者在沙湖游船码头附近看到,岸边的湖水清澈见底。整齐排列的鹅卵石旁,棵棵水草在水中摇摆。“这是治理后的内沙湖,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森林’。”陈军说。该区域的水体原来很浑浊,岸边裸露着黑土,如今水体变清,岸边也种上了草皮,十分美观。

据介绍,外沙湖、楚河、水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经打造了两个示范区,通过清淤、原位钝化、总氮及有机质降解、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物投放等,对水体进行水生态处理,逐步构建“水下森林”,显著改善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

水果湖清淤完成后,将进行水生态修复工程,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种植面积约7.4万平方米,约占水域面积60%。同时,在临时围隔区域投放滤食性白鲢、鳙鱼和肉食性乌鳢,完善生态系统食物网链,控制蓝藻水华爆发;投放螺、蚌等底栖动物,改善水泥界面和微生物生长环境。

水生态修复将实现浑水生态系统向清水草型生态系统的转变,恢复生物多样性与湿地教育功能,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综合整治工程计划于明年5月前后完工,并设置了5年的养护期。未来,外沙湖、水果湖、楚河的水质,将逐步稳定在Ⅳ类以上,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打造湖河整体治理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