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百岁火车站停用 风雨百年曾孕育“二七”精神

武汉百岁火车站停用 风雨百年曾孕育“二七”精神

(通讯员 何睿)3月29日晚9点,湖北武汉。伴随着一声悠长的鸣笛,最后一趟列车从这里驶出,123岁的京广铁路江岸火车站从此停止办理客货运输,标志着这个百年老站完成交通使命,转变成为一处厚载历史记忆和时代风貌的文化印记。列车开出之前,江岸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和老车站合了影,大家含泪挥手告别。不久后,这里的车站信号楼、站台等都将被拆除,接发列车作业由丹水池站承接。

武汉百岁火车站停用 风雨百年曾孕育“二七”精神

百年老站 珍藏铁路历史记忆

江岸火车站直观展现了中国铁路百年的发展历程与时代风貌,也承载了一代人难以忘怀的成长记忆。江岸火车站始建于1898年4月(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是中国铁路历史最悠久的车站之一。1958年10月以前,一直是武汉地区江北唯一的编组站,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成湖北省内最大的江岸货场,为武汉市及周边县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物资的运输作出了积极贡献。鼎盛时,全武汉市的煤炭、水果、粮食都汇聚于此。

武汉百岁火车站停用 风雨百年曾孕育“二七”精神

经过多次改制变迁,现在的江岸火车站地处徐州新村,是武汉北车站管内一座尽头式三等站,向北衔接京广线,与丹水池站相连,东面紧挨长江边,西临解放大道,与二七纪念馆遥相呼应。纪念馆门口,两座群雕讲述了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历史风云,再现林祥谦烈士英勇就义时的壮烈景象。1923年,军阀混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空前高涨,林祥谦作为京汉铁路总工会在江岸的执行人,执行总工会的罢工命令。2月4日,总工会一声令下,全路开始了大罢工,京汉铁路变成了一条僵死的长蛇,铁路工人与反动军阀展开了殊死的抗争。2月7日,吴佩孚对京汉全路罢工工人实行了大规模的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在人民群众愤怒的目光中,林祥谦在江岸火车站站台被反动军阀迫害致死。从此,江岸火车站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它是工人阶级觉醒的摇篮、历史激荡的见证,孕育了中国工人革命斗争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二七”精神。在二七纪念馆里,现仍保存有一些当年车站的历史物件。

辉煌半世纪 贡献国计民生

伴随国民经济发展,铁路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江岸火车站的建设在123年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沉浮。开通初期,其货运量较小,只办理整车货物运输,并且以陆转水、水转陆为主,因为没有专门地货场,一般货物装卸在站内进行。

武汉百岁火车站停用 风雨百年曾孕育“二七”精神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能需求日益增大,1957年由江岸火车站管辖的江岸货场投入使用后,江岸货场一度发展成为全国八大铁路货场之一。倚靠货场助力,江岸火车站主要业务为整车运输、零担运输(一车装若干种货物)和集装箱运输,辐射范围包括国际联运、水陆联运、公铁联运等,国际联运货物可发往东欧各国、前苏联各国、越南等国;水路联运铁路转水运货物可发往长江流域及沿海各通航口岸;公铁联运货物可发往全省及邻省适合汽车运输的各地。

1962年,江岸火车站隔日开行的精品列车81751次,承担了湖北省发往港澳等地外贸出口物资(以鲜活牲畜蔬菜为主)的全部装车任务。今天,在中央电视台经典纪录片《国家记忆》中,我们还能找到这一段记录着两岸唇齿相依的民生经济往来的故事。

完成历史“接力” 开启时代新征程

武汉百岁火车站停用 风雨百年曾孕育“二七”精神

1898年至2021年,123年沧海桑田。江岸火车站诞生于封建王朝衰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之后欣欣向荣,在时代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完成满意“答卷”,交出历史“接力棒”。在每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关键节点,它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十年以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徐州新村经过拆迁后,二七滨江商务区拔地而起,城市中心半径不断扩大,服务城市大宗货物流通的的铁路货运枢纽亟待向新的城市边缘迁移。“多年生产力布局调整过程中,江岸火车站原先承担的运输编组任务逐步被江岸西站(2010年整体搬迁至武汉北车站)和滠口货场消化。”江岸火车站党支部书记杨志勇介绍道,“通勤列车在暂停运行一周后,将在丹水池站重新出发,继续为职工服务。”

正在修建的还原老江岸站

正在修建的还原老江岸站

江岸站从历史中走来,又即将回归历史长河,风雨百年,它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使后来的武汉北车站也被注入了澎湃的革命动力。2021年,作为武汉货运枢纽的“陆地航母”,武汉北车站这座拥有“红色基因”的现代化货运编组站,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扩能改造,站场将全面升级,未来将更好地服务中欧班列、国计民生,带着澎湃的动力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奋力在时代新征程中再创历史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