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930余名“星星的孩子”踏入普校新课堂
湖北
湖北 > 教育 > 正文

武汉930余名“星星的孩子”踏入普校新课堂

原标题:开启人生新篇章!武汉930余名“星星的孩子”踏入普校新课堂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中指出,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1/143。

2024年4月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主题是“全生涯服务 全方位关爱”。连日来,武汉市残联联合卫健、教育等部门,开展了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给孤独症儿童及家庭送去关怀与温暖,探索“医康教”一体化综合康复服务。

微信图片_20240402205014.jpg

活动现场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2023年,武汉市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达2000余人,其中,930余名儿童已通过康复训练,顺利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小学就读。

多场活动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3月29日,武汉艺萌听力康复医院举办教师课堂,邀请武昌区幼儿园教师参观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了解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开展情况。

活动中,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中级心理治疗师曾红玲以“孤独症融合支持教育的策略和沟通”为主题,围绕孤独症儿童的特点、教育需求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支持展开现场讲座。互动环节,曾女士耐心解答到场教师们关于孤独症融合教育的疑问,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孤独症儿童。

当天还为“孤独症儿童绘本角”揭牌。在这个专为孤独症儿童打造的绘本角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绘本,既有寓教于乐的童话故事,也有富于知识的科普读物,它们将成为孤独症儿童探索世界、增长见识的好帮手。在这里,“公益小天使”们与孤独症儿童一对一结对,共同阅读绘本、分享心得,让孤独症儿童和同龄孩子增进友谊,打开心窗。

4月1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六角亭院区举办了一场家长课堂,邀请孤独症儿童家长,聆听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中级心理治疗师邓觅讲授的《让家长成为孤独症儿童社交训练的老师》,进一步提高家庭康复支持水平。

4月2日下午,舒缓悠扬的琴声从武汉市直属机关曙光幼儿园(百步亭园区)传出。获得武汉市艺术小人才比赛(音乐类)一等奖的孤独症儿童小豆米和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李子頔一起表演钢琴、小提琴合奏《D大调卡农》,悠扬的琴音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优秀助残志愿者、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武汉盲校“六点天使”合唱团艺术指导严冬奎带来音乐疗愈曲目《你是安宁》,探索用音乐治疗孤独症群体。一曲结束,严冬奎为台下的小朋友们带来“摸摸你的声音”音乐疗愈环节。“在场的小朋友可以上台来感受一下钢琴和大提琴的声音,试着自己弹一弹、拉一拉。”话毕,便有小朋友三五成群跑到舞台上迫不及待地开始弹钢琴、拉大提琴。

微信图片_20240402205650.jpg

活动现场

欢乐的音乐疗愈环节结束,活动也接近尾声,在场的小朋友们和家长一同放飞蓝色的纸飞机。

越来越多的“星星的孩子”走进普通课堂

“我们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进入正常的小学读书,这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步。”看着舞台上与老师默契互动的儿子轩轩,刘先生脸上满是笑容。

刘先生告诉记者,轩轩2岁多的时候查出孤独症,5岁多的时候进入武汉市爱特特殊儿童教育培训中心进行治疗。去年7岁的轩轩从该校毕业后,进入了一所公办小学。“希望孩子能在普通学校里一直学习、成长,最终能融入社会。”刘先生满怀期待地说道。

微信图片_20240402204859.jpg

活动现场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武汉市残联联合卫健、教育等部门,通过多方合作,鼓励引导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在提供专业化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开展融合教育,与普通幼儿园、小学或其它教育资源签订融合教育协议,举办学前教育和转衔班等,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旨在探索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医康教”一体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

目前,武汉市43家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机构中,已有11家与普通幼儿园或小学签订融合教育协议。2023年,武汉市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达2000余人。其中,930余名儿童已通过康复训练,顺利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小学就读。

2024年,武汉市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家庭生活补贴年龄段进一步扩大到0-15岁。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现有康复救助机制,持续提高康复救助能力和水平,不断增进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和接纳,让广大孤独症儿童家庭共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真正实现平等、融合、共享。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