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警方最新通报

武汉警方最新通报

原标题:武汉警方最新通报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7月10日,武汉市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全市“无诈小区(村)”达到4986个,推动全市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33.7%,公安机关最大限度帮助市民挽回损失,今年来已返还5130余万元被骗资金。

近年来,武汉公安机关对涉诈“黑灰产”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发起全市“断卡-净土”集中行动,对非法出借、出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打击。

图片

今年来返还5130余万元被骗资金

武汉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公安强化反诈平安创建,以“断卡”“断流”“拔钉”系列行动为抓手,对电信网络诈骗发起凌厉攻势,深入推进“打防管控治”各项工作。今年来,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案件损失数、部推线索数“三下降”,同比分别下降33.7%、38.7%、40.0%。

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打击工作机制,武汉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抓获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破获了一大批诈骗案件。

公安机关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与防范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技术反制和拦截封堵能力,社区民警、街道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协同配合,分级分类开展精准预警劝阻,突出92所在汉高校、530余万流动人口,以及“易被骗企业”、高发案社区,开展定向宣防。

公安机关实行涉诈重点单位约谈、红黄牌警告和挂牌整治制度,对17家银行、运营商网点采取暂停1个月新开卡业务的处罚,全面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持续完善“两卡风险管控平台”。

为最大限度帮助市民挽回损失,在严打、严防、严治的同时,武汉公安不断探索资金查控技战法,提升对被骗资金的追踪和拦截能力,并引入专业会计师团队开展涉诈资金权属审计,做实紧急止付、做准资金溯源、做细应返尽返。去年,武汉公安及时依法向1590名受害人返还权属明确被骗资金1.1亿元;今年以来,已返还5130余万元。

近年来,武汉公安依托“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民警、街道干部、网格员作用,组织常态入户宣传,持续开展“无诈创建”,梳理常见电诈手法12类30种,及时向广大群众推送提醒,积极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要进一步提高警惕,加强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了解和识别,特别要警惕网上“境外高薪”招工的陷阱,避免受诱骗前往境外实施犯罪;同时,切勿参与买卖、租借银行卡、电话卡等违法犯罪活动,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争做诚实守信好市民。

上半年4986个小区(村)“无诈”

武昌区起义门小区商住混合,经营户多,流动人口占比大。武昌区公安分局紫阳路街派出所社区民警方文带领社区警务团队,结合辖区实际,通过警民恳谈会、“扫楼式”宣传等形式,提升“面对面”宣传覆盖面,同时“点对点”强化电诈预警对象劝阻宣防。今年以来,小区电诈“零发案”。

会上介绍,武汉市公安局连续4年组织开展“无诈小区(村)”创建活动,并将其纳入“平安武汉”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范畴,今年以来,全市“无诈小区(村)”达到4986个。

无电诈刑事案件、无涉诈嫌疑人在小区藏身落脚、无隐匿在小区内的电诈窝点,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对照“三无”创建标准,推动3400余名社区民警下沉社区,与1.5万余名社区网格员“警网融合”,组建近2900支社区警务团队,吸纳700余名劳动模范、道德楷模、武汉好人等参加,扎牢“无诈小区(村)”创建的群众基础。

依托全市3300余个居(村)委会和1390个社区警务室,公安机关落实“五进五有八必”反诈宣传措施,进门入户66万户,组织反诈社区课堂、反诈健步跑、反诈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活动103场次。

以小区出租屋、网约房、商务公寓、写字楼为重点,每月动态布防,及时发现持有大量手机卡、银行卡的人员,以及存放用于诈骗的“多卡宝”“GOIP”“络缦宝”等设备的房屋,开展各类清查行动700余次,端掉藏匿于居民小区内的涉诈窝点31个。

武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组织发动,做实“宣传、劝阻、治理”三项任务,巩固“无诈小区”创建成果,并向学校、单位、企业等行业领域拓展延伸,努力将“无诈小区”扩大为“无诈社区”。同时依托武汉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无诈小区”创建成效纳入“文明小区”“星级小区”“最美小区”评选加分项,形成“全社会反诈”导向,构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1至6月电诈警情同比下降33.7%

“多亏了你们及时上门提醒,保住了我的房子。”4月份,江岸区64岁的叶女士通过网络与一名“外国男子”谈起了黄昏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相信对方发来的“结婚证明”,还要筹钱赴国外与他共度余生。社区民警接到市反诈中心的预警信息后,火速上门劝阻。得知叶女士已将房产抵押,民警迅速帮助她办理解除抵押手续,避免了200余万元的巨大损失。

今年以来,武汉警方锚定“断卡”“断流”“拔钉”系列行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加强防范治理,全市电诈警情同比下降33.7%。

会上透露,公安机关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打击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共破获电诈案件1700余起。

据介绍,武汉警方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治理,不断提高技术反制和拦截封堵能力。同时,持续完善“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联动机制,社区民警、街道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协同配合,分级分类开展精准预警劝阻。推广“一查、二联、三发、四见、五劝、六拦”六步工作法,上半年,武汉警方日均见面劝阻潜在受骗群众800余人次。

当前,一个人存在多张电话卡、银行卡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人认为可以将闲置的卡拿出来出租、出售、出借。警方介绍,违规出租、出售、出借的电话卡、银行卡被用于非法渠道,卡主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近期着重防范“百万医疗保障”等诈骗

公安机关介绍,当前诈骗手法紧跟社会热点,话术变化快。例如近期多发的“百万医疗保障”和暑期旅游季“机票退改签”等诈骗方式,迷惑性更强,群众极易上当受骗,应着重防范。

据介绍,当前最为突出的类型是“百万保障”类冒充客服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百万医疗保险”到期扣费等话术,冒充微信、支付宝客服误导消费者,声称不取消续保就要扣费,让受害者误以为取消续保是唯一解决办法,从而掉入陷阱。公安机关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只要接到陌生来电,凡称需退订、取消“百万医疗保险”业务,否则将自动扣款的,都是诈骗。

警方提醒,随着暑期旅游季的到来,市民还需特别防范机票退改签诈骗,当被告知航班延误或取消,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方渠道核实,小心保管验证码和各类密码,不要透露给任何人,不要随意下载会议软件,不和陌生人共享屏幕。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网上购物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普及,极易遇到网购诈骗和冒充电商快递客服诈骗。公安机关提醒,网络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电商网站上进行,切勿通过私下转账的方式进行线上一对一交易;在网购后,如果接到自称网店或快递客服电话,称因产品质量原因或快递运送问题可以退款的,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进行核实。

每年七、八月份,是冒充企业老板诈骗的高发时期,公安机关同时提醒财务人员,在社交软件上接到老板发来的类似“直接转账,手续后补”的指令,要第一时间打电话或当面核实。此外,网络上红包返利、扫码送礼品等活动大家要谨慎参与,遇到需要输入个人或银行卡信息的一律不予理会。同时,日常防骗要做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