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咸宁:“全链条”做实做细政治监督
淦河,长江一级支流,经斧头湖流入长江。2024年,“幸福淦河”成功入围水利部公示的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名单,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这一成果的背后,与咸宁市纪委监委在政治监督领域的不懈努力与担当密不可分。
咸宁市纪委监委把长江大保护纳入政治监督重点范畴,始终扛牢扛实政治监督责任,对照长江大保护内容,将政治监督工作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有力推动长江大保护起势见效。
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切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咸宁市纪检监察机关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赤壁摩崖石刻气势恢宏、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古径悠长……赤壁是三国文化故里和中俄万里茶道源头,拥有不可移动文物 547 处。这些承载着民族基因的文化遗产,是否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日前,赤壁市纪检监察干部来到市博物馆、羊楼洞古街等地,了解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等工作情况。
赤壁市纪委监委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作为重要监督内容,紧盯文物保护过程中政策落实、制度建设、人员履职等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咸宁市纪检监察机关紧扣“国之大者”,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紧盯长江大保护、推进乡村振兴、粮食安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流域综合治理等重大部署、重要政策和重点任务,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2024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聚焦政治要件,建立政治监督台账53条,细化完善监督事项114个,持续加强跟踪督办、定期调度、动态问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起底排查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296个,推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44项,形成“建账、查账、销账”工作闭环。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是影响地方发展和政治生态的关键因素,是第一“风向标”。咸宁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明确政治监督清单,细化完善“一把手”提醒谈话、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督责履责考责问责等配套制度机制,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督专责、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等“四责”贯通协同。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一把手”谈话490人,问责党组织34个、党员干部151人,其中“一把手”36人。
政治监督常严、常在,才能不断提升监督质量、保证监督效果。该市纪委监委把政治监督融入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各项职责中,与日常监督、巡察监督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明确监督任务、精准发现问题、纠正政治偏差、巩固提升成效,以具体求深入、以精准求实效、以常态求长效。
同时,深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探索构建“1+3+N”政治生态画像矩阵,全面掌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健康状况”,及时预警纠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问题286个,推动制定《严禁趋利执法“八条禁令”》及20余项执法制度。
“政治监督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咸宁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以“国之大者”为着眼点,从政治上看、政治上查,把准政治方向、落实政治要求,找准具体路径和有力抓手,坚定不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咸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