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申奥功臣何振梁 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当翻译


来源:新京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申奥功臣何振梁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当翻译 2001年7月13日22点08分,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全中国沸腾了。 作为北京申奥

原标题:申奥功臣何振梁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当翻译

2001年7月13日22点08分,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全中国沸腾了。

作为北京申奥的关键性人物,时年72岁的何振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北京拿到了奥运会主办权,我这辈子没有遗憾了。”何振梁说。

何振梁的一生,与奥运会紧密相联。

申奥功臣:为了申奥没时间去看病

北京申办过两次奥运会,何振梁都是陈述人。

1993年,北京遗憾输给了悉尼。何振梁强忍内心的痛苦,微笑着转身,第一个与澳大利亚的代表们握手。

《奥运中国:中外名人解读北京奥运》一书写到,当晚何振梁和夫人回到酒店后,女儿从北京打来电话:“爸爸,我看了电视,你别太难过了,要保重身体,我爱你。”放下电话,何振梁的泪水夺眶而出。

2001年,北京最终拿到了奥运会主办权。何振梁又一次流泪,只不过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

北京申奥成功,何振梁功不可没。

申办过程中,由于国际奥委会规定不能邀请国际奥委会委员到申办城市访问,为了让委员们了解北京、投北京一票,何振梁穿梭于各国委员之间,5个月时间里,他有69天在国外和飞机上,出访11次。何振梁喜欢打网球,但足足8个月没有摸过网球。他喜欢看书,买了一大堆书,也没时间翻一下。

为了让北京20多万字的申办报告更为出色,何振梁拿出了自己精通英、法两国语言的优势,字斟句酌。申办报告完成了,他也因为过度劳累住进了医院。在那之前,他身体就不好,但实在挤不出时间去看病。

申奥投票临近时,何振梁没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

奥运传奇:教会萨马兰奇念“北京”

“他就像是我的一个兄弟,我非常非常喜欢他。”萨马兰奇以前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评价何振梁,“他是我在国际奥委会中最亲近的朋友之一。”

何振梁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上学时,他是绝对的学霸,曾跳过3次班。16岁时,何振梁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机电系。解放后,他进入北京团中央当法文翻译。

1955年,何振梁进入国家体委,从此与体育、奥运结下不解之缘。

在帮助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席位后,何振梁当选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在1981年到1989年期间实现从委员到副主席的“三级跳”。而且,每次都是全票当选,这在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独一无二。

在国际奥委会工作期间,何振梁与萨马兰奇并肩作战,他还教会了萨翁用中文念“北京”两个字。

何振梁在申奥当天的日记中写到:“在会场中,萨马兰奇派他的秘书来问我‘北京’两字如何准确发音。北京的外文拼音是Beijing,但根据西班牙语的发音习惯,j的发音一般是h,则很可能把北京说成北‘兴’。为此,我根据西班牙语的发音习惯,为萨马兰奇把北京的拼音写成是Beidjing,使他能准确发出北京的拼音。”

后来大家都听到了,萨马兰奇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字正腔圆地念出了“北京”两个字。

天赋异禀:给毛泽东周恩来当翻译

如果没有与奥运结缘,何振梁也许会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家。

2001年8月1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九版,讲诉了何振梁给毛泽东、周恩来当翻译的故事。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年轻的何振梁以其娴熟的外语,不仅担任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的翻译,还受到毛泽东的关注。

有一次翻译结束后,毛泽东同他身边年轻的翻译亲切交谈。毛泽东说:“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何振梁立即回答:“报告主席,我叫何振梁。”毛泽东又问他名字怎么写,何振梁回答说:“振作精神的振,栋梁的梁。”毛泽东高兴地说:“呵,振作精神,很好!”

这次交谈,也让何振梁有了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翻译才能。

在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的法语翻译大多由何振梁担任。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把何振梁介绍给周恩来,以至于他有机会多次以翻译的身份随总理出访。这样一来,他长期在领袖身边耳濡目染,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不仅从周恩来身上学到了不少翻译技巧和很多做人道理及敬业精神,而且使他结识了一大批欧洲朋友。

后来在回忆时,何振梁提起领袖们的风采还极其仰慕。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潘高峰]

标签:何振梁 毛泽东 周恩来 深奥功臣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