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长江生态系统“病危” 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灭绝

原标题:“水电梯田”层层立珍稀鱼类濒临灭绝

农业部报告:长江生态系统“病危”

据《半月谈》报道最近,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警示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灭绝。更有专家和相关组织称,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水中西施”难觅风采

现在,人们已很难目睹到有着“水中西施”美誉的长江鲥鱼。据统计,1968年至1977年的10年间,长江鲥鱼年平均产量为49.2万公斤。从1984年开始,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86年仅为1.2万公斤。记者在江西、湖北、重庆等长江沿岸部分省市采访,当地渔民说,他们现在基本捕不到鲥鱼了。

不仅鲥鱼遭遇“灭顶”之灾,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的中华鲟、白鲟、达氏鲟、扬子鳄、江豚、胭脂鱼、淞江鲈等种群数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科院水生所等多家科研机构的长期监测数据表明,长江中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苗出生量急剧下降,由上世纪50年代的300多亿尾降为目前的不足1亿尾。

今年6月,长渔办组织科考人员对长江上游进行综合“诊断”。采样结果分析后发现,整个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面临重重威胁。金沙江流域历史监测到鱼类有143种,但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此次科考三次鱼类资源采样仅仅发现17种鱼类样本。

无序开发致“肠梗阻”

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等专家表示,长江生物种群和数量减少,除受水域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流域无序的水电开发。

目前,长江上游已成为我国水电开发的重要基地。根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在长江干流宜宾至重庆河段,自上而下还规划了三级水利枢纽,规划总库容81亿立方米。同时,长江上游主要支流的梯级开发和规划也大规模启动。

目前已建、在建和规划中待建的密密麻麻的各级水电站,将长江上游变成了一层层“梯田”。专家预言,照此下去,未来的长江上游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水库群,不再是一条奔腾、流淌的真正意义上的河流。

环保专家指出,目前对水电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都是单一而孤立进行的,总体上缺乏对梯级水电叠加影响的综合评价。支流的大量小水电站,则基本没有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建议,为避免长江上游生态彻底崩溃,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责任编辑:熊丹丹] 标签:长江生态系统 渔业 珍稀鱼类 频临灭绝 凤凰湖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