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四大因素引发武汉廉价药短缺 配送回款利润等皆为原因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记者探访医药生产、流通环节,配送难、回款慢、利润低、唯低价者中标—— 图文:四大因素引发廉价药短缺 图为:李时珍医药集团生产线 廉价药消失的名单越来越长,正如市民祁女士所问:廉价好药都到哪去

原标题:记者探访医药生产、流通环节,配送难、回款慢、利润低、唯低价者中标—— 图文:四大因素引发廉价药短缺

图为:李时珍医药集团生产线

廉价药消失的名单越来越长,正如市民祁女士所问:廉价好药都到哪去了?

在连续几日探访药店、医院等销售终端环节后,本报记者又向上追溯,从流通、生产等环节,为您一段段揭开高效廉价药缺失这一怪象背后的原因(如下图)。

物流

基本药物缺货业务员为抢货差点打架

最早在武汉推行“透明药品进价”的汉深大药房,曾一度掀起平价药价格战。该公司董事长叶柏森对记者称,在医药行业感受最深的是,便宜又好用的药,老百姓最欢迎。

“遇到感冒发烧需要打针的,市民都愿打青霉素,像华北制药等大厂生产的青霉素,一支不到8毛钱,相比如今常用的20多元头孢类抗生素,确实便宜又管用。但是,青霉素经常缺货,没有关系根本调不到货。”叶柏森说。

拿不到货的不仅是终端零售商,就连天天跟上游生产商打交道的中间流通商,都常常感叹高效廉价药“一药难求”。

“现在基本药物缺货现象经常发生。”李时珍集团医药物流中心负责人田文武称,如今,“公司向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订购100件药物,最终能拿到30件就谢天谢地。”

两个月前,该物流中心发生了一件让田文武尴尬的事:下游客户乡镇医院急着用药,公司业务员承诺会及时配送。而等上游生产企业将药物发到公司,几位业务员发现各自承诺或无法兑现,便相互争抢。混乱之中,原本关系不错的两位业务员差点打起架来。

湖北省基本药物采购中心是我省以高效廉价药为主的基本药物配送平台。近日,记者根据湖北省基本药物采购平台公布的数据进行了一番统计。结果显示,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半年来,我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平均配送率仅为78.01%,低于相关政策要求的80%份额。

去年10月份,我省23家中标流通企业的配送率为0。湖北省基本药物采购中心言辞严厉表示:“请这23家配送企业来人或来函说明原因,否则将依规处理。”

“不是我不愿意送货,是没有货可以送啊!”日前,记者电话联系上述23家企业中的宜昌某企业负责人,该负责人觉得自己很委屈:“上游生产企业不生产这种药了,即使明明有货也不让我们配送,这让我到哪里去变出来呢?”

回款

时间远超规定期限资金流动难加剧“药荒”

除了拿不到充足药物,配送环节的诸多问题,也让一些物流企业心灰意冷。回款慢、资金流动难,即是其中之一。

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医疗单位招标药品回款时间为30天。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大多经费不足、财政补偿不能及时到位,使30天回款成为“一纸空文”。“我就亲自碰到过。第一次去找某乡镇医院院长要回款,院长不在。第二次去,会计不在。第三次去,他们干脆说没钱了。”田文武说。

李时珍集团覆盖了蕲春2/3乡镇场医院的药物配。据田文武粗略统计,李时珍集团在蕲春的基本药物回款周期平均在90天以上。

另外,在实施零差价销售的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给商业公司的药款,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补贴,但如今补贴滞后的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回款周期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规模小一点的企业,根本承受不起。”田文武说。

即便是大企业,对漫长的回款周期也有点忍无可忍。武汉人福医药集团是我省最大的制药企业,除了在建的武汉物流中心,它在全省还设有6个大型基本药物配送中心。

近日,该集团战略发展部副总监姜正汉介绍,人福医药集团曾对其基本药物配送中心覆盖的28个县市区配送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平均回款周期超过4个月。“本来配送利润就很薄。这里面积压的资金成本无法消化。”姜正汉称,据他了解,一些中小型医药企业,选择少送甚至不送,加剧了廉价高效药“药荒”。

生产

利润越来越薄企业停掉廉价药生产线

有别于容易“两头受限”的物流配送商,高效廉价药上游生产商的自主性大得多,对这一市场的争夺也激烈得多。然而,在众多终端商、流通商看来,高效廉价药的日益缺失,跟上游生产商关系最为密切。

“获得进入基本药物市场资格,就意味着门槛优势。企业自然先想方设法降低投标价格,然后再视情况选择生产还是不生产。”湖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李斌称。

不过,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经销成本等无一不在上涨。同时,基本药物中标价格多年如一,甚至多有下降。因此,药企利润越来越薄,对于基本药物的生产积极性就逐渐变弱。

复方丹参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广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青睐。昨日,记者获悉,我省一家复方丹参片生产药企,已于上月正式停掉其复方丹参片生产线。“卖出去是1块钱,生产成本已快涨到3块钱了,做得越多,亏得越多。”接受记者采访时,电话那边的企业负责人说自己有一肚子苦水。

近日,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断货,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甲巯咪唑片是治疗甲亢首选基本药,一瓶只卖两元多,疗效并不比30多元一盒的进口药差。记者搜索发现,今年以来,郑州、厦门、南京、合肥、乌鲁木齐等多地,均出现该药“全城绝迹”。

招标

唯低价者入选逆向淘汰优质企业

在微薄利润甚至亏本面前,选择保质停产的企业还算有良心,一些企业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2011年5月,由于涉嫌虚假投料,甚至被传“用苹果皮代替中药材”,有“普药大王”之称的四川蜀中制药整条中成药生产线被令停产。

对此,众多药企的“娘家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曾直言不讳指出,部分基本药物中标价不仅大大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甚至远低于药品原辅材料采购价。企业为了保证供应,有的选择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跟基本药物招投标制度不无关系。

高效廉价药的最顶端环节——招投标,出现了哪些问题?记者采访的10余家制药企业,几乎全都将矛头指向“唯低价”。

近日,谈及此,李时珍集团相关负责人仍心气难平:“我们储备了42个基本药物品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只中标了1个。”李时珍集团是我省医药行业十强之一,曾一次性通过其全部209个品种药物的国家认证。

该负责人称,“李时珍”品牌优势、地道药材质量,并未支撑李时珍集团在基本药物市场取得太多中标资格,原因就在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过于侧重“最低价者中标”,而未倾向“最适合者中标”。

目前,我国各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主要采取“双信封”招标,即企业需受经济技术标和商务标的双重评审。前者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行业排名以及资质认证等指标进行评审,后者主要评审价格指标。只有通过经济技术标评审,才能进入商务标评审,商务标评审由价格最低者中标。由于经济技术标的门槛较低,这种招标模式,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其实质是鼓励企业“低价竞争”。

姜正汉说,据他观察,基本药物中标企业中,中小型药企占据了庞大数量。“一些企业的心态是中标了再说,所以首先不顾成本费用、不顾后续生产,不顾可持续发展,先拼命压低价格抢占市场饮鸩止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余婷]

标签:廉价药 利润 武汉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