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网络谣言 止于“治”亦需止于“智”

2016.06.22 第100期 作者:刘毓琳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频道原创新闻评论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两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读新闻,我们关注新闻背后的余音。

6月19日,武汉市遭遇入梅以来的首次强降雨。在全市采取积极措施排渍抢险时,一则“紧急通知”在网上和朋友圈流传。消息称,市里召开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可能出现类似1998年的大洪水,提醒市民“储备好用水”,注意人身安全。随后,此消息被证实为谣言。

这则谣言,并未给公众带来过多的恐慌。相关部门辟谣及时、迅速回应,证实此消息属虚假信息,并通过权威媒体及时发声,消除民众疑虑。市网信办也于6月20日依法约谈了首发、传播虚假信息的微信公众号负责人,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环境。

其实,到网上搜索发现,这条“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的谣言在牡丹江、泸州、南宁、合肥等地均有出现。这与之前“全国各地的人哭晕在上海迪士尼回不来了”的消息很相似,不约而同,全国很多地方都被“谣言”了。

为何在如此严格规范的舆论场内,谣言还是屡禁不止,而且逐渐呈现出“全国化”的趋势?

原因有两点:首先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源头难寻。这几年,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公众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一条虚假信息产生后,能得到迅速、大面积扩散,这就增大了“溯源”的难度。

其次,网络谣言往往借社会敏感点,抓取公众心理,一人成虎。就以这次“暴雨”谣言为例,6月19日武汉正遭暴雨侵袭,谣言中称将“有特大暴雨”,紧抓公众对天气状况的关注;接下来给出的几点建议,诚恳、真挚,打“感情”牌,大部分公众都会出于好心想分享。

网络谣言是一个群体博弈过程,其中涉及到谣言制造者、公众、官方和专业人士。谣言制造者动机不明且找到谣言源头,需要时间,存在难度;专业人士可能存在“盲区”,譬如事件的真实性等仍需权威机构发声证实;而权威辟谣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如果能从谣言的最终作用者即公众入手,让谣言失去活性,上述的两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也就是说,关键还是要提高公众的信息甄别能力。“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何为“智者”?怎样成为“智者”?

第一,要留意消息来源是否发自权威机构。“暴雨”这条谣言的来源写的是“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看似权威,可这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个部门,而一般有重要消息公布时,都会注明责任单位或相关部门;第二,信息内容是否完整、无误。“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这里面就存在一个语意模糊,官方发言,尤其是这种可能引起民众焦虑的字眼,怎么会用“有可能”这几个字呢?第三,有重大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关注官方或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核实“朋友圈消息”,在点击分享的时候,多留几分钟思考的时间,避免造成大范围恐慌。

法律法规能约束传谣行为,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及时发声能很大程度上引导舆论的导向。然而,要想根除“谣言”现象,还需要从公众自身出发。谣言止于“治”,仍需要止于“智”。下次有类似信息,别急着转发,理性地去处理网络信息。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444849149@qq.com

总监制:刘芮言 兰天   监制:邓兰天  本期策划/撰文:刘毓琳  设计:刘庆庆  技术支持:李成龙

网友评论
分享到: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