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

科普国际博物馆日

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详细]

2015主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近日公布了2015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这一主题强调了博物馆在提升公众认知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要求更少的浪费。[详细]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诸侯国君的墓葬,墓主人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此墓葬出土多种文物万余件,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轰动海内外。[详细]

楚文化

楚文化展

楚文化馆是湖北省博物馆展馆的一翼。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楚国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掉,立国约有八百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湖北发掘了五千余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楚国的各个方面。[详细]

郧县人

郧县人展

郧县人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万年。《郧县人》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详细]

屈家岭

屈家岭展

屈家岭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因素。[详细]

盘龙城

盘龙城展

《盘龙城》 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一致。[详细]

清代、民国绣品

锦绣春秋——清代、民国绣品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国家,随着丝织品的产生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刺绣又称丝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是中国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详细]

《兰亭的故事》的故事

《兰亭的故事》的故事展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约谢安、孙绰等41文人雅士和家族子弟相聚山阴之兰亭,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得诗37首,事后由王羲之作序记事。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详细]

武汉古代历史陈列

武汉古代历史陈列

《武汉古代历史陈列》撷取了最能代表武汉地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武汉地区出土的珍贵历史文物为基石,以历史学、考古学为依据,将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武汉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展示在观众面前。[详细]

古代陶瓷艺术陈列

古代陶瓷艺术陈列

《古代陶瓷艺术陈列》集中展示了武汉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历史跨度遥远,陶瓷器琳琅满目,将精美的制作工艺、别致的器物造型和独具一格的釉色胎技术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详细]

明清书画艺术陈列

明清书画艺术陈列

《明清书画艺术陈列》主要展示武汉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作品精华,为观众了解明清书画艺术发展概貌、普及中国书法绘画知识,提高观众艺术鉴赏力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口。陈列风格淡雅具有浓浓的艺术情趣。[详细]

上一张
下一张

凤凰湖北关注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凤凰湖北多次参与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展出报道。

10
01
上海博物馆海星被游客乱摸而死 巨蜥脚趾被扯断

上海博物馆海星被游客乱摸而死 巨蜥脚趾被扯断

 

“上海自然博物馆海星被摸死!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这是一名网友和朋友的聊天记录,这名网友去自博馆做志愿者,看到海水触摸池的海星被人摸得快要死掉了。他说还有人违规把海星取出水面来拍照。 去过自博馆的游客,或许还对“生命长河”展区内的一条“科莫多巨蜥”印象深刻,体型长达两三米的巨蜥就匍匐在走廊旁边,与参观者近在咫尺,中间只隔着一道玻璃隔栏,高度稍稍超过“巨蜥”背部。可是,这样的措施还是没能彻底保护“科莫多巨蜥”,前天早上开馆后,它的一根脚趾被发现断开了,经检查应该是人为弄断的。原来,玻璃隔栏并没有彻底封闭,还留有一些空隙,可能有参观者强行将手穿过缝隙去摸“巨蜥”,不慎弄断了它的脚趾。[详细]

博物馆展品体验式参观能走多远?

图片名称

上海自然博物馆综合处管理人表示,这种零距离的体验模式其实还是一种尝试,目前还在探索当中,并且我们国内暂时还没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借鉴学习。[详细]

摸死海星,距博物馆文明还有多远

图片名称

不文明现象,固然与游客素质低有一定关系,但博物馆的管理不够专业也是个问题。设立海星触摸池,不就是为了让游客去摸吗?博物馆方面是否应该考虑下客流的问题、以及海星的承受能力?[详细]

要多建博物馆,更要培育博物馆文明

图片名称

前几年,三联书店出品了一本谈博物馆艺术的书《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本书让人们看到了英国人对博物馆的热爱,也让国人反思国内博物馆为何如此之少和藏品数量为何不足。[详细]

博物馆是检验文明的标尺

图片名称

动辄拿游客素质说事有些老生常谈,但要让我们离博物馆文明更近一些,还真得依靠参观者在细节中展现高素质。游客应能管好自己的手,如此才能不辜负馆方为大家创造的近距离观察的机会。[详细]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