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曼华
  • Chen Manhua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心血管内科主任、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死亡率居各种疾病之首。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相关疾病,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严冬季节,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凤凰网湖北《健康档案》对话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陈曼华教授,科普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为湖北心血管疾病防控贡献力量。

为何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

  • 天气寒冷 - 天气寒冷会令人体的血管收缩,而且出汗减少,血容量大,从而刺激血压上升。另外,在冷空气骤然刺激下,人体机体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血管的外围阻力增强、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等,增加了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病机会。
  • 活动量少 - 寒冷的时候,身体的活动力减少,包括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也会因此而减少。冬季排汗减少,喝水也较少,这样人体的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血栓容易形成,增加了血管梗塞的机会。
  • 呼吸道感染 - 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病的病情。尤其是心衰的病人,遭遇肺部感染的问题,将使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更大。
  • 气温变化 - 除了冬季以外,心血管患者还需注意,气候的突然变化容易引起血管的收缩与扩张,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从医院就诊量及住院量来看,每年10月至第二年2月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注意保暖
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运动
起居作息有规律饮食有度
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心血管疾病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

  • 年轻化 - 许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病,但它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陈曼华教授接诊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最年轻的患者仅20多岁。年轻人群的高油、高糖饮食习惯,加上巨大的生活压力,疾病防治知识不足,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幅提高。
  • 高危人群 - 吸烟、肥胖、家族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病史、作息不规律、高脂高糖饮食。
  • 早期症状 - 典型症状为劳力性胸痛,比如进行跑步、爬楼梯等活动后,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另外,出现心悸、乏力、血压的突然变化等症状,都应该及时进行检查。
  • 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宣教工作,让中青年人关注心血管健康,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但90%以上的人都对血管健康不了解;其次,按时体检,建议5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保持每年至少一次的体检。冠心病、中风、高血压患者则应每3到6个月检测一次。尤其是家族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更需要尽早进行体检;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控糖限油,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加强锻炼,保证睡眠,精神放松。

心血管疾病突发时 切勿错过黄金抢救时间

  • 突发症状 - 突然出现心慌、胸痛、胸闷、气短,短时间内不能缓解
  • 自救措施 - 如果家中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病人,患者身上一定要随身常备治疗药物,家中最好备着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性药物。此外,对于冠心病的患者,家里可以备一些阿司匹林、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或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这三种平时治疗慢性病服用的药物能起到应急的作用,缓解病情。
  • 及时拨打120 - 家人一旦出现症状,没有急救水平的家属最好不要盲目施救,应该马上拨打120,冷静告知所在地址。不要进行不必要的措施,将错失黄金抢救时间,导致死亡率致残率较高。
  • 急救措施 - 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可以先对病人进行简单地处理,比如让其平躺,看看病人的呼吸道有没有异物(特别是吃饭过程中突然发病),保证其呼吸畅通,意识稍清楚的可以服用相关急救药物。
  • 了解CPR - 家属如果会熟练使用CPR心肺复苏按压法,在救护车到达前,经观察患者没有脉搏,要立即对病人坚持实施CPR。如果身边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立即用于施救。学会CPR并不难,目前,相关机构正不断举办CPR免费培训,学习急救知识很有必要。

坚持锻炼保持健康 但老年人冬季晨练需注意

  • 1严寒冬季,老年人不宜过早进行晨练,晨练的时间建议推迟到10点以后。
  • 2运动方式最好选择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不宜选头部位置过分变换的运动。如:不要做头向下的倒置动作。
  • 3户外运动应背风向阳;运动中若出现了头晕、胸痛、心悸、脸色苍白等情况应停止运动。(文字/洪烨 通讯员/李蓓)
———— 凤凰网湖北·出品 ———— 总监制/刘芮言  彭骥    监制/林芳  郭凯凯    统筹/洪烨    设计/游媛    技术/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