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襄阳美酒 沉醉古城柔香

发表时间:2015-06-25本期作者:文/江南久久 襄阳诗人、微博达人

图/简白 襄阳著名摄影师、美食爱好者

“师傅,去一二三黄酒馆!”无论你是阔别故乡多年的游子,还是探寻古街风貌的游客,来到陌生的襄阳,走出机场车站,坐上的士、三轮,只要说出那响当当的名号,勿需多言,准保上车即可一路送到。

这一路送到的地方,不是什么高楼大厦,不是什么名胜古迹,但却实实在在是襄阳人心目中一个地标性的去处。

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一二三黄酒已经融在襄阳人的血液中,长在古城人的记忆里。

所以,当有形的街道在残檐废瓦中呈现四分五裂的现状时,仍有一缕缕的馨香从待拆的老巷中飘出。当一条被拆迁过半的老街上的门牌号已失去了指向的意义,还暂住在这里的居民们邮寄包裹信件时,几乎都只剩一个准确的地址。

那缕馨香就是一二三黄酒,那个地址就是一二三黄酒馆!

金秋十月,寻香而来,慕名而至,我们在古老、几已拆迁殆尽的机坊街上,重温了一壶原汁原味,柔香绵嫩的一二三黄酒,再会了守望在一二三黄酒馆里的冯军安一家人。

循着这道酒香,我们走了很远很远……

(一)稻的清亮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个叫骆泽新的年轻人,为了远离大油坊家公子的身份,背井离乡,从河南新野独自来到襄阳闯荡,缘分使然,结识了机坊街上的一位名叫王新清的姑娘,结婚,成家,落户襄阳。为了生活,聪明的骆泽新开起了袜厂,能干的王新清进入了街道办的食堂里工作。多年过去后,勤劳的王新清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在盛产黄酒的襄阳古城里,独创了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糯米黄酒,并赢得大家极好的口碑。

据冯军安妻子,也就是骆泽新的侄女骆崇敏介绍,当时在街道办食堂一墙之隔,门牌号为123的一家茶馆里喝茶的客人,闻着那酒香实在诱人,便拿了茶碗,找王新清讨酒喝。这一喝不打紧,最后直接把茶馆的生意给喝没了,人们来123的目的,从喝浓茶转为喝黄酒了。客人们一般喝一碗不解馋,喝两碗不过瘾,一喝至少是三碗以上。

所以,当时间推移到八十年代末期,全国上下实行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下海经商的政策时,王新清带着她在1964年就独创成功的糯米黄酒,从公家食堂独立出来,借123的老门牌号,靠一二三大碗喝酒的实力,亮出了壹贰叁黄酒馆的名号,与机坊街蒸菜一条街的火红饮食生意相辅相成,风生水起地发展起来了。

只记得那时,无论春夏秋冬,一到傍晚,人们只要说声“到幺二三喝黄酒克!”那就是三五个好友,七八碟蒸菜,十几碗黄酒的欢谈聚会。站在机场街的巷口望去,犹如摆长桌阵似,一溜矮桌子,一色低板凳。路人从酒桌旁穿过,食客在行人中吃喝,场面完全是相安无事,其乐融融。方此时,就是任何车辆也休想在这个饭点时通过这条老街,这街此刻是食客的地盘,是酒友的天堂!

那时除了喧闹的人声,整条机坊街里,弥漫的都是王新清用糯米酿制的黄酒香,那一碗来自稻的清亮,明晃晃地荡漾着,与热闹的场面一起,留在人们的眼底,经年不散!

(二)粟的暖黄

制作黄酒是一件极重体力活的劳动,所以,1990年的时候,面对红火的生意,已经年过半百的王新清实在体力不支,难于满足黄酒的供应需求,就从丈夫骆泽新的老家,请来了侄女骆崇敏和侄女婿冯军安,帮忙辅助打理酒馆里前店后场的生意活计。

自此,一二三黄酒馆当今掌柜的冯军安开始接手糯米黄酒的酿制。爱琢磨,极用心的冯军安很快就领悟了制作过程中的诀窍,各方面深得王新清老人的真传。一二三黄酒的口碑与销售,并未因易手換人而受影响。相反,因为年轻,好学,上进,冯军安并不安于婶母传下的这种单一的品种,他的心思早已盘桓着他舅舅家传的那碗小米黄酒呢。

在河南的新野,冯军安的舅舅苏增财经营着传自祖父手里,百年老字号的小米黄酒馆。那酒是特选那种来自于中原大地上最古老的粟米,米粒细小、微黄、莹润,再拌上家传特制的酒曲,加上上好的枸杞,红枣等原料特别调制而成的。

因为这种小米黄酒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制作过程更为辛苦,所以到了冯军安舅舅这一辈再往下传给子女时,他的孩子们都不愿再继承。而此刻的冯军安已在襄阳的一二三黄酒中闻到了酒香的浓厚,看到了前景的深远,他已尝到了辛劳背后的甜头!

所以,1993年开始,冯军安一遍遍地返回到老家,一遍遍地实验小米黄酒的酿造,请教制作过程中的各种诀窍,在1994年年底,终于将河南新野的小米黄酒成功地引进到襄江边上的一二三黄酒作坊里。

口感醇厚,色泽温润,成品之后的黄酒倒在杯碗中,全然一种"三月鹅黄时,酒暖琥珀香"的完美呈现。这一碗来自于粟的暖黄,色诱的绝不仅仅是舌尖上的食欲,更有心底那一抹温暖的渴望!

(三)稻与粟的倾情奉献

世事无常,人生沧桑。有时正是一些坎坷的经历,才能熬制出岁月的沉香。

当冯军安与骆崇敏将襄阳的一二三糯米黄酒和新野的小米黄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日销售量达到二千到三千斤的时候,机坊街上的那些老房东们,禁不住这条街上因饮食业带来的商机,无度地推倒老瓦屋,纷纷盖起了新楼房,一时间,此起彼伏,昼夜不歇的是拆房的噪音,倒墙的灰尘,一条古朴陈旧的机坊街被弄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硬生生地破掉了这一方宝地的风水,将纷纷涌来的食客们赶得七零八落,另觅他地,兴旺的人气从此再也难于为继。当新的房子一座座盖起来后,街道是整洁亮堂了不少,可从此却也是门庭冷落,人声匿迹。

机坊街在1997年之后没落了,那些蒸菜馆,小炒店消失了,响当当的一二三黄酒馆也突然安静了,这种安静几乎是一种没顶的死静。从以往每日七八上十缸的黄酒销量,一下子跌落到有时连半缸酒也销不出去的窘境。

憨厚纯朴的外乡人冯军安夫妇被这种市场现状整懵了,他们无所适从,他们的销售利润,与房租水电生活开支相较完全入不敷出。

然而,骨子里那不轻言放弃的性格却还在支撑着他们的艰难前行,他们依旧按照传统的糯米黄酒与小米黄酒的制作方法,选用定点、对口的原料,根据平均销量,调整合适的原料投放。严格遵循在相应的季节里,从米上锅到拌曲到出酒,保证这个过程一定要达到相应的时间才成品,而成品上市的酒一定在相应的期限里售完。在这种困难的境况里,他们仍然坚守着“应时黄酒”的传统。这种“应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鲜”!

这种看似半痴半执的劲头,实则是一种不慌不忙的态度。在真诚善良的本性大树下,冯军安夫妇与他们的一二三黄酒馆慢慢回归了。老顾客们回来了,发现记忆中的口感依旧,酒香更浓,人们在杯盏相递中口口相传。于是,顾客又不断了,老襄阳人来了,新襄阳人来了,本地人来了,外地人也来了,甚至连外国人都慕名而来了。

去年秋天的某一天,一二三黄酒馆门前来了一辆风尘仆仆,挂着新疆号牌的越野车,从车上下来一对夫妻,他们自我介绍说是在全国自驾游的,早就听说湖北襄阳有一种一二三黄酒非常独特,所以制定行程时专门计划从江西景德镇购买青花瓷坛,前来襄阳购买这种黄酒,要装在瓷坛中带回新疆。他们的后备箱里塞满了全国各地的名优土特产,当他们在酒馆老板推荐下,吃了一碗襄阳牛杂面,喝了一碗一二三黄酒后,抱着两坛黄酒放进车箱时,新疆客人留下的是“下次来湖北,一定还来带回一二三黄酒”。

就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先后遇着一老一少的两个客人,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说了相同的一句话,“就好这一口啊”。

老者是襄阳市发明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培巩老先生,他与老伴儿一起,带着馍馍来到一二三黄酒馆里,要上两碗勾兑的黄酒,“吃馍馍,喝黄酒,老人们常说这是最养生的吃法”,李老先生说“不知道这种说法对不对,但我们老两口习惯了每天早上带着馍馍,来这里喝上两碗黄酒,解馋也解乏,就好这一口啊。”

我们遇见的年轻人,则是在北京一家影视广告公司工作的襄阳小伙子小饶,他与朋友开车过来,一下子买了六七壶小米黄酒,说是要在小长假结束时带回北京,同事朋友们往年喝了这酒之后,感觉要比浙江的绍兴黄酒、山东的即墨黄酒,还有湖北的房县黄酒更好入口一些,所以特意嘱咐,什么特产也不用带,就这一二三黄酒了,“朋友们都好这一口呢”!

一二三黄酒酿造的工艺流程比一般襄阳人家家庭酿酒过程要长,比老黄酒或者窖藏黄酒的酿酒过程要短得多。据老襄阳人讲,自家酿酒,一般将搭配好比例的大米与酒曲,用陶缸封装好,搁置一个对时,即24小时之后,就会呈现一个敷窝,同时敷窝里会有酒液逐渐渗出,这时渗出的黄酒相对而言浓度高,酒劲大,一般是随时舀出随时饮,这就是嫩黄酒;而老黄酒,以湖北房县的黄酒为例。据说房县黄酒源自于湖南女儿红黄酒,是每个家庭待嫁闺女必须具备的一种持家本领。源自湖南之香辣,系出女儿之娇柔,加之成品之后的黄酒,如待字闺阁的女儿家不能轻易示人一般,房县黄酒必须经过一到两年的地封窖藏,所以,等到启罐开饮时,酒劲大,含糖量高,口感如蜂蜜一般粘稠是它的最大特点;襄阳一二三黄酒的每一缸酒,其第一道发酵,在夏天需要4~5天,其余的季节则必须一周的时间,从敷窝里舀出酒之后进行一个对时的第二道发酵,然后加入相关配料进行第三道发酵,也需要24小时,如此,一缸酒历时7~9天时间之后,就可上柜销售,即所谓的“应时”黄酒。相对于老黄酒而言,一二三黄酒也是嫩黄酒,所以清香,绵嫩,口劲柔和,老少皆宜饮。

一二三黄酒馆受这种作坊式酿酒方式的限制,每天出酒量有限。因此,冯老板绝不会将新出的黄酒全部批发给大的商户。他始终会留一点酒到最后,他总记挂着那些远道慕名前来的散户,他说"你总不能让那些急着赶路的过客,好不容易找到我这个偏街老巷的小店,最后却空手而归,那多不落忍呢,钱总是赚不完的,我更看重这情份!"

这个重情份的河南汉子,坐在他不大的酒馆里说这席话时,有一丝丝微风打大门吹来,他迎着大门光亮的脸上,满是那种谦和,腼腆的笑容,让人心生感动、信任与柔软之情!

犹如那新出的黄酒,绵香,醇厚,耐人寻味!

(四)酒与馆的共同期待

话说襄阳这座千年古城,出缸黄酒满城香,香逾过千年。岁月悠悠长,黄酒滴滴香。传承到当今的襄阳黄酒,已是遍地开花各有各的风味和特长。但犹为让襄阳人津津乐道的,还属老字号的一二三黄酒。

轻抿一口一二三黄酒,质感爽滑,满口溢香,即使平时不饮酒的女儿家,也可以放心地与朋友们小酌三两杯,凭着这“酒”的名号,一展藏在内心的豪迈与率性。“放心,我们的酒绝不上头,我们家的小孙子平时也会舀上一小碗儿,当饮料喝呢。”皮肤细腻,面色红润,年过半百的骆崇敏笑着告诉我们这些时,我忍不住端起她热情递过来的,泛着琥珀色光感的一二三黄酒,当黄酒入口的那一瞬间,清冽,香甜的口感,让我自然而生一种念想:要让这种包裹、缠绕在舌尖上的滋味留一会儿,再留一会儿,然后细细品味……

这应该是难得的缘份吧,是一种饮品与味觉的至上和谐,是一种天物与舌尖的亲密拥有。犹如冯军安夫妇,还有他们的孩子,80后的冯志北与一二三黄酒的缘份,他们坚守着,他们传承着,对自己赖于生存的技艺,对自己命里注定的缘分,给予了最深的厚望,也表达了最好的期盼!

前几年,酒馆里的生意萧条的时候,为了维持生计,也是为了维持酒馆的日常开支,保证酒馆最基本运行的资本,冯军安做起了粮食生意。有一次,他出差西安,因故滞留了多天,结果家里的黄酒眼看要断挡了,不得已,多年来一直坚持观摩父亲操作的儿子冯志北决定亲自尝试做酒了。

打心里喜欢制作黄酒的冯志北回忆说,当时他严格按照父亲平时的操作过程一步一步地进行,满以为那些烂熟于胸的步骤不会有差错,却不想最终150斤糯米没出一点儿酒,全部作废倒掉了。

冯军安兴致勃勃地拿了一把做酒用的水瓢和藤刷,走过来,笑着给我们示范着说“做酒的过程中,一个细节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你看这个点水的刷子,在瓢中沾上水之后,平着去点,快速去点,与竖着去点,慢慢去点,点两下还是点三下,那都是有讲究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那次做酒失败后,儿子冯志北更专心地练习做酒技巧,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专心在家,一门心思都在一二三黄酒馆的生意上。所以,冯军安很欣慰,同时,也很郁闷地跟我们吐露了他的几件心事。

冯军安告诉我们,他的儿子儿媳都听话,孝顺,都愿意继承这个黄酒馆的生意,所以这两年他化了不少心思,将夫妻两家几代人心血经营起来的这个老字号黄酒馆,成功注册了商标,从而更有郊地保护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酿酒技术,不致于因为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最终被流失或被变味了。

目前,一二三黄酒馆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与客源,而是因为风雨机坊街已经被拆掉,目前这家既作操作间,又作销售部的门脸儿房,马上也将被拆除掉。

那么,一二三黄酒馆的生产场地就成了最大的困扰。因为还想在原址附近找地方,所以租房更受限制。稍好一点房子的租金,水电都过高,这样就会增加过多的生产成本,对于薄利的黄酒作坊肯定是不可行的。他们直到现在也还在为这个问题到处奔波,伤着脑筋。

看冯军安时而展眉舒心而笑,时而又皱眉唉声叹气,我们完全理解他的心情,同时也真心希望黄酒馆一如继往地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创新,能将这种美味做得更精致更醇香。

当人们的思路、脚步一窝蜂地往外走,向前看的时候,我们应该静守这片传统的家园,手手相传的作坊,并且有效地利用这种独特、限量的精品黄酒文化,吸引外面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来感受这远离机械化流水线作业,纯人工的、手感而来的温润与烟火味道,从而创造出一种低调的、平民的文化价值。

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对各种传统事物无限眷念的旁观者,对襄阳一二三黄酒馆的理想化设想,是祈愿政府相关部门或者民间组织,能够出于对襄阳美食、襄阳名片、襄阳人“好这一口”的真切爱护,想方设法为其提供一个适合生产、适合直销、适合一定人流量进出的场地,不需要太大,不需要多人参与的厂房,尽量保持原有作坊式的、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保留其纯粹的原创性、独一性、传统性的酿制过程,并将这所有的场地、人员、生产过程作为一道风景,穿插到襄阳旅游、饮食产品链中间,作为一种搬不走、不外传、纯襄阳符号的文化形象,展现给来到襄阳的游人们面前,并因此衍生出专属于襄阳黄酒的地方特色、地方经济,让襄阳一二三黄酒作为一种产业,发挥其特有的社会效应,从而造福于襄阳人民。

那么,襄阳一二三黄酒一定能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发酵出更绵柔、更醇香的味道。

清晨或者傍晚,

新街或者老巷。

一碗牛肉面,

几粒辣蒜瓣,

扬声再来那一嗓:

“老板儿,

黄酒倒上”

才算是醉襄阳!

栏目介绍

《论襄阳》是凤凰湖北襄阳频道原创时事评论类栏目。放眼襄阳,透过专家视角,解读时事热点。以”忆往昔,看今朝“为栏目基本特色,拉近时事政治与普通人生活的距离。

凤凰湖北襄阳频道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襄阳资讯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