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因改革开放而旧貌换新颜,迎来了撤县设区20周年的黄陂也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中顺势而昌、阔步向前!凤凰网湖北特别策划推出“启新程•再出发2018黄陂印记”系列报道,为您讲述黄陂区40年的沧桑巨变,翻开黄陂新时代的壮丽雄伟篇章。

  • 黄陂区五届三次人代会召开 作出政府工作报告
  • 黄陂区五届三次人代会召开 作出政府工作报告
  • 政协黄陂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黄陂呈上2018成绩单:改革与振兴并行 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黄陂“撤县设区”20周年。一年来,黄陂区拼搏赶超,砥砺前行,全面推进现代化生态新城建设,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详细]

黄陂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圆满闭幕

新的一年,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工作更加伟大。[详细]

黄陂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曾晟同志任中共黄陂区委书记

曾晟同志深情地说,接过黄陂事业薪火相传的“接力棒”,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定当视信任为责任、视使命如生命,以全部的忠诚和力量答好发展的“时代卷”,决不辜负省委、市委和百万黄陂人民的重托和期待。[详细]

90年代撤县设区 树起生态旅游招牌

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同意黄陂撤县设区,黄陂结束了1420年设县历史,踏上了从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区迈进、从传统农村向新型城区跨越的新征程。

次年,黄陂区被批准建立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以“木兰”为品牌的旅游事业开始起步。

新世纪 黄陂稳步前行

一批商业、农业、工业龙头企业在黄陂投资、落户;2003年,黄陂区委、区政府决定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

黄陂“木兰传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兰品牌走向全国。

从1998年到2007年,黄陂生产总值从38.09亿元增加到123.77亿元,增长2.2倍,年均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76亿元增加到50.15亿元,增长7.7倍,年均增长27.2%;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13.09亿元,增长8.7倍,年均增长26.4%。2007年黄陂跻身“全省十强”,在一百多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三。

新时代 黄陂昂首阔步,乘势巨变

长江新城规划建设,规划面积554平方公里,黄陂纳入规划建设区域313平方公里,占56%。起步区30平方公里,黄陂纳入规划建设区域17平方公里,占53%;黄陂迎来发展历史性机遇。

坐拥高铁路网、空港,发展空间广阔、生态山青水秀等综合优势,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七年跻身全省区域经济十强前列。

2018年黄陂生产总值预计可以达到740.58亿元,是1998年的19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是6403.09亿元,是1998年的115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21亿元,是1998年财政收入的46倍。这些数字背后既是社会的巨变,也是时代的发展。

纪实录:黄陂撤县设区亲历纪略

1998年9月15日,黄陂的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这一天,国务院批准撤销湖北省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20年来的实践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撤县设区后,黄陂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人民群众生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记:从茅棚到府河明珠

刘店,府河左岸明珠,经过旧城改造的分娩痛苦,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倜傥黄陂的南大门;经过旧城改造的八卦炉熔炼,才是真正的齐天大圣,横空出世在大武汉的北大门。

民生事:三车之变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私家车,是改革开放40年历程的沧海一栗。这样的“三车之变”,也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历程,而应该是成千上万人的共同轨迹,或者说是老百姓对于改革历史的共同见证。

文化传:四十年黄陂群众文化之飞跃

近些年来,黄陂的群众文化的业余创作特别是曲艺作品的创作走在时代的前沿。“黄陂说唱”是黄陂曲艺界人士开创的一门新的曲艺形式,它以湖北大鼓为基调,以说唱相结合的形式,歌颂我们的家乡,充分体现了黄陂的文化自信。

  • 盘龙城 新城崛起
  • 2010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陂调研
  • 《木兰山组歌》进人民大会堂
  • 新年祈福
  • 买飞机 到黄陂
  • 亚洲最大铁路编组站
  • 木兰故里看美景 岱黄高速免费行
  • 魅力乡村胜天村
  • 武汉之窗
凤凰网湖北出品    总监制:刘芮言  彭骥    监制:郭凯凯  邓兰天
统筹:王爽婧    设计:来子靖    技术支持: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