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湖北
  • 谈自己
  • 谈创业
  • 谈建议

沈国良,1981年出生,浙江湖州人,在武汉读完本科、硕士以后去了上海的盛大网络公司,2011年底回到武汉,在本地一家网络公司做产品总监,两年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如今在读博士的沈国良已经是多位研究生的导师,自己在不断学习的路上也将个人的所得传授给后辈,由于个人经历比较成功,每年他会在学校做一两场讲座。


移动互联网就像蒸汽机的发明一样是一场革命,会对很多行业产生影响


沈国良的创业方向是手机游戏以及帮助传统企业解决移动互联网的战略问题。在帮助传统行业进行移动互联网改造这个方面,他和他的团队在武汉首屈一指。


对于互联网+这个概念他也是比较熟悉了,他说互联网+就像曾经的蒸汽机一样是一项技术革新,而移动互联网相对于互联网来说就是手段的一种革新,就像铁路不断革新促进了运行速度的加快一样,移动互联网也使信息的传播不断加快,每次信息流转速度的加快都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一些革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会对每个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之间有效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曾经走在倒闭的边缘,几百万投资颗粒无收,但我没放弃


当被问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时,他不加思考的回答,创业没有什么有趣的,夹杂着一堆酸甜苦辣的事情,相比于之前工作时期在网络公司做高管,掌控着公司很大部分的工作,目前的状态固然使他感到差距感很大。而且在公司做高管的过程中虽然工作有压力,但是心里还是比较轻松,如今每个月仅仅支付公司30个员工的薪水就需要30多万。责任的压力有时压得他踹不过气。


在他看来,创业中唯一的乐趣在于跟团队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看着自己描绘的蓝图一步步实现,才能让他疲惫不堪的身体得到一丝慰藉。现在年复一年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点钟,正是为了心中积蓄已久的财富梦想。在去年12月份,沈国良和他的团队所制作的第一个游戏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几百万的投入几乎颗粒无收,无法对投资方交代,更无法向自己的团队交代,公司几乎走在倒闭的边缘,所幸最后在各方信心的支持下,渡过了难关。

70后比后辈对行业的认识更加成熟,90后仅仅停在先做用户的阶段


沈国良的团队年龄基本上是都处在85到90年左右的年轻人。那么对于90后创业这个现象,他有自己的看法,在谈到70后与80、90后在互联网创业中有什么不同时,他认为他们这一代对于这个行业的认识还是清晰一点,对行业的发展历史认识更清楚。90后最大的缺点在于想法很好,但是很好的想法未必能够落地,能够挣钱,他们对商业模式和商业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仅仅认为先做用户再谈营收。但是现在互联网创业的现状是,即使做了用户也有可能挣不到钱,这方面70后甚至80后都比90后要有优势一些。那么90后的优势在于在哪?他说,90后的优势在于敢想、敢闯,想法很好。


“有了互联网,三五万就能创业,年轻人就不要再熬到四五十岁”


对于90后创业热潮是否过激,他认为有了互联网后,青年就有了创业的资本,从前的创业,基本上是要过了40岁以后才有可能,因为需要资金,需要人脉等各方面的经验,从90年代开始,有了互联网,年轻人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改变世界,这种现象放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激发了青年的创业热情,它使任何人的想法都能够落地。全面创业过热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绝对不是坏事情。年轻人不用再熬资历,不用再存资本,只要有想法,借个三五万就能成行,这是个非常好的事情。


90后即使创业失败,将来去找工作面试也有优势


那么如果年轻人创业失败了该何去何从?他说,即使一个年轻人创业失败了,我相信他去面试工作的时候还是会获得很大的认可度的,因为在创业期间他积累的很多的经验,与各方面都在打交道,这些都是积累,失败不可怕,总结到位后,去到下一站才能将之前的获得在新的挑战中应用。


这是否意味着年轻人应该积极创业?他还是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年轻人不要盲目创业,应当选择合适的时机、团队、方向,年轻人特别在大学期间应当多做尝试,为未来多做积累,在大学多做创业的实验,而不是马上投入到实际的进程里。


90后应该如何创业?沈国良作为移动互联网这一朝阳行业的前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应该积累自己的团队、积累对自己选择行业的认识、在创业前找类似的公司上班,把情况摸清楚后在出来创业。


最后沈国良对现今的创业大环境也做出了评价,他说,从政府层面来说支持力度非常大,整个创业氛围非常浓厚,湖北的创业氛围比上海等地其实要好,同样的公司,在武汉起步要比上海起步快。但是问题在于武汉的资深人士比北上广等地要欠缺,这是需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