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年粮食质量品质调查分析报告

武汉市2019年粮食质量品质调查分析报告

原标题:武汉市2019年粮食质量品质调查分析报告

为掌握和分析我市粮食质量品质状况,指导粮食企业收购、推介优良品种种植、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受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局)委托,市粮油食品中心检验站根据《全国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和《武汉市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实施方案》及《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技术规范》(GB/T 26629-2011)要求,组织各区粮食质检机构开展了2019年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扦样遵循等距分布的原则,调查和取样范围覆盖全市5个新城区的52个街(乡、镇)、620个村组,在田间、农户、乡村晒场及收购库点抽取初级样品1698份,检验二级样品566份(其中稻谷样品477份,小麦样品30份,油菜籽样品40份,玉米样品19份),分析三级样品65份。

质量检验和品质分析均按《稻谷》(GB1350-2009)、《优质稻谷》(GB/T17891-2017)、《小麦》(GB1351-2008)、《油菜籽》(GB/T11762-2006)、《玉米》(GB1353-2018)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稻谷质量状况

一、总体质量状况

我市今年稻谷出糙率平均为77.0%,比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为53.7%,比去年下降2.6个百分点。稻谷达到国家标准三级(出糙率≥75.0%,整精米率≥44.0%)要求的占91.7%,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比分析近5年稻谷质量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我市稻谷质量比较稳定,达到国家标准三级的比例一直稳定在90%以上。

表1  我市2015-2019年稻谷主要质量指标对比

二、卫生质量状况

稻谷收获环节的卫生质量总体良好。调查抽取了64份样品,检测了农药残留(六六六、滴滴涕、狄氏剂、敌敌畏、对硫磷、甲拌磷、马拉硫磷、甲胺磷、甲基毒死蜱、甲基嘧啶磷、乐果、倍硫磷、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久效磷)、重金属含量(铅、镉、砷、汞)、黄曲霉毒素B1等20项卫生指标,除一个早稻样品重金属镉超标外,其他所检样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粮食卫生和安全要求。

三、品质质量状况

调查分析了52份稻谷样品(早籼稻17份,中晚籼稻35个)的品质质量状况,其中全项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级要求的样品有16份,占样品总数的30.8%,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但稻谷的整体品质不高,主要是因为部分样品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度偏高。

四、品质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对2019年稻谷质量和品质指标情况分析如下(见表2):

表2  我市2019年稻谷质量和品质指标

早籼稻谷主要品种为“鄂早13”“鄂早19”“嘉育253”“两优287”“湘矮早”等。所检早籼稻谷仅“鄂早13”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级要求,其他品种主要是垩白度大,粒型较短,外观品相较差,食味品质不高。

中晚籼稻谷主要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广两优香66”“国丰2号”“黄华占”“金优725”“荆优6510”“广两优476”“隆两优华占”“荃两优丝苗”等,全部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级要求有15份,占样品总数的42.9%。    

小麦质量状况

一、总体质量状况

本次调查的30份小麦样品是在蔡甸、黄陂、新洲3个区的农户家中抽取,涉及6个品种,均为硬质白小麦。

小麦总体质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升,达到三级以上占46.7%,比去年提高30.6个百分点。其中,容重平均值为760g/L,达到国家标准三级要求的占73.3%;水分平均值13.0%,达到国家标准三级要求的占63.3%;杂质平均值为0.6%,达到国家标准三级要求的占80.0%;不完善粒平均值为7.5%,达到国家标准三级要求的占70.0%。从近5年的质量指标对比看,今年小麦质量有所提升(见表3),主要是因为今年我市气候对小麦的生长较为有利,气温正常,雨水充沛,收获季节天气晴好,利于小麦干燥清理,发芽粒较少,不完善粒低,容重大,质量达标率较高。

表3  我市2015-2019年小麦主要质量指标对比

二、卫生质量状况

30份小麦样品全部进行了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等21项卫生指标检测,其中有4份样品的呕吐毒素超标,占总样品数的13.3%。    

油菜籽质量状况

我市油菜籽种植的主要品种为“德油”“华油杂”“中双”等。本次调查检测40份油菜籽样品,共有22个品种。检验结果显示,今年油菜籽含油量比去年有所提升,杂质略有下降。含油量为36.4%—42.5%,平均值为40.0%,比去年提升0.8个百分点;水分为5.1%—12.2%,平均值为7.6%,比去年增加1.7个百分点;杂质为0—0.7%,平均值为0.4%,比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不完善粒为0.1%—1.9%,平均值为0.8%,与去年持平。油菜籽等级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含油量达到国家标准一级的占20%;达到二级的占35%;达到三级的占27.5%。近5年检测结果显示,油菜籽含油量较稳定,平均值保持在40%左右,但杂质和水分波动较大(见表4)。

表4  我市2015-2019年油菜籽主要质量指标对比

玉米质量状况

我市种植的玉米以蔬菜、鲜食类品种为主,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蔡甸区和汉南区,主要品种为“登海”“华农”系列。本次调查分析了20份玉米样品,涉及8个品种。分析结果显示,玉米容重在684g/L—725g/L之间,平均值为708g/L,品质比较稳定。其中,水分平均值为11.6%,比去年降低0.2个百分点;杂质平均值为0.3%,与去年持平;不完善粒平均值为3.9%,比去年降低0.7个百分点。玉米样品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三级要求,比去年提高20个百分点。

问题和建议

分析今年粮食质量调查和测报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如下问题:

一、稻谷种植品种仍然多而杂,未能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种植,致使粮食收获品质参差不齐,不利于粮食后续加工,影响成品大米质量。部分稻谷水分偏低,导致整精米率下降,影响稻谷加工。有些优质稻品种退化较为严重,品质指标已不能达到优质的标准。

二、小麦种植受气候影响严重,质量波动较大。收获后如保管不善,则卫生指标中真菌毒素含量容易超标。

三、油菜籽种植品种繁杂,水分含量较高,部分品种的含油量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积极推优汰劣,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逐步淘汰种植效益、品质较差的品种。根据近几年的跟踪监测,品质质量良好、市场需求大的稻谷品种有如下12个,早籼稻为“鄂早13”“嘉育253”“两优287”;中晚籼稻为“丰两优香1号”“广两优香66”“国丰2号”“黄华占”“金优725”“荆优6510”“广两优476”“隆两优华占”“荃两优丝苗”。

推介的小麦品种为“鄂麦18”“镇麦8号”和“郑麦9023”。这三个品种比较适应我市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产出的小麦籽粒饱满,容重大,不完善粒少,且单产较高。

推介的油菜籽品种为“德油5号”“德民油5号”及“中双油9号”,这些品种适合我市土壤环境和种植气候,单产较高,油菜籽含油量也较高。

推介的玉米品种为“登海9号”“华农866”,这两个品种较适合武汉市地区的土壤环境和种植气候,单产较高,容重平均值达到在716g/L,不完善粒平均值为3.5%,达到国家标准二级要求。

二、发展订单农业,推广规模种植。鼓励种粮大户、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种植经营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广适度规模种植,保证品种质量统一。加工企业在播种前可根据市场需求与农户签订产购合同,向农户提供稻种,企业按合同约定价格收购,实现优质优价,让农民收益得到保障。

三、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粮食品质。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科学施肥,科学防病施药,提高粮食品质指标。一是推广机械化收割,提高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等质量等级指标,有利于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同时也可提高粮食售价,增加农民收益;二是种植出来的小麦,按硬麦、软麦单收单存,分品种销售,以增加收益;三是做好收获前后的服务。收获时节及时向农户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收获后及时整晒,降低水分和杂质,防止生霉腐烂。

四、强化源头把关,加强指标监测。相关粮食收储企业要将质量监测关口前移,严格规范收粮,严把粮食入库关。对卫生指标不合格粮食,实行单收单存、技术处理和定向销售,防止卫生指标超标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上述的检测结果和建议,希望引起农民朋友和社会广泛关注,以帮助和引导我市粮油种植结构更优化,品质更优良,农民效益更优惠。

武汉市粮油食品中心检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