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会客厅”聚焦潜江:推动虾稻产业发展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农会客厅”聚焦潜江:推动虾稻产业发展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通讯员 成妍)12月22日,在2020年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上,潜江市副市长王绪军走进“三农会客厅”,畅谈潜江虾稻产业发展,共话乡村振兴。

“三农会客厅”聚焦潜江:推动虾稻产业发展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王绪军介绍道,早在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就在潜江召开,大力推广“虾稻共作”模式。经过潜江人民20多年风雨兼程、不懈奋斗,潜江“虾稻共作”已成为全国示范、行业标杆,可以称得上“有名气、有底气、有人气”。

潜江市首创的“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呈现了“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的田园写照,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有力保障了粮食产量。虾稻共作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提升了小龙虾和水稻产品品质,真正实现了以稻养虾、以虾促稻的生态循环,该模式减肥70%以上,减药80%以上,被农业农村部誉为现代农业的“革命性创举”。潜江建成高标准“虾稻共作”基地80万亩,其中万亩基地13个、千亩基地70个,亩平纯收益超过5000元。潜江荣获了“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等称号,带动全湖北省发展“虾稻共作”800万亩、全国1600余万亩。

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潜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虾—稻产业建成选育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旅游、冷链物流、电子商务、节会文化等于一体的链条完备的产业化格局。潜江成功创建了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首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市小龙虾加工企业达16家、加工能力35万吨、加工出口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在龙虾养殖、繁育、加工、餐饮技术上领衔发布了19项产业标准,其中国家级行业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9项。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近500亿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27.9亿元,蝉联全国龙虾区域品牌第一。

潜江市还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和四届虾稻产业博览会,节会文化享誉全国。虾—稻产业累计带动全市20万人就业增收,助力2万贫困户脱贫致富,特色产业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比率达100%。同时,大力实施虾—稻产业“走出去”战略,发挥潜江模式、技术、人才、物流等各方面优势,在外建成了从种养到精深加工、餐饮文化全程服务体系。目前,潜江在外从事虾—稻产业经营主体560个,在外直接建设初加工厂15个,建设交易网点200多个,在外技术服务人才超1500人。潜江市与全国19个地区和62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40个县市、100多家市场主体开展潜江龙虾品牌运营合作,逐渐形成了潜江虾—稻产业“总部经济”格局。

谈到如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王绪军表示,潜江将着力推动三个融合打造三个农业。推动“三效”融合打造质量农业,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产业规模,不断集聚优质要素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推动“三生”融合打造绿色农业,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同时,推动“三产”融合打造创新农业,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补齐产业基础短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