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武昌全力保障圆满收官“十三五” 阔步迈进“十四五”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武昌全力保障圆满收官“十三五” 阔步迈进“十四五”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武昌全力保障圆满收官“十三五” 阔步迈进“十四五”

12月29日,武昌区人大第十五届六次会议正式开幕,武昌区人民政府区长余松在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

余松表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即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面对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武昌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中央指导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动全社会力量,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武昌区始终坚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以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全面精准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回眸“十三五” 武昌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报告》显示,武昌区在2020年疫后重振的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取得重要进展,牢牢稳住发展底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坚强保障。

稳投资、促发展,疫后重振按下“加速键”。疫后经济运行反弹势头强劲,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6项指标增幅实现扭负转正。积极衔接争取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发行政府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76亿元。武汉长江中心、亘星国际等23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建设正式启动,绿地中心、武商梦时代广场等61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天风大厦、宜昌大厦等23个项目顺利竣工,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商贸文旅消费加快复苏,中南、徐东等重点商圈和户部巷、楚河汉街等特色街区客流大幅回升,“惠游湖北”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079万人次,黄鹤楼景区国庆期间热度全国第一。

优服务、增活力,营商环境打出“组合拳”。重点领域政务服务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申请营业执照、申领发票等事项实现“当日办结”,试行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即开工、新房交房即办证,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8845户,营商环境考核排名全市前列。狠抓惠企政策落地,减免区属国资房屋租金4322万元,兑现区级奖补资金1.5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批纾困资金73.2亿元,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48.3亿元。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有效提振企业在武昌投资信心,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成功落户,疫后首家持牌金融机构南洋商业银行武汉分行开业运营,签约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9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世界500强研发机构1家。

强功能、拓空间,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武车路、小龟山路等13条微循环道路,新增停车泊位2.2万个、充电桩5千个,全年完成区级城建投资92亿元。全力保障市级重点工程,“两湖”隧道东湖段开工建设,轨道交通5、11、12号线加快推进,8号线二期通车试运行。深入推进城区更新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8处,加装电梯50部。深化“三区两翼”格局,滨江核心区龙湖天街、地下环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华中金融城新增甲级商务楼宇空间15万平方米,武昌古城昙华林核心区全面开街。

提品质、树形象,城区面貌展现“高颜值”。狠抓市容环境整治,完成道路维修16.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8.8万平方米,高标准管控徐东大街、武珞路等重点路段门面招牌和户外广告。全区厨余垃圾日收运处理量达到67吨,垃圾分类设施实现全覆盖。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完成紫阳湖“大湖+”建设,新改建绿地22公顷,建成街头游园10个、林荫路10公里、绿道5公里。“一点一策”化解全区21个易渍水点位,实施雨污分流和混错接改造700处,全面启动水果湖、外沙湖和楚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海绵城市3.7平方公里。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上升16.3%。

补短板、强优势,民生福祉绘就“新画卷”。启动七医院和区公共卫生中心迁建项目,完成全区发热门诊“三区两通道”改造,组建流调、消杀等7支应急队伍,构建平战结合、多点触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新增普惠性幼儿园6所、学位1470个,成功举办实验中学、武汉中学百年校庆,陆家街中学改扩建加快推进,武昌教育影响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完成28家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居民买菜更放心、更舒心。新增城镇就业2.25万人。发放各类救助金1.41亿元。新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8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0个。落实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改革,人均年薪增长60%以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推进。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此外,武昌区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筑牢社会平安稳定防线。聚力打赢防汛排涝保卫战,组织3万余人次坚守大堤73个日夜;开展疫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聚焦“六清”任务全力打好扫黑除恶收官战;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2020年,武昌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

面向“十四五” 武昌加快步伐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历经极不平凡的2020年,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关重要。

会上,余松对于武昌区2021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强调武昌将全面加快疫后重振步伐,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引领,打造疫后高质量发展标杆

提升总部经济支撑力。坚持总部经济引领发展战略,设立区投资促进中心,构建“大招商”格局,统筹协调、整合共享招商资源和信息,实施产业招商、资本招商和平台招商。搭建总部企业产品配套和技术需求对接平台,就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抓好行业龙头企业、细分领域冠军培育。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本土民营企业和区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壮大数字经济新动力。大力支持院士经济发展,建立“武昌院士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中科武大·智谷建设,启动小洪山科学城产业园建设,统筹现有园区创孵空间存量。加大“新基建”项目规划布局,支持5G基站、数据中心建设,适度开放新建道路、公共空间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在武昌首发、首试。

加快产业融合步伐。加快金融之城建设,吸引外资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落户。做实金融沙龙等交流对接活动,搭建金融业与科技、文化、商贸产业创新融合平台,加快金融优势向实体经济传导。深化大黄鹤楼武昌古城历史风貌区建设,繁荣夜间文旅消费。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中南商圈、徐东商圈改造提升、集群发展。

为民筑城,打造精致城区建设标杆

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城区面貌,深化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计划,实施老旧建筑微改造、微修缮。推进基础设施攻坚,新建微循环路11条。启动武泰闸、月亮湾变电站和27.7公里电力通道建设。

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加快长江右岸重大项目布局,着力推进滨江商务核心区和武昌古城亮点片区建设,完成武汉长江中心、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项目正负零施工,滨江地下环路整体工程进度过半,编制华中音乐谷规划方案,推动武昌古城42项建设项目全面收尾。加速华中金融城建设运营。

推行卓越城市管理标准。实行市容市貌精致化管理,打造现代化城市综合管理江南标杆区。科学统筹市政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推进大型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建设、公厕星级改造和排污管网建设。完善智慧交通体系。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实施“添绿增彩”行动,新建绿道3公里、口袋公园3个,新增街头绿地1500平方米。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大型管涵清淤,实现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落实水岸同治、流域共治,完成水果湖、外沙湖、紫阳湖综合整治工程,确保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以上。全面落实长江禁捕长效监管。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健康优先,打造全方位安全保障标杆

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让健康保障更完善、更放心。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健全区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街道社区信息共享、协同处置机制,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措施,严防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大力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完善医联体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中医特色诊疗服务进社区,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强疫后城市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科普,倡导餐桌文明,提高全民文明素养。

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全面完成133处二次供水改造,保障供水饮水安全。夯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责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加强居民区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发展社区救援队伍,提高应急处置和保障水平。

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积案化解工作。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升级“平安城市”视频监控,新建60个“智慧平安小区”。推动扫黑除恶机制化常态化,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

普惠共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弘扬英雄城市文化。广泛开展抗疫精神宣传,讲好武昌抗疫故事。充分利用群众文化阵地,擦亮武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活动,抓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依托山水资源策划“一山一湖一赛”,探索开展城市越野、水上运动等特色赛事,打造1-2项具有全国较大影响力的文旅活动IP。

丰富优质公共服务。加大低收入、低技能群体和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540个。探索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区管校聘”。多渠道筹集公租房、大学毕业生保障房。

强化特殊群体保障。加强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群体救助,切实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新建一家500张床位养老服务中心,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支持社区型、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发展,推动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及康复中心。持续加强产业扶贫项目投入,新增一批消费扶贫场所,全面巩固对口扶贫成效。

综合施策,打造城区现代化治理标杆

加快智慧武昌建设。围绕“一网统管”目标,加快区级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推动公安、城管、交通、水务公共设施采集数据共享。加强智慧服务终端应用,精准推送便民服务事项和惠企政策,主动“替群众想事”、“帮企业办事”,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改革的获得感、认同感。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动人员、资源、资金下沉街道,落实街道、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充实社区治理力量,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活动。完善“微邻里”信息直通、服务上门机制,打造群众爱看管用的“网上议事厅”。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广泛开展宪法和民法典学习宣传。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巩固“去疴除弊、正风肃纪”活动成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懒政怠政行为。坚持廉洁从政,切实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余松表示,“十四五”期间,武昌区人民政府将把抓落实作为第一要务,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昂扬斗志,群策群力,埋头苦干,确保规划变计划、计划变项目、项目变现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通讯员 吴迪 况昕昀 卢云成 李敏杰 刁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