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救命水”给4000亩农田“解渴”

引来“救命水”给4000亩农田“解渴”

“来水咯,来水咯。”8月19日一大早,潜江市竹根滩镇杨林口泵站的工作人员关洪茂就高兴地嚷起来。

据关洪茂介绍,杨林口泵站主要功能是从汉南河提水至竹根滩电排河,为该镇左桥片区4000多亩水田进行灌溉。而因为天气持续高热,水源补给成了大难题。从7月28日到现在,泵站已经满负荷运转了500个小时。

“眼看着汉南河水位越来越低,我们心里都着急。还好上游水库放水,水位慢慢涨了起来。” 关洪茂指着泵站下一处水面表示,昨天还能看得到横梁,现在终于看不到了。

水位起来了,关洪茂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水稻种植户游义军也舒了口气。

“我今年40亩水稻,当前正值灌浆期,这样大旱天气,要是补水不足,田里水稻不说减产了,绝收都是有可能的。昨晚村里通知说上游来水了,我高兴坏了。”游义军说。

汉南河流域水利管理站站长徐洪波表示,今年旱情严重,该镇左桥片区4000多亩水田几乎到了无水可取的地步。

旱情连着民情,8月18日长江委发布调度令,调度丹江口水库于8月19日至22日向汉江中下游供水,初步测算,未来4天将增加发电量1920万千瓦时,为汉江中下游补水约1.31亿立方米。

眼下,“救命水”来了,农田“解渴”在望。“今天泽口闸流量达到了每秒20立方米。”徐洪波告诉记者,而就在前一天,泽口闸流量仅为每秒2立方米。

今年长江进入主汛期后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面对此轮重大旱情,潜江市水利和湖泊局科学调度保水源,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调度,通过及时加大兴隆闸流量,抬高田关河、兴隆河水位,启用老新泵站、刘桥电灌站提水灌溉等措施,有力保障全市水源供应。与此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协调,主动引水,为抗旱提供可靠水源支撑,满足农业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在刘桥泵站,汩汩的水流带来丰收的希望。“在上游开闸放水后,今天我们又增加了3台机组,全力抢水提灌。”站长王华向记者介绍,刘桥泵站从汉南河补水至百里长渠和县河,保障园林街道、泰丰街道、杨市街道,总口管理区及渔洋镇农田灌溉用水。自从3日正式开泵以来,截至目前,已运行2100台时,累计提水1200万立方米。(通讯员成妍)

潜江运粮湖管理区:全力抗灾 保产保收

面对今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的高温灾害性天气,运粮湖管理区农技人员践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全方位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一手抓调水抗旱,一手抓田间管理,农业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引来“救命水”给4000亩农田“解渴”

8月初运粮河水位达到2.8米,为应对干旱有效蓄水保水,运粮湖管理区检修4台提水泵,在总干渠开挖引水道,高口提灌站每秒提水流量达到了3.5立方米。8月15日,该区向市抗旱服务队借调2台出水口径50厘米水泵,提水量升到每秒4.5立方米。目前5台出水口径50厘米、1台出水口径90厘米水泵连续10天24小时不停地提水,共引水400万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全区农田用水需求。

引来“救命水”给4000亩农田“解渴”

与此同时,该区严格落实农田应对灾害性气候的详细措施,会同市植保站专家,冒酷暑顶烈日对水稻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分类、分田块进行巡查。目前水稻大部分生长较好,病虫害发生中等偏轻,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主要病虫害均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针对少数田块存在的生育期偏迟、灌水不合理、密度不合适、施肥不足和病虫害防控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及时发布了《农业科技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引导农户加强肥水管理,坚持抓好病虫害防控。”该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说。

(通讯员刘琼艳 石松 刘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