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举办惠民文化活动超1500场 十年来武汉A级景区增至52家

每年举办惠民文化活动超1500场 十年来武汉A级景区增至52家

原标题:每年举办惠民文化活动超1500场,十年来武汉A级景区从23家增至52家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近日,在“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七场现场,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敏以“奋力打造文化繁荣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为主题讲述武汉文旅这十年发展成就。肖敏介绍,这十年,武汉文化和旅游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12分钟文化圈不断完善,市民在家门口触手可及“诗与远方”。同时,文旅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

每年举办惠民文化活动超1500场

武汉拥有京剧院、汉剧院、楚剧院、人民艺术剧院等8家专业文艺院团,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十年来,创作了汉派优秀文艺作品127部。

武汉是汉剧发源发展成熟之地,全国五大戏曲剧种纷纷来此交流切磋,武汉成为全国闻名的“戏码头”。

十年来,武汉扶持发展舞台艺术名家工作室37家,培养骨干尖子人才253名,培育艺术新星40名,“顶碗皇后”夏菊花被党中央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这十年,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12分钟文化圈不断完善,市民在家门口触手可及“诗与远方”。市、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推进建设武汉图书馆新馆等一批市级重大文化设施。目前,全市有15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其中各有11个为国家一级馆。拥有以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为代表的剧院、剧场144个。

十年来,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惠民文化演出‘五进’”“送戏下乡”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每年举办各类惠民文化活动1500场次以上。

报告会现场 (李永刚摄)

现有各类博物馆126家

肖敏介绍,十年来,考古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盘龙城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900余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较2012年分别增长76%和37%。武汉市为牵头城市的“万里茶道”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十年来,新增江汉关博物馆、长江文明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市属博物馆以及横渡长江博物馆、桥梁博物馆、建筑博物馆等行业和民办博物馆65家,武汉地区现有各类博物馆126家。

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达到新高度。截至目前,武汉市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5项,其中,国家级19项;汉绣、武汉木雕船模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30人,其中,国家级18人。

A级景区从23家增至52家

肖敏介绍,十年来,文旅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截止2021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972家,实现营业收入2545.2亿元,同比增长21.3%。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2家,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行社企业数量由288家增加到目前的478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从23家增至52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从1家增至3家。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持续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康养旅游等引领休闲度假新潮。

十年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催生旅游演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江汉路步行街、江汉朝宗旅游景区、楚河汉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知音号、长江灯光秀成为城市名片。2019年,武汉市接待游客3.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74.3亿元,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和第4位。

近年来,武汉市努力助企纾困出实招,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提振信心,企稳向好。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2.7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20.84亿元。其中,乡村休闲游综合收入148.45亿元,同比增长18.12%。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