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肩扛“长枪短炮”,乐此不疲地做着同一件事——用镜头拍摄武汉。
为了寻找武汉“金光穿洞”的奇景,他们寻遍大小桥梁,发现墨水湖大桥的十九孔桥比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更震撼。
《金光穿洞》,武汉墨水湖大桥十九孔桥金光穿洞奇景,令人惊喜。杨建英 摄
为了拍日出、拍云霞、拍星空,他们早出晚归,为遇到难得一见的奇观而开心,为错过转瞬即逝的美景而懊恼……
他们用热爱,定格最美的武汉。他们的作品,结集成为《拍了拍武汉》。
《白鹭向阳》,秋收时节,新洲区仓埠街处处喜丰收,白鹭一路欢歌,向着太阳飞去。城市摄影队龚建国 摄
10月18日至23日,作为展示武汉城市形象的摄影书籍,《拍了拍武汉》亮相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第74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向世界展示武汉风姿。
2020年7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发起成立公益摄影团队——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目前已会聚武汉5000多名城市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大家同拍武汉大片,发现城市秘境,传播武汉之美。
2021年底,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与武汉国际传播工作室从他们拍摄的数千幅作品中精选200多幅,编著出品摄影集《拍了拍武汉》,用这些唯美的照片带您发现身边的远方,阅读新时代的武汉。
摄影集分为“母亲河边一座城”“生长于斯”“看见不一样的城市”“看得见的乡愁”四个部分,运用镜头语言,呈现了武汉独特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以及人与城市的情感。
《鸟瞰古城》,朝阳喷薄而出,一群飞鸟正掠过黄鹤楼,尽显武昌古城的静谧。城市摄影队汪常青 摄
摄影师汪常青创作的《鸟瞰古城》,为了捕捉到朝阳、黄鹤楼、高铁、飞鸟同框的最佳构图,从夏天一直追拍到冬天。夏天阳光强烈,黄鹤楼只有剪影,色彩出不来。那段时间,他疯狂地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在同一地点反复拍摄,终于在一个晴朗冬日的早晨,收获了自己最满意的画面。
《寻味户部巷》,味好不怕巷子深,四方宾客慕名而来。城市摄影队吴伟 摄
摄影师吴伟创作的《寻味户部巷》,用无人机高处视角,呈现这条著名汉味美食街的古色古香、味好不怕巷子深的“江湖地位”。他说:“户部巷很拥挤,不容易出大景,站在地面拍也拍不出好图。我在外围尝试飞无人机,结果发现画面还不错。”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主编金思柳说:“摄影最重要的是发现,摄影师们用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创造出美好的作品,让人一眼就能看见武汉这座城市的景象。《拍了拍武汉》在德国展出,是城市摄影队的荣誉,也是我们迈向国际的一大步,让世界范围的读者通过摄影这件最能打动人心的利器,在短时间内认识武汉、了解武汉。我们珍惜每一次能对外展示的机会,让城市摄影师的镜头语言更具有世界镜头语言的表现力,从更加国际化的维度去表达和创作,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武汉故事。”
《水上森林别样红》,深秋时节的涨渡湖,林间静谧,水杉红艳,好生态引来白鹭栖息。城市摄影队邱新明 摄
《东湖边的吉他声》,东湖边,夕阳下,弹着吉他唱着歌的年轻人,时间仿佛在此停驻,岁月静好。城市摄影队曾院平 摄
《精灵》,蔡甸区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万鸟翱翔。城市摄影队史伟 摄
《浪漫日出》,清晨五点半,东湖凌波门有不少来看日出的大学生。城市摄影队方健 摄
《花下美味》,坐在樱花树下和朋友小聚,春光明媚,头上繁花似锦,身边良友佳人,酒不醉人人自醉。城市摄影队徐勤 摄
长江南岸嘴上空的奇幻天象。城市摄影队方健 摄
《孤独又灿烂的树》,武昌江滩,这棵孤独又灿烂的树成为“武汉的网红树”。有情侣穿上火红的“情侣装”来打卡,也成为一道风景。城市摄影队唐歌 摄
《绿意盎然》,东湖绿道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密不可分,成为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出处。城市摄影队邓红武 摄
《破浪前行》,长江靠近军山大桥一段江中绿洲上,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茶花盛开着,绝美壮观,好似一艘破浪前行巨轮的船头。城市摄影队陈亮 摄
《速度赛马》,2021中国·武汉速度赛马公开赛,骑手们骑着赛马驰骋赛场。城市摄影队张洪安 摄
《天兴洲上镶翡翠》,长江水位下降,枯水季的天兴洲露出沙滩,江水仿佛是镶在沙洲上的翡翠。城市摄影队聂国祥 摄
《相守》,黄鹤楼和晴川阁隔江相望。城市摄影队周汉华 摄
《晨光樱花》。城市摄影队赵广亮 摄
《湿地如画》,蔡甸区桐湖省级湿地公园内,数万平方米的蓼花进入盛花期,红白相间的花穗密集盛开,犹如粉色的花毯铺满河滩。城市摄影队靳进 摄
《坐着火车看丰收》,丰收的季节,游客坐着小火车进入稻田游玩,近距离感受“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腰”。城市摄影队蓝江桥 摄
《射门》,武汉塔子湖全民健身体育中心,足球小将们拼搏的英姿。城市摄影队张斌 摄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