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变 武汉城市管理“进化论”

十年之变 武汉城市管理“进化论”

大江大湖,白云黄鹤,大城在复兴。

于武汉而言,过去十年,跌宕磅礴,每天不一样。

国家中心城市征途从起步到加速,“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大武汉”迈向“强武汉”,曾站在军运会的风口迎接世界,也曾因为新冠疫情按下暂停键,经过逆行、驰援、重启、加速发展后的武汉,城市烟火依旧,城市面貌极大变化。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武汉城市管理部门以武汉人民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城市管理不断思考、不断进取,不断改进,不断追求的过程,也是武汉城市管理理念和方法持续“进化”的十年。

如果说,十年前启动“城管革命”彻底丢掉“大县城”帽子。那么近五年,武汉城管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等重要指示精神,以“精细化管理”为舵,以“721工作法”为帆,下足“绣花”功夫做细城市管理,让武汉市容脱胎换骨,让市民生活越来越便利,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大城细管 从精细到幸福

何谓下绣花功夫?

“特别精细、特别精致、特别精准、特别精确”,武汉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要求,比精细化更进一步,要求更高、标准更高。

在武汉,“绣花功夫”的内涵也在不断丰满:

全面推行“精致环卫”,提升精细化管理标准,落实“严规30条”;

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垃圾分类覆盖范围;

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二类以上公共厕所500余座,全市环卫公厕数量达到1355座;

优化调整全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设施布局,建成“5 焚烧、2 协同、2 填埋、4生物”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新格局;

打造顶级城市景观“长江灯光秀”,彰显了武汉美丽天际线,极大提升了夜间城市形象,成为武汉独特的城市名片;

强力开展“双百”工作,制定示范片区场景化考评标准、达标整治点位考评标准,推进各区开展105个示范片区创建、108个问题集中点位达标整治;

……

如今的武汉平整洁净的人行道和公园绿地“无缝衔接”;街边公园随处可见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公厕,既智能又干净;路边的配电箱纷纷披上彩绘“新衣”;马路上的井盖特色鲜明;地铁口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商业区的店铺热闹有序;抬头看,不再有大幅的广告遮住城市天际线;两江四岸的灯光秀与江水、桥梁联动辉映,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道路破损随手上传,及时解决;开车高峰时段不见渣土车呼啸而过;夜晚也无噪音干扰美梦……

城市不需要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需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这似乎是武汉近年来市容对比最贴切的比喻。

在市民眼里,大武汉之美,不止于大江大湖的自然之美,更是高水平精细化城市管理管出来的美好家园。

大城智管 更精准更安全

数治城管,智慧江城。

如果说,市容的改变市民看在眼里,那智慧城管对城市的改变,则属于潜移默化。

在江城的许多出土工地和停保场都有一双双“慧眼”,时刻关注着建筑垃圾运输车的净车密闭情况。此外,运输渣土的车辆运行轨迹也在掌握之中,哪个工地能出土,哪个工地不能出土,也可一目了然;城管执法告别手开单,还可进行“非现场执法”……

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有机对接城市“一网统管”,智慧城管系统全面运行,公共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加快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管理手段由人工向智能、管理节点由末端向前端的三大跨越,创新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的“数治+智治+共治”智慧大城管新模式。

搭建民意云“一网汇聚”,集12319城管热线、群众信访、第三方巡查上报等14种民意收集渠道,聚民情民意,各区投诉办理量、问题类型、时段、满意率排名等信息清晰可见,并可按照周、月、年三个时间周期一键生成报告;

执法案件“一网通办”,执法过程全程可追溯,并实现执法人员和协管员实时定位和在线指挥,并在全国城管系统首创现场执法扫码缴纳罚款模式;

实现监督考核“一网统考”,工作与考核同步进行,实现问题一屏显示、自动推送,考核过程实时可见、整改结果一目了然、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一网统管”治“违”治“危”,对各类违法事件和设施实施在线监控、前端感知和数据整合,精准服务日常工作;

此外,还建立查违控、户外广告、景观亮化、建筑垃圾、桥隧燃气等 15 个业务系统,城管重点业务工作基本实现智能监管。

以大家最为关注的桥梁安全和燃气安全为例,全市785座桥梁 建立“一桥一档”电子化户籍式管理,57.8%已完成智慧系统建设并接入平台。全市150万只燃气钢瓶可实现全天候在线监管,燃气事故应急处置率100%。

目前,武汉城市管理智慧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居全国前列。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和综合集成门户系统,实现资源高度整合和数据共享。

“数据武汉城市精细化管理”获全国“数字政府十佳创新案例”奖,“科技赋能城管执法三项制度”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并入选全国示范候选名单。

大城严管 用心搭建顶层设计

一座好的城市,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管的前提,是方向指引、制度建设。

高站位。武汉市委、市政府成立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主任,提要求,定任务。

紧抓顶层设计。“大城管”考评机制实现检查全覆盖,基本形成考评“指挥棒”推进城市管理责任落实和市容环境改善的“大城管”格局。优化以“路长制”为抓手的基层治理机制,坚持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社区为单元、路为重点,建立完善“1+2+N”(路长+店长、楼长+共治力量)路长制互动共治管理模式。

聚焦制度建设,法治保障日趋健全。发布《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印发《武汉市“精致环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精致环卫“严规”30条》,对城市道路清扫、城市家具保洁、垃圾处理等,作出具体指导和量化。及时修订《武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武汉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指引》《武汉市招牌标识设置规范》,出台《户外广告招牌规范提质工作导则》等,提升管理标准。对城市户外广告牌、电子屏、立柱广告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亮出城市天际线;《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条例》颁布施行,补齐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短板……

涉及城市综合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桥隧安全管理、燃气管理条例和垃圾分类、户外广告、景观照明、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等法规规章等多方面;

同时,推动井盖、公厕管理等政府规章立法调研项目;组织外立面管理办法制定,及时修订执法流程和自由裁量基准,法治支撑不断强化。创新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制定权力清单,明确城管执法边界,推进管理职责下放和执法队伍下沉。探索创新城管司法协作、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新式制服和标识更新;创新执法管理方式,推行集约式执法、“非现场”执法模式,实行执法办案平台监管,强化“五要”(要敬礼、要亮证、要宣传、要纠违、要依法)、“五不要”(不越权、不粗暴、不随意没收物品、不发生肢体冲突、不产生负面影响)执法要求,城管执法效能、队伍形象大幅提升。

大城众管 责任共建美好家园

“人民城管为人民”,只要人民需要,城管人随时挺身而出,逆向而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城管战线全面出动、主动担当:

连轴转参与方舱医院建设,在运送物资、现场床铺、厕所布置、涉疫垃圾处理等。共计设置方舱医院移动公厕1673座,日均协同处置涉疫垃圾60余吨、规范处置废弃口罩32万余只、消杀面积300余万平方米;近3000名环卫工人主动请战,进入方舱医院、隔离点从事清扫保洁、医废收运及公厕清掏等工作,为“武汉保卫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组建“1+N”支突击队,开展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周边整治及燃气安全保供等工作,确保疫情最严重阶段全市保持街净巷洁、桥固气安、秩序井然。

省、市主要领导多次肯定疫情期间武汉街道干干净净、天际线清清爽爽,全系统33个单位和个人受到国家、住建部和省、市表彰。

回到本职工作,武汉城管各部门的努力,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的新诠释。

因而,城市治理的“大蓝图”与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同频共振,才能实现幸福武汉。

首先,从改善城管刻板印象开始,大力宣传武汉城管“柔性执法”模式,引发全国关注,专家点赞武汉城管“柔性执法”模式。“练摊执法”经本地媒体“曝光”后,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持续关注、人民日报连续刊发评论,极大提升了城管队伍形象。

评选“城管之星”“城管先锋”,让市民了解城管。通过“百万大学生走进城管”“百万市民接力城管”“百万粉丝参与城管”系列活动,让市民“加入”城管。目前,“武汉城管”微博拥有粉丝209万,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123万,抖音粉丝6.3万。《城管聊天室》、《城管时间》、《城管咵街》等电视、网络专栏,对城管工作进行详细报道,让市民了解城管、走进城管,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2018年8月8日,“武汉城管随手拍”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市民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反映身边的城市环境问题、查看问题处理进度和完成情况,实现全程互动,开创了城市治理新模式。

2021年武汉城管出台“随手拍”奖励办法,一年间,“随手拍”平台全市实名注册14525人,共受理市民随手拍上报问题1252991件,审核后有效举报1070950件。

大城新貌 武汉将走向更远的未来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十年奋进,刻进武汉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也刻进群众的赞美与自豪里:“我们武汉真是越来越漂亮了,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奋斗并未止步。2021年4月,武汉启动“净、平、明、绿、美、齐、优”七大目标,系统提升环境品质,塑造靓丽城市形象,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城市精细化水平,做到“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今年4月7日,武汉市启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行动,提出到2024年,通过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刻画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气质”,让城市更有暖意、惬意、诗意,打造人民满意的美丽武汉,使武汉的城市环境品质达到国内一流。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武汉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阔步迈进。

江城更宜居,唯有“绣花功”,武汉城管各部门将坚持一流标准,凸显武汉特色,持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城市管理的“硬核”能量,助力武汉走向更远的未来。(通讯员 武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