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为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打下基础

曾侯乙编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为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打下基础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7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孙夏)17日从湖北省博物馆获悉,国家档案局近日公布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包括随州曾侯乙编钟在内的全国5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距今约24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出土青铜编钟,是全球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国务院禁止出境的一级文物。

曾侯乙编钟分三层悬挂,分为八组,共65件,共有铭文3755字(包括钟体铭文2828字,挂件铭文740字,钟架横梁刻文187字),其主要内容是音乐文献。

40多年来,国际学界围绕曾侯乙编钟及铭文发现开展持续研究,涉及考古、历史、冶金铸造、物理声学、天文、古文字、化学、音乐、传播、教育等。曾侯乙编钟及其铭文、音响的研究,也是中国音乐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至今有五百余篇文献对曾侯乙编钟进行专题或相关研究。

曾侯乙编钟部分铭文。

曾侯乙编钟部分铭文。

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则频频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交流“金色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6亿多人通过各种途径领略了《编钟乐舞》视觉盛宴。

考古、音乐、艺术界多位“大咖”以专家意见形式,诠释了曾侯乙编钟重要的文献价值。曾侯乙编钟铭文是目前所见唯一的中国先秦宫廷乐律文献,铭文记载了当时的乐音体系及其乐音间的关系,体现了丰富的、严密的乐律学知识体系,是先秦宫廷音乐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这些先秦官方乐律文献为中国出土金文中所仅见,所记录的28个律名有三分之二在典籍中失传。

曾侯乙编钟是实用乐器,至今可以演奏,音响完好保存了当时的乐音信息,音高稳定,音域宽广,体系宏大。作为档案文献的载体,其铭文与音响互通互证,记录了约2400年前中国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曾侯乙编钟铭文与乐音信息,二者共存一体,构成了迄今所知公元前5世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有声文献,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

曾侯乙编钟的铭文与乐音信息蕴含了丰富的音乐数理关系,是“轴心时代”人类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见证,在世界音乐史、科技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曾侯乙编钟部分铭文。

曾侯乙编钟部分铭文。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曾侯乙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古代青铜铸造技艺的巅峰。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湖北随州,在商周时期是中原王朝的“南土”。编钟铭文记录了曾、周、楚、晋、齐、申等国的律名,涉及长江、黄河流域的多个诸侯国,涵盖地域广泛,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例证。

湖北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曾侯乙编钟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下一步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打下基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世界意义的项目,有望被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遴选,向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或国际名录提名。“世界记忆项目”(MoW)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发起的,旨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利用,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2000年始,国家档案局建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组织申报评选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5批申报和评选,19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些珍贵档案文献以名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对于珍贵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宣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建立,为我国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提供了资源储备。目前,我国已有13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4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