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菜地”让房前屋后的菜园变草坪花园

“共享菜地”让房前屋后的菜园变草坪花园

14日,气温突降。黄陂区罗汉寺街白塘村茨林罗湾村民王传汉早早起床,查看自己房前种的月季、仙人掌有没有挨冻,再步行到十米外的“共享菜地”,摘下一把香菜准备涮火锅。“每天都这样转转,又锻炼了身体,又有新鲜菜吃,不晓得几舒服。”

白塘村村民王传汉正在查看共享菜地里蔬菜的长势。 见习记者郭淞冰 摄

王传汉的“舒服生活”,得益于白塘村“共享菜地”的投用。

这片“共享菜地”位于木兰大道沿线,紧邻白塘村口,占地共10亩,由两块菜地与一片水塘组成。菜地里,由田间水沟划分条块,每户可耕种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目前能满足185户常住户的耕种需求。“我家有三大块地,家里四口人,菜长起来根本吃不完。”王传汉说。

白塘村村委会书记吴海军介绍,白塘村是撤并村湾集中还建而来,村民们虽然住上了统一建造“小别墅”,但依然保留着耕种习惯。早期入住时,不少村民把房前屋后当成菜园,气味不太好也影响环境美观。

白塘村。 通讯员周昌玲 供图

去年,白塘村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白塘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入户上门等多种方式,多渠道了解村民诉求。

“家门口的菜地影响居住环境。”“能不能装个充电桩,电动车进家门不方便。”村民议事会上,村民代表畅所欲言。随后,白塘村迅速将集中耕种、集中晾晒、增加电动车充电桩等事项纳入实施项目清单,并启动改造。

集中晾晒区、电动车充电桩都可以在小区内找到位置。但是大块的集中耕种的土地哪里来呢?吴海军犯了难。

“共建美好家园,我们也想出一份力。”武汉老来乐老年公寓的罗连松找了过来。罗连松是土生土长的茨林罗湾人,2009年回到茨林罗湾创业,创办老年公寓,并在周边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得知白塘村准备给村民开辟一块“共享菜地”的想法后,便主动联系村委会,将距白塘村较近的8亩土地捐了出来。老来乐老年公寓的员工罗秋运也将自家的2亩水塘捐出,作为村民种菜的取水点。

土地有了,村民们自发投工投劳,参与到土地平整、道路硬化等工作中,将菜地条块划分明确,还在水塘旁装了两处台阶,方便村民取水。“共享菜地”于上个月改造完成。

白塘村村口荒地变成村民们的“共享菜地”。 通讯员周昌玲 供图

“共享菜地”建成后,村民们以户为单位分到了耕种区域。“没事去菜地转转,既锻炼身体,又能享受到耕种的乐趣。”74岁的村民梅世明说。村民们有了集中种菜的地方,房前屋后又变回了草坪。爱收拾的村民,还给房前种上了玫瑰、橘树和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