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校门牌坊“未解之谜”有了权威回应

武汉大学校门牌坊“未解之谜”有了权威回应

原标题:武汉大学校门牌坊“未解之谜”有了权威回应

武汉大学至今有过4座“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即1935年街道口木牌坊、1936年街道口水泥牌坊、1993年八一路牌坊、2013年八一路牌坊,其中1935年牌坊和1993年牌坊已不存。1993年牌坊和2013年牌坊校名书写者明确,为著名书画家曹立庵先生,而1935年牌坊和1936年牌坊的校名书写者一直众说纷纭,有十多种说法。随着新书《珞珈黉(hóng)宫: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出版,这个疑问有了权威解释:“至今也没有一个证据确凿、令人信服的准确答案,可以说已基本不可考。”

《珞珈黉宫: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为全国最美大学留下一段宝贵历史记忆

10月14日,由武汉出版社出版的《珞珈黉宫——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新书首发式在武汉中心书城举行,该书编写单位、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席彩云介绍,历经近百年风雨沧桑,武汉大学大部分早期校园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大量有关这批近代建筑的珍贵历史照片、文书档案与建筑图纸也保留了下来。武汉大学档案馆依托馆内珍藏的各类历史档案、建筑图纸、报刊资料,以及若干当事人的回忆录等基本史料,组织编写《珞珈黉宫——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一书,以求为这所全国最美大学留下一段宝贵的历史记忆。

《珞珈黉宫》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篇“珞珈建校”包括“试选珞珈胜处”与“安置百亩宫室”两个篇章,记述武汉大学自1928年起大规模的新校舍建设的历史,下篇“黉宫胜景”包括“国之文物”与“珞珈拾遗”两个篇章,对武大在20世纪30—50年代陆续建成的诸多早期历史建筑逐一详细介绍。

《珞珈黉宫: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群》内页。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该书撰稿人是熟悉武汉大学校史的吴骁和刘文祥老师。两位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从荒山到“黉宫”的建设过程娓娓道来。透过文字,读者可以穿越百年的时光,来到当时还是荒山的落驾山(后改名为“珞珈山”),看着在历经土地征购波折、迁坟风波、经费困难等事件后,一栋栋恢宏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武大师生为抗战奔走疾呼,军政要员或文化名人在武大校园发表演讲或从事与抗战有关的其他活动。

时至今日,在武汉大学历史上先后存在过的4座“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中,目前尚存1936年建于街道口的老牌坊与2013年在武大正门重建的新牌坊这两座。前者饱经沧桑数十载,最终于2001年入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80多年的历史。后者与前者样式相仿,只是尺寸与装饰略有差异,以崭新的姿态成为武汉大学的地标性建筑。这一新一旧两座牌坊,空间距离不过数百米,在时间维度上却跨越了近80年,见证了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沧桑变迁。

书画家曹立庵于1983年重新题写1936年牌坊

随着武大校园近年成为文旅网红校园,公众对武大校门牌坊的关注热情高涨,一些民间说法不胫而走,意见不一。对此,《珞珈黉宫》用了一个章节,以严谨的表述讲清了武大校门牌坊的前世今生。

书中介绍,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始建于1935年春,初为木结构,由缪恩钊、沈中清设计,是一座三间单檐庑殿顶牌楼,油漆彩画甚是别致。牌坊正反两面的横幅上,均书有“国立武汉大学”的六字校名。这座木牌坊在建成仅一年左右之时,于1936年4月21日毁于一场大风。

1935年建成的武汉大学街道口木牌坊。

1936年夏,校方在街道口木牌坊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牌坊,这一次以钢筋水泥材质保障牌坊的坚固持久。这座新牌坊仍由缪恩钊、沈中清二人设计,改用四柱冲天式,造型较为朴素敦实。牌坊背面的文字,换成了由时任武大中文系主任刘赜教授手书的小篆体“文法理工农医”六字,标示了武汉大学在当时所追求的理想办学格局与学科结构。

1936年建成的水泥材质街道口武大牌坊。

最初,在武昌郊外建设的武大珞珈山新校址没有任何围墙。数十年后,随着武汉城市发展与市区的不断扩展,原本处在郊区的武汉大学校园逐渐与武昌城区连成一片。1936年建成的街道口牌坊一直在校园范围之外,时日一久,便逐渐被包围和淹没在熙熙攘攘、喧嚣嘈杂的闹市之中,而真正进入武汉大学校界之处,却只有一座非常简易的校门。

1936年建成的武大牌坊如今被包围在武汉闹市中。

1991年底,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向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了捐款修建新校门的倡议,经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决定还是仿照街道口老牌坊的基本样式进行修建。该牌坊1992年底动工,1993年9月落成,位于八一路与珞珈山路的交会处。其大小与街道口老牌坊基本一致,只是柱底夹杆石造型有所不同,并增加了一些装饰图案。牌坊两侧的门房,以1990年落成的人文科学馆塔楼为原型设计而成。

将近20年后,为改善武汉大学正门周边的环境与交通条件,武汉市政府决定在武大文理学部与信息学部之间的八一路沿线修建一条地下通道,并将路面改为绿化广场,使两个校区连为一体。武汉大学遂于2012年10月将八一路校门牌坊拆除。2013年9月,在这座被拆除的牌坊旧址以北约10米处,武汉大学历史上的第四座校门牌坊正式落成,其造型与1993年建成的第三座牌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尺寸略有放大。

2013年建成的八一路武大牌坊。

武大档案馆负责人说,长期以来,关于“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上的这六字校名究竟是何人所题,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并且众说纷纭的一大热门话题,甚至总共有过蒋介石、汪精卫、谭延闿、于右任、王世杰、闻一多、刘永济、萧君绛、郭霖、曹立庵以及摘录颜真卿字帖等十多种说法。然而,以上的每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足以证实之。

在一些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1935年在街道口建成的木牌坊与1936年在同一地点建成的水泥牌坊,其中的“国立武汉大学”校名字体是不一样的,原因在于1936年牌坊上的校名字体曾替换过,到了1983年校方决定恢复其历史旧观之时,因之前被覆盖的30年代的旧有字迹已无法恢复,于是便特别邀请了著名书画家曹立庵先生重新题写了“国立武汉大学”六字。也就是说今天还能看到的1936年牌坊,其上的校名是1983年曹立庵先生重新题写的,1936年建成时的校名题写者不可考。

1993年和2013年,武汉大学两次在八一路边复建校门牌坊,其中的“国立武汉大学”校名字迹,均是由1983年曹立庵为街道口的老牌坊重新题写的字迹直接复制并沿袭而来。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蔡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