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武汉:黄孝河、机场河碧波清流重现
净水厂上建公园、河道边上绿如茵、降雨天气不积涝、污水脏水没踪影……在湖北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稳定运行一年有余,越来越多市民享受到这项生态工程带来的绿色福利。
图为武汉机场河明渠岸线修整及景观绿化工程。新华网发 曾子聪摄
摊开武汉地图,黄孝河、机场河呈倒“人”字形,依次流经江岸、江汉、硚口、东西湖4个行政区,经府河汇入长江。
两条河流曾是武汉汉口主城区的重要河道,但随着城市发展,河道逐渐变成“龙须沟”,后来又成为半明半暗的“排水渠”,自净能力丧失,黑臭问题凸显。
治理迫在眉睫,困难也接踵而来——黑臭在水里,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怎样系统施治,是这项工程面临的挑战。
据介绍,在武汉市汉口地区,目前仅有的几个小型湖泊基本没有调蓄和削峰的空间。黄孝河、机场河横跨汉口4个行政区,覆盖约256万人口,承担着126平方公里主城区的行洪排涝功能。
这意味着,为避免雨天城市渍水,就得要想方设法,让雨水迅速从黄孝河、机场河这两个通道流走,但这又会带来污水溢流的问题。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黄孝河、机场河管网系统不完善,雨污混流严重。而汉口老城区人口密度大、管网改造难度大,且合流区中有大量的历史风貌街区,受场地条件及相关保护条例限制,无法实施雨污分流。
即便在雨污分流区,溢流污染风险依然存在。研究表明,初期雨水也是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由市政管网排入水体,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可想而知。
另外,黄孝河、机场河流域内管网坡度平缓,易导致管网内污染物淤积,下雨时,随着管网流速增大,污染物便会经雨水冲刷出箱涵,进入河道。
图为武汉常青公园CSO调蓄池。新华网发 曾子聪摄
一道道难题亟需破解,武汉水务人“摸着石头过河”。
2018年以前,武汉启动了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通过“靶向治理”,新建钢坝和截污闸等,重点解决了流域内旱季污水溢流导致的晴天黑臭问题。
虽然初有成效,但是远远不够。中建武汉黄孝河机场河项目公司副书记胡刚说:“为实现系统、深入治理,2018年,武汉启动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包括晴天全截污、雨天控溢流、汛期治洪涝、运维智能化4大目标,共计21个子项工程。项目已于2022年8月投入运营。”
在常青公园的地下,隐藏着一座10万立方米的调蓄池,缓解了机场河令人困扰的“小雨小溢、大雨大溢”难题。这些调蓄池就好比“超级水库”,暴雨时,能敞开“肚皮”快速收集过载雨水;干旱时,能对河流补水,减少河流干枯。
在黄孝河箱涵与明渠衔接处,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宛如“吸浊扬清”的铁肺,为城市排水管网注入绿色动力。据了解,净水厂能将暗涵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Ⅳ类,既可作为景观回用水,也可作为黄孝河明渠的生态补水。
图为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新华网发 曾子聪摄
轻点鼠标,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流域上游有无渍水、河道有无漫滩、泵站是否还有抽排余量等情况……随着二期项目建成,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平台也运转了起来。
据了解,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涉及污水处理厂、排涝泵站、污水泵站等63个厂站设施,分属9家权属单位,运行数据汇总难,调度协调难度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武汉市水务局制定了《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调度预案》,通过搭建流域级水环境智慧管控平台,实现科学预警和精细调度。
胡刚介绍,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投用以来,两条河流不仅实现水质大幅提升,而且可将流域排涝能力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水是武汉独特而珍贵的自然禀赋,武汉水务人将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让市民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日常。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