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力争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再跨两个万亿台阶

湖北力争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再跨两个万亿台阶

原标题: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力争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再跨两个万亿台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武汉报道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介绍。

湖北是中部大省,2023年,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03.63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且经济增速逐季度提升,全年增长6%,增幅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湖北GDP同比增长6.1%,保持了高于全国、领先中部的良好势头。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在会上指出,湖北明确了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以及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五个功能定位,就是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这是战略支点的责任所在,也是我们要努力的重点方向。”

王忠林表示,要巩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再跨越两个万亿台阶。

构筑科技创新“四梁八柱”

湖北是科教大省,近五年来,湖北每年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都居全国前5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也从37%上升到65%。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持之以恒抓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创新实力不断提升。”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表示,湖北立柱架梁,构建科技力量矩阵,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建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高水平科技力量矩阵,构筑了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去年,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全国首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等一批重大科创成果在湖北诞生。

邵新宇介绍,湖北聚力攻关,加速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了电磁能、类脑科学、卫星导航定位等一批国际领先技术,产出了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等一批高端产品。比如,武汉大学牵头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技术攻关,设计的北斗星地一体化增强系统将全国3万多个卫星导航基准站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此外,湖北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先在全国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健全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的转化体系,每年新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20家以上,促成5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

科技人才是湖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力量。“湖北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院士81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科研机构3600家、研发人员35万,这些都是湖北最宝贵的‘压箱家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邵新宇表示,湖北分类型、分阶段配置教育资源,梯次培育卓越工程师、拔尖创新人才、战略科学家等创新人才队伍,以适应科技攻关多元人才需求。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已建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8个、全国第5;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63家、全国第4;新型研发机构达到477家、全国第2,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4家、全国第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增长24%,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万家、增长47%,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全国第1。

“湖北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省份中位列前四分之一,是我国内陆地区的创新强省,未来应在科技赋能产业等方面争先进、树标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应利用好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的优势,秉承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地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打造湖北产业主力集群

近年来,湖北坚持将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近3年年均增长18.8%。

王忠林介绍,湖北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围绕“51020”布局打造湖北产业主力集群。目前,湖北有3个产业接近万亿级,18个产业超过千亿,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4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6个,均居全国前列,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5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

据了解,目前,湖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商业航天基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王忠林表示,湖北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湖北传统的钢铁产业转向高端化、化工产业转向精细化、汽车产业转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

比如,湖北是全国少有的具有完备汽车制造体系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湖北加快推动传统汽车工业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转型,每年推出10款以上新能源车型,东风猛士、吉利路特斯、岚图、小鹏、奥特能等车型广受欢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09%,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

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上,王忠林介绍道,湖北算力与大数据、北斗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并前瞻性谋划实施了人形机器人突破、6G创新发展等8大行动,抢占发展新赛道,推动湖北产业迈向更高层级。

同时,湖北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王忠林表示,湖北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10大绿色转型工程,打造城市矿产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经济发展“含绿量”“含金量”的同步提升,比如前瞻布局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像投资600亿的邦普一体化循环产业园,把废旧锂电池“变废为宝”“吃干榨尽”,建成后年产值可超过1000亿。

此外,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湖北探索建立省级领导“链长”挂帅、龙头企业“链主”引领、高校院所“链创”支撑的三链机制,形成“1+1+1>3”的聚合效应。“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新型工业化这个战略任务,着力构建政企研联动、上下游贯通的创新生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王忠林进一步指出。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湖北是链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节点,既承担着打造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责任使命,又面临着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湖北提出,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全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黎东辉在会上介绍,湖北构建三个丝绸之路战略枢纽,着力架起联通世界开放桥。长江黄金水道链接海上丝绸之路,万吨巨轮直达武汉,累计开通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35条,通达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武汉)贯通陆上丝绸之路,日韩货物经江海直达武汉阳逻港后换乘中欧班列直通欧洲,时间节省55%、成本降低15%。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撑起空中丝绸之路,单日最高货运航班达到120架次,“运全国、配全国,运全球、配全球”的航空货运格局加速形成。

据了解,作为国内重要的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武汉)开行205列,同比增加11%。而在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花湖机场正式对外开放。

同时,湖北构建现代供应链物流体系,加速融入国内国际产业链。黎东辉介绍,湖北围绕大宗商品、汽车、纺织等重点领域搭建7个供应链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海内外一体发展。完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实施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10个,去年湖北铁水联运量占长江干线的1/3。搭建湖北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服务企业抱团出海,去年全省“新三样”出口增长91%,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5。

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64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今年一季度,湖北外贸延续稳中有进的态势,进出口总值1520.8亿元,同比增长8.3%。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湖北高标准建设湖北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先出区、后报关”等改革,2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

根据《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周年发展报告》,湖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主要围绕着力吸引培育人才、探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畅通内外循环、金融创新助企纾困制度创新几大重点方向。例如在人才培育方面,武汉片区上线“光谷数字人才卡”,精准服务高层次人才。在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创新“赛马制”科研攻关机制,强化科技力量培育,推动服务型制造等。

此外,黎东辉表示,湖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湖北建桥军团在30多个国家设计建造了近200座大桥,全球大跨度桥梁一半以上是湖北造;高质量搭建世界500强对话湖北、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汉交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达到325家,湖北正加速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