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已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1家

武汉已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1家

原标题:零碳大脑平台助一企业碳盈余200多万吨,武汉已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1家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通讯员 刘海东 闵光

实习生 靳成娇 黄泓博

5月14日,武汉市发改委在日新科技曦曦充光储超充站举办“武汉市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活动现场,有关部门和机构就工业节能降碳先进做法和经验、“零碳大脑”平台应用及成效等节能减排内容进行交流,并参观日新科技公司等企业节能产品技术。

当天,武汉市发改委向市民倡议:增强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共筑低碳绿色家园。

image.png

逐“绿”前行,武汉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1家

今年5月13日至19日是我国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武汉市严格落实“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全面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推动产业转型,提升能耗质效,积极推进节能降碳试点示范。

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有关部门以企业绿色转型需求为出发点,为企业提供“诊断服务”,推动诊断成果转化为培育成效,着力培育企业争创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示范,截至2023年,武汉市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5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力求让更多企业享受减碳红利。

启动仪式上,有关单位部门交流工业节能降碳先进做法和经验,介绍社会机构节能路径,推介绿色金融政策及产品,并参观日新科技公司等企业节能产品技术展示。

日新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新科技曦曦充光储超充站,是城乡高质量低碳充电基础设施的样板,在办公园区、高速服务区等交通枢纽、公共运营场站、居民小区等场景都有很高的推广价值,这是未来零碳乡村、零碳城市、零碳中国建设的重要元素。

据介绍,启动仪式后,武汉市发改委还将开展“节能互联 降碳同行”“俭约家园”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企业、机关、学校、商超、农村等行业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宣传节能理念,推广节能经验,共同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的社会风尚。

武汉市发改委向市民发出倡议,争当绿色低碳生活的实践者、传播者、推动者,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共筑低碳绿色家园。

武钢有限实现技术节能量近24万吨标准煤

青山区是武汉重化工业集聚区,能源消费基数大、重点用能主体多,该区持续实施节能攻坚行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武钢有限高端取向硅钢绿色制造结构优化工程项目,是青山区今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武钢有限将拥有第一座完全面向新“一”级能效等级的薄规格高端取向硅钢专业生产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取向硅钢制造基地,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00万吨。在输电端,高端取向硅钢的用材升级每年可节约电量20亿千瓦时,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实施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青山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全力推进钢铁、石化行业五大重点领域节能攻坚,实施工业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新能源开发利用等行动。2022年来,武钢有限积极推进节能技术应用落地,加快实施极致能效项目,先后应用了焦炉上升管余热利用技术、烧结废余热循环利用技术等,累计实施节能项目27个,实现技术节能量23.79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69万吨,吨钢能耗从2021年的560克标准煤降到2023年的540千克标准煤。

青山区发改、科经、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发力,组织重点工业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绿色工厂创建等能源管理能力提升工作,全区18家重点企业完成能管体系通过国家认证(评价),16家企业建成能源消费智慧管理平台并与省市平台相连接;武新建材获批2022年湖北省“绿色工厂”称号,2023年中韩石化等5家企业获评武汉市第一批无废工厂,中韩石化连续两年获评乙烯行业水效“领跑者”称号。

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青山辖区企业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绿色化,先后启动9个较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6个建成并网,装机容量共计97.81MW,年发电量1.7亿度,折合年减排二氧化碳11.29万吨。其中,北湖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电站成功创造了“装机规模位列全国污水厂第一、分布式大跨度柔性支架数量全国第一、柔性支架单跨距离全国第一”等多个全国“第一”。

“零碳大脑平台”助企业实现碳盈余200多万吨

“节能降碳,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践行的生活方式。”湖北华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碳达峰和碳中和服务,提供一站式双碳综合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在当天的交流环节,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研发的“算碳、管碳、降碳和融碳”的零碳大脑平台。

近年来,华辰能源为某水泥行业知名品牌提供服务,通过两期的建设企业零碳大脑平台覆盖其集团及全国100多家工厂,实现了碳排放“在线计划、统计、监控、分析、改进”的PDCA管理流程,不同排放源数据在线采集、碳排放的核算、分析和逐级追溯,100多家工厂的履约管理,以及工厂间碳资产交易的智能匹配和建立碳标尺,客观衡量技改项目的减排效果。

“经系统核算,2023年该品牌碳盈余200余万吨,可增收超过2亿元。”该负责人说,该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汇聚了“万人计划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评审专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顶尖行业人才,并联合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湖北省碳中和研究会”,建立了全国双碳智库,服务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客户。

“目前,我们正在光谷为一家光电材料科技公司的生产车间提供电机和水泵的升级改造服务,前期完成的项目已通过第三方专业测评,节能率达到30.6%。”该负责人说,将把更多先进的节能降碳技术推广应用到武汉其它企业,为企业节能降碳提供更多的优质解决方案。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