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名胜绘民俗 这群幼儿用巧手呈现江汉之美
湖北
湖北 > 教育 > 正文

观名胜绘民俗 这群幼儿用巧手呈现江汉之美

原标题:观名胜,绘民俗,这群幼儿用巧手呈现江汉之美

在江汉关和爷爷奶奶合影,在沿江大道的江滩放风筝,在中山大道水塔美食街享受美食……这些充满江汉特色的场景,被武汉市江汉区的幼儿们用绘画、手工作品等形式进行了呈现。

5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我眼中的江汉”幼儿美展在武汉中心书城举行,展览以“倾听心声 幼见美好”为主题,江汉的幼儿们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江汉名胜、民俗、生态和未来的多元之美。

aa8a209a125efe96114c541fceee7dbc_pub_cb20240516190549405091.jpg

展出近千幅手工作品

美展分为科技、生态、民俗、名胜四个板块,共收到来自该区79所幼儿园1895幅作品。经过精心挑选,近千幅作品得以在展览中呈现。这些作品涵盖了绘画、剪纸、泥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孩子们对江汉区丰富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美展开幕式上,江汉区六渡桥幼儿园的肖燃老师和江汉区尚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携手进行了歌舞表演《江汉谣》。江汉区教育局三级调研员肖红在致辞中表示,江汉区教育局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要求,通过“场景优化、课程融合、智慧赋能”等举措,推动全区幼儿园美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次美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

展现传统与创意的碰撞

在名胜馆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了江汉区的著名景点和建筑。江汉区百灵幼儿园的小朋友刘嘉翊和罗诗妍担任的解说员,带领观众走进了江汉区的六条主干道。他们利用气泡膜、扭扭棒、撕贴拼等创意材料,将沿江大道、中山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和发展大道上的名胜景点生动地呈现出来。从长江的壮丽到中山公园的宁静,从地铁的便捷到立交桥的繁忙,每一处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孩子们还制作了江汉区的美食作品,如豆皮、热干面、烧卖、汤包等,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江汉区的美食文化。

在民俗馆中,孩子们用剪纸和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展现了江汉区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融合了“戏码头”文化、民间剪纸、汉秀文化等特色元素,通过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和艺术形式,展现了江汉区独特的风情魅力。

来自稚雅幼儿园的小小解说员党海文和孙子硕担任了本次展览的解说员,介绍了小朋友们用宣纸浸染制作的“楚‘韵’之约”打卡点,以及“楚韵凤冠”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不同形状的发冠、云肩为主题,通过扭扭棒等材料制作出美丽的发钗,充满了戏剧韵味。

中庭区域展示了亲子作品,其中包括用轻粘土捏制的戏剧人物和蚕丝扇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亲密合作。

未来科技与时尚创意的碰撞

在科技馆中,孩子们通过绘画作品,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未来世界,充满了科技与奇幻的元素。其中,“科技创江汉”版块里,江汉区的萌娃们用智慧和创造力构建了一个“未来之城”。在服装创意类展区,江汉区博悦幼儿园、盛世红苗幼儿园、红胜幼儿园、盼盼幼儿园的小模特们身着未来时尚服装,走上T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他们设计的“炫彩风车装”以其多层次立体剪裁技术吸引了众多目光,为炎热的夏天带来无限清凉,“新能源衣”采用超轻纤维科技面料,为小朋友提供轻盈、舒适的穿着体验。

在生态馆中,孩子们用画笔展现江汉区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风情。“给江豚一个美丽的家”展区,小朋友们通过绘制小江豚并将其粘贴在蓝色扎染布上,共同拼接成一只雄壮的大江豚,寓意着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口袋公园”展区,展示了江汉区内的七个口袋公园,包括龙王庙公园、中山公园等。这些公园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生态劳动实践的机会,还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氛围。在“江汉街景”展区,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魔法世界。远处的万家灯火、高高耸立的楼房,都通过孩子们的创意画作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在“江汉之城”展区,孩子们将纸杯拼接成江汉的地图,并在上面描绘出了自己心中的美丽江汉。

据了解,该展览面向全区幼儿及家长发放邀请函,江汉区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关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