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冰雪赛事首次在武汉进行 一起来看冰壶怎么玩

国家级冰雪赛事首次在武汉进行 一起来看冰壶怎么玩

原标题:国家级冰雪赛事首次在武汉进行

一起来看冰壶怎么玩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朱迟盼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5月20日,为期十天的2023至2024赛季全国冰壶冠军赛决赛,在武汉光谷枫叶国际冰上运动中心落下帷幕。最终,哈尔滨队、天津队、北京队分别获得男子、女子和混双项目的冠军。这是湖北首次承办国内冰雪项目最高级别的赛事,也是南方地区冰雪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看过北京冬奥会比赛的市民,对被称为“冰上国际象棋”的冰壶运动产生了兴趣,但大多数人还没看懂门道。借着这次比赛的机会,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家级冰壶裁判牛晓暹、枫叶国际冰上运动中心负责人闫曹锐、武汉枫叶国际学校高二学生雷惠婷等人,解开大家心中的疑问。

疑问一: 怎么样才算得分

“一局比赛中,最后一个冰壶没有停下,就难以看出输赢。”本次大赛的总裁判长牛晓暹介绍,冰壶比赛分为两个队,每队4名队员,每名队员有两次投掷机会。

两队队员依次交替投掷完16个冰壶后,就要看哪个队的冰壶距离“大本营”(画圈处)中心点最近,这支队伍便可以得分。而且是最靠近中心的壶有几个便可以得几分,失败的队伍不得分。所以每局只会出现0:0或1:0-8:0的比分,没有2:3之类的其他比分。

如果肉眼无法分辨哪个壶离中心点更近呢?牛晓暹在极目新闻的直播中,介绍了4种测量工具和5种测量方法,可以确保比赛公正性。

疑问二: 为什么要不停刷

冰壶比赛中,人们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有队员会一直用刷子在冰壶前刷地。

牛晓暹解释,冰壶刷能起到调整线路轨迹的效果——当运动员投出冰壶后,其他队员用冰壶刷扫冰,通过与冰面摩擦生热,使冰面微微融化,在冰壶和冰面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水膜,减小冰壶和冰面的摩擦,从而达到加速的目的。

此外,冰壶的比赛场地并不像短道速滑场地那样平整。制冰师会在冻结的冰面上喷洒上一层微小的水滴,让冰壶场地表面形成很多的小颗粒。不同角度的摩擦,可以起到调整冰壶运行轨迹的作用。

疑问三: 为什么不停大喊

直播中,观众们经常可以听到队员大声喊叫。

“这是队长在指导队员们控制扫冰的力量和角度。”牛晓暹解释,队长喊得最多的是“Hurry”,这是提醒扫冰的队友要用力加速,“这是和国外的队伍比赛多了,形成了一个习惯。当然,也可以用中文指挥,每队为了不让战术暴露,还会有一些暗语。”

学了一年冰壶的武汉枫叶国际学校高二学生雷惠婷也说,冰壶是一项团队运动,就像下棋一样,策略往往高于对体力的要求,所以队员间的及时交流必不可少。

疑问四: 冰壶贵在哪里

冰壶运动之所以普及程度不太高,和其器材成本有一定关系。据了解,在国际大赛中使用的冰壶,每个价格在1.2万元左右,一套冰壶16个,就要花费近20万元。

“主要是因为冰壶采用的花岗岩比较特殊,它的云母和石英含量非常少,让冰壶的重量均匀而且硬度非常高,可以很耐用。”牛晓暹介绍,制作冰壶的花岗岩首选来自苏格兰艾尔萨克雷格岛的石材,它的产量越来越少,且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所以导致好的冰壶成本很高。

枫叶国际冰上运动中心负责人闫曹锐补充道,冰壶运动对场地要求也比较高。为了保障本次赛事顺利进行,枫叶国际冰上运动中心从今年2月开始进行赛事场馆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复查场馆灯光、湿度、温度、尺寸,增设裁判组功能用房、临时看台等,此外还特别邀请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壶项目制冰师、中国冰壶联赛首席制冰师明来生制作比赛冰面。

疑问五: 冰壶推广前景如何

冰壶项目起源于欧洲,在中国开展得较晚,但目前成绩进步明显。对于普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来说,普及前景如何?

闫曹锐说:“全国冰壶冠军赛落地武汉,将有效带动南方地区冰壶运动的普及推广,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冰壶运动,在家门口感受国家级冬季运动项目氛围。”其透露,今后会在全市推广冰壶项目,场馆已招募了一批专业冰壶教练员,为发现和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保障。同时,场馆也会面向社会公众开设冰壶体验和团建活动。

枫叶教育集团董事长、创始人任书良博士,专程来到武汉观看决赛。他透露,武汉枫叶国际学校充分利用场地优势,目前冰壶课程已经列入学生的课表,只要愿意,人人都可参与。同时,学校还会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冰球队、冰壶队、花样滑冰队,办好每年两场(冬夏季)冰上运动会,为国家培养冰雪项目人才做一份贡献。

此前,湖北省体育局武术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煦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冰壶项目很受青少年的喜爱,已走进湖北多所中小学和高校。对场地要求更低的旱地冰壶项目,推广也较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