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在行动2024》报告发布 湖北这项治理被写入典型案例

《美丽中国在行动2024》报告发布 湖北这项治理被写入典型案例

原标题:《美丽中国在行动2024》报告发布,湖北流域综合治理被写入美丽省域建设实践典型案例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涂梦蝶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主办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于5月25日在武汉开幕。会上发布了《美丽中国在行动2024》报告,总结了近一年美丽中国建设情况。湖北多个案例入选报告。

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在建设部署上,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报告明确了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等三个阶段的宏伟目标。

美丽湖北建设案例展

美丽湖北建设案例展

美丽湖北建设案例展

美丽湖北建设案例展

美丽湖北建设被写进美丽省域建设实践典型案例

报告总结了各地区积极部署推进美丽省份建设的典型案例。其中,湖北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被写进美丽省域建设实践典型案例。

报告说,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大政治责任。湖北全面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推进形成了“五个以”的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框架体系,美丽湖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3。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电装机占比达到65%,以全国第22位的能耗,支撑了第7位的经济总量。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与成交额分别占试点市场的42.7%和42.2%,交易规模居全国首位。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90%以上,长江干流水质连续5年保持在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报告说,湖北正在加快推进《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美丽湖北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出台,将锚定构建全国流域综合治理样板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崛起引领区、全国绿色共建共享共富示范区目标,统筹谋划、系统施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现场

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现场

恩施带水河被写进美丽河湖建设实践典型案例

在总结美丽河湖建设实践典型案例时,报告将恩施州带水河的治理经验作为打造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样板。

带水河位于恩施州龙凤镇境内,是清江上游一级支流。报告说,2023年6月,带水河小流域被确定为湖北省5个试点之一。恩施着力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努力将带水河小流域打造成生态脆弱小流域治理样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样板、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样板。

报告介绍了带水河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做法。通过生活污水全治理、生活垃圾全收集、畜禽粪污全利用,聚焦源头管控,推进系统治污。通过修复河道生态、筑牢青山屏障、加强土地利用,聚焦流域安全,推进生态治理。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强化龙头带动、强化产业融合,聚焦农民增收,推进产业转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颜值、建设和美乡村,聚焦幸福宜居,推进城乡融合。经过近一年的系统治理,带水河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农民生活越来越低碳,探索建立了“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垃圾不落地”管理机制,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3%。通过深入推进农旅、文旅、硒旅深度融合,以产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23年流域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万元。

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现场

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4年会现场

王石线上推介“生物圈三号”零碳实践项目

在5月25日的论坛上,万科集团创始人、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以线上推介的方式,介绍了他正在实施的“生物圈三号”零碳实践项目。

“我认为企业的绿色低碳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新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王石解释了“生物圈三号”这个名称的由来: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生物圈一号”,而“生物圈二号”则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所做的一个模拟微缩地球环境,用于研究地球生态环境的实验。2020年,中国公布了双碳路线图,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这一目标与王石一直以来推广绿色建筑的想法不谋而合。“那时候我就决定再次创业,我选择了深圳盐田大梅沙,在原来万科总部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3平方公里的近零碳社区,包括办公楼、度假区、商场等,我把它命名为‘生物圈三号’。”王石说。

2021年底,大梅沙社区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社区,在创建之前,这里的人均碳排放量为每年0.68吨,预计到2024年年底,人均碳排放量降低为每年0.4吨。

2022年,生物圈三号首个标杆案例——大梅沙社区入选当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名单,这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低碳园区案例。

王石介绍,大梅沙近零碳社区的建设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基金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减少废弃物、让垃圾循环再利用,同时在大梅沙进行大量碳中和社区教育宣传工作;二是通过与多方合作,让包括社区居民在内的各方力量共同建设社区;三是由企业在技术层面改造提高绿电覆盖率,让碳中和社区在减碳的同时,尽量不影响生活。他们还协助社区和政府与电网连接,利用错峰用电、储能设施等进行绿电管理。此外,他们还积极推动社区的碳汇管理,对于溢出部分进行碳汇交易。

“生物圈三号第二个示范区就是河南郑州的黄河科技学院,它的探索方向就是大学的碳中和,建立一个零碳校园区域,我们预计在2030年碳达峰目标达成时把黄河科技学院打造成在中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减碳样本。”在连线时,王石就在赶往郑州的路上,为推进这个“零碳校园”的建设而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