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边发现暹罗鳄 一只已落网 多部门抓捕行动持续进行中

武汉长江边发现暹罗鳄 一只已落网 多部门抓捕行动持续进行中

原标题:武汉江边发现暹罗鳄

6月7日至8日,一条关于“武汉江边出现鳄鱼”的消息逐渐成为网络热点。是否真的有鳄鱼出没?如果真的是鳄鱼,是否会对人身或环境造成伤害?

6月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渔政部门获悉,从7日晚间至今,在位于中远海运武汉码头上游1公里的长江新区窑头江边,共发现了两条鳄鱼,目前已抓住一条并送往了湖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

图片

相关水域已经实施“打围”

同时,武汉市已经成立了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公安部门、长江新区等政府部门,以及鳄鱼相关研究的专家、鳄鱼养殖业内人士等组成的专班力量,总共70人的队伍,在相关水域开展24小时抓捕行动,目前已经进行了“打围”处理,提醒周边居民尽量不要靠近,以免“打草惊鳄”,影响抓捕行动。

抓捕一条鳄鱼送至

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

6月6日下午,几位武汉钓友来到窑头到海运码头一段江边开展垂钓活动时,意外地在江边芦苇丛中先后发现了鳄鱼出没,并通过钓友群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6月7日上午,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公安部门、长江新区等政府部门赶到现场展开对鳄鱼的搜寻。同时,几位热心的钓友也来到窑头江边帮忙找寻。最终,大家在江边及芦苇丛中发现了鳄鱼,最大一条长约1.8米。

图片

钓友抓到的一条鳄鱼

在抓捕鳄鱼的过程中,现场人员通力配合,历经长时间耐心守候,最后由钓友陶华军以“套绳”的方式将其中一条鳄鱼套获。根据渔政部门的测量,这条鳄鱼长约1.2米,重约15公斤,左后爪缺失。

在捕获一条鳄鱼后,相关部门请来了湖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东湖海洋乐园)专家进行现场鉴定,确认这条鳄鱼是一条暹罗鳄,并送往了湖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

相关水域已“打围”

正实施全方位抓捕

专家介绍,暹罗鳄属于外来物种,是一种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淡水鳄类,体长可达3米以上,体重可达300公斤,“暹罗鳄不应放生进入长江。长江武汉水域也不是它的适宜生活区域。”

图片

多部门展开24小时抓捕行动

作为外来物种,“在逃”的暹罗鳄是否会对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威胁和伤害?专家表示,从日常巡查来看,这些鳄鱼在武汉水域都只是极少数个体,即使在野外存活一段时间,也难有繁殖机会,并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种群,暂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风险,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因为它们具有潜在攻击性,恐伤到人。

由此,从6月7日开始,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指导长江新区农发局组织人手,首先紧急在附近水域张贴十余张警示公告,提醒市民江边发现鳄鱼,勿在江边逗留;同时,立即成立由武汉渔政、长航公安,以及长江新区禁捕办、鳄鱼相关研究的专家、鳄鱼养殖企业等组成的专班,在长江新区相关水域、岸边等区域开展空中监控、岸边布控、水上跟踪的“海陆空”立体式搜捕。截至目前,抓捕行动还在持续进行中。

链接:什么是暹罗鳄?

目前,暹罗鳄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种(CR),中国《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暹罗鳄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可以商业性经营驯养繁殖的三种鳄鱼品种之一,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批,并办理养殖手续和运输手续,否则就属于非法养殖和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