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提前半年在汉开园 20天迎来近20家企业

东软提前半年在汉开园 20天迎来近20家企业

原标题;东软提前半年在汉开园,20天迎来近20家企业

6月13日,艳阳下的南太子湖波光粼粼,湖畔四栋白色建筑傍湖矗立。太子湖路和神龙大道交会处的三角地,是占地158亩的武汉东软软件园。

“园区环境真不错!这里不仅是东软的核心研发基地,更是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地。”湖北数字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在考察完武汉东软软件园的软硬件设施后,表达出强烈的合作意向。

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东软集团继在沈阳、大连建立软件园后,在武汉布下其智联发展的第三颗重要棋子。

武汉东软软件园开园20天来,已有近20家企业客户纷至沓来。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说:“武汉是一座人才涌动的宝库,还是一座营商环境极为友好的城市,也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位于南太子湖畔的武汉东软软件园。孙晓飞 摄

位于南太子湖畔的武汉东软软件园。孙晓飞 摄

近20家企业纷至沓来

1000余名研发人员即将入驻新大楼

6月12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从正门进入武汉东软软件园,顺着干净宽阔的马路,前方就是圆形拱顶综合大楼。其他三栋大楼环绕在软件园周围,分别为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医疗板块办公地。

“已经为你选择了最喜欢的咖啡店,预订了你常喝的拿铁咖啡。”“你的体检报告已经出来了,现在为你联系家庭医生。”在一楼展厅超级汽车体验区,记者坐上无人驾驶汽车,基本不用操作,什么都不管,车行过程中咖啡预订、体检报告的分析等都在车上大屏完成了。

现场工作人员吴昉介绍,未来智能汽车将实现人、车、路、环境、基础设施的智能互联,东软正在研发面向下一代的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云一体等关键领域的产品和服务。

据悉,该园区由四栋建筑组成,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医疗健康及软件人才培养等,计划6月底至7月初完成员工搬迁入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5月25日东软软件园开园以来,已有近20家企业客户和服务对象纷至沓来,表示在软件产业链上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开园后20天,各项工作都在正常推进,园区在最后修整,园区餐饮已在正常提供。”东软集团副总裁、东软集团(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陈表示,1000多名员工将分期分批入驻办公,入驻前需要进行大楼各项环境监测和检测,确保整体达标。

张陈介绍,整体建筑群以东软自用为主,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与东软相关联的产业链企业将陆续搬入,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洽谈中。

参观者体验智能驾驶模拟系统。记者 史伟 摄

参观者体验智能驾驶模拟系统。记者 史伟 摄

“园区吹哨部门报到”

武汉软件园是建设速度最快一个

“18个月建成一个软件园,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在武汉实现了。”东软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首席战略官荣新节感慨,这不仅仅是时间的胜利,更是政府与企业并肩作战、无缝合作的“双向奔赴”,共同书写出一个关于速度与效率的传奇。

“东软集团是武汉的‘老朋友’。”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说,建设武汉东软软件园,对武汉经开区加快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汽车软件创新中心、武汉市加快建设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吹哨部门报到”——这一创新服务模式,成为武汉东软软件园迅速崛起的“密码”。

“我们这儿讲究的是实打实的服务。专班专人贴身护航,从项目的孕育到落地,步步紧跟,环环相扣,确保企业需求一呼即应。”武汉经开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党工委委员王京津的讲述,带着一股子干劲与信心。

“记得项目刚起步那会儿,一个月,我们火速协助企业完成了注册,连过渡的办公地点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王京津说,团队24小时在线,随时待命,为的就是让项目跑出“加速度”。

“施工高峰期,大车小车来回穿梭,路窄难行成了头疼事。但难题到咱这儿就得迎刃而解。”谈及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她回忆道,园区立刻拉上城管、交管的同志,开了不知道多少次现场会,研究拓宽道路、调整红绿灯,连绿化带的树木迁移、地下管网的迁改都一一落实到位。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不仅为项目扫清了障碍,还推动三栋研究院大楼拔地而起,顺利封顶,“整个过程就像是一部快进的建设纪录片”。

每一处“哨声”,都是对效率的呼唤;每一次“报到”,都是对发展的承诺。荣新节说,政府部门以超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姿态,确保了项目进程的流畅无阻,为东软至少节省了半年宝贵时间。

“产业发展是有窗口期的,数字经济的时代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我们工程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我们的办公空间也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投入运营,降低成本。”工期的缩短对东软集团来说意义重大。荣新节说,每一项决策、每一处协调,都精准对接了东软集团对时效性的迫切需求,“东软在全国建有很多软件园,但武汉软件园无疑是建设速度最快的一个”。

东软集团展示的智能驾驶相关产品。记者 史伟 摄

东软集团展示的智能驾驶相关产品。记者 史伟 摄

开园当天完成8轮签约

预计吸引超8000名软件研发精英

东软选择在武汉“抢滩登陆”,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与武汉的软件人才培养能力、区域地理优势和武汉在汽车、医疗健康、软件产业的优势紧密相连。作为东软智能化战略的桥头堡,武汉东软软件园预计将吸引超过8000名软件研发精英,成为孕育智慧与创新的沃土。

5月25日开园当天,东软集团与湖北移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芯擎科技等19家合作伙伴完成了8轮签约。

企业引进来了,更要留得住。在软件园建设的同时,园区还提前谋划了南太子湖环湖景观和湖滨公园中轴线的通透工程等项目,实现了项目和周边配套“双同步”。“我们做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有力提升软件园环境功能品质。”王京津说。

王京津介绍,作为软件园配套服务的一部分,周边的杉杉奥特莱斯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将于明年9月底建成开放。“以杉杉奥特莱斯项目开工为契机,我们引进了更多多样化高端商贸服务企业入驻,满足企业职工生活需求,努力营造软件人才愿来愿留、乐活乐享的城市环境。”

“这不是偶然,而是制度与决心的必然产物。”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东软软件园的拔地而起,不仅加速了智能汽车软件创新中心的蓝图实现,也见证了武汉市向中国软件名城迈进的坚实步伐。“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创新的种子在这里扎根,让梦想的花朵在这里绽放。”

来源:长江日报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