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四好农村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原标题:“一路美”到“全域美”,“交通线”到“致富线”,湖北宜昌夷陵“四好农村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临近夏至,水浸禾田。近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简垱河流域沿线的稻田迎来了夏季田间管理阶段,一条条通达的乡间道路,延伸至块块稻田,让农忙不再“匆忙”。

a33fa6a7bb1decd3cdb6292db071564.jpg

俯瞰刷黑的田间路

“现在这些路修得可好了,下雨不沾泥,天晴不生灰,平时不忙农活的时候,会和老伴一起出来遛遛弯儿。”72岁的赵大爷,是当地的农户,提起房前这条刷黑的田间路,格外高兴,他说既方便了日常生活也方便了下地干活。

发源于鸦鹊岭镇海云村的简垱河,其流域内承载着丰富的经济资源,为充分发挥其潜力,夷陵区对鸦鹊岭流域境内的五白线、海五线、钟鸦线等四条乡道,以及洋五线、鸦天线等五条村道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

“秉持‘面上有美感、线上有特色、点上有精品’的原则,我们将示范带主轴线均扩建至5.5米以上,串联起三万亩精品柑橘发展区、万亩精品蔬菜发展区以及三万亩精品粮油发展区,形成了一条条充满活力的经济走廊。”夷陵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邓波介绍。

一条条通达的乡间道路,正是夷陵区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从产业到服务业,该区还积极探索“公路+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生态旅游路,以“最美爱情路”普宋公路为代表的20余条特色旅游路,串联起了17个3A以上景点、100余个农旅融合打卡点,形成了“一路一主题、一域一特色、一处一风景”的乡村新风貌。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近年来,夷陵区抢抓机遇、创新模式,大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一路美”到“全域美”“交通线”到“致富线”的大嬗变。自2021年以来,夷陵区持续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通乡村振兴“大动脉”,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593公里,成功构建了以旅游发展路、绿色矿业路、特色农业路为代表的夷陵“农村公路+”特色品牌。

不仅在建设上做文章,还在后期维护下足功夫。出台《夷陵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三级路长组织体系,全区共设置各级路长187名,同时将农村公路管理人员支出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建立了“路路有人管,事事有人答”的县、乡、村部门配合,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工作机制高效运转。

针对柑橘、茶叶、天麻、蓝莓、高山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夷陵区高标准建设了文风线、鸦天线、蛟天路、赵秀路、两花路等一系列“特色产业路”,显著提升了乡村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795公里,已建成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1个,候车亭78个,招呼站22个,农村客运线路73条,农村道路客运车辆126辆。实现了行政村通畅率100%、通客车率100%。”邓波介绍,大力推进镇村公交化进程,全面提升农村群众出行服务质量与品质,县、乡道及通客运班车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现全覆盖,3个乡镇获批‘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农交旅产深度融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沿西陵峡的云卷细浪,环百里荒的高山牧歌,三峡茶谷的云海茗香尽随路网相连。这些道路或蜿蜒盘旋,或笔直遒劲,或曲径通幽,或大道朝天,但无不纵横通达、安全便捷,成为助推“奋进‘双千百强’ 引领宜昌主城”的澎湃引擎,融入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全新实践,绘就了民生喜乐、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