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检测机构造假 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了!

第三方检测机构造假 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了!

原标题:第三方检测机构造假,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了!

继上周一口气通报7个建筑垃圾类典型案例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又一次集中通报了5个大气污染典型案例。

6月13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一共有7个,其中有5个都与大气污染有关,范围分别涉及上海、浙江、重庆、湖北和湖南。

事实上,早在督察启动之时,督察组就曾经表示,这次要重点关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突出问题”。此次集中通报5个案例,可谓说到做到,“勿谓言之不预也”。

而在众多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中,“监测检测弄虚作假”又是比较普遍、多发的一个问题,在上海、浙江、湖北、湖南都有发现。

最严重的,比如湖州万丰线缆厂,甚至在现场督察时还擅自打开废气收集罩,干扰现场监测,情节恶劣。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抽查12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发现11家都存在问题

监测检测弄虚作假,一个“重灾区”就是机动车检测。

例如,督察组在浙江杭州、嘉兴、绍兴抽查了12家机动车检测机构,结果发现11家都存在问题。

杭州市锦安机动车检测服务公司擅自变更检验方法并违规出具合格报告,嘉兴市恒畅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存在检测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全等违规行为,绍兴市广发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在车辆冒黑烟的情况下仍出具合格报告。

正是由于行业监督管理不到位,使得浙江省一些城市空气质量出现反弹。2023年,杭州、湖州、嘉兴、绍兴4城的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未完成考核目标。

在上海,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比全市排放量超过四成。但督察发现,上海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部分机动车检验和维护机构弄虚作假,超标排放车辆带病上路。

例如,一些检验机构检测造假。白玉兰检测、康花检测、利港检测等3家检验机构未建设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检测线,不具备相应检测能力,但2021年至2023年却违规检验重型柴油车864辆次并出具检验报告。

还有一些维护机构维修造假。2021年以来,翔胜汽修共维修873辆次尾气超标柴油车,有796辆次的维修报告显示为清洗、维护三元催化器。但督察组随机抽查其中42辆发现,车上均未配备三元催化器,明显造假。

机动车污染防治不到位,使得上海市部分时段的空气质量出现反弹。今年1-5月,全市细颗粒物浓度同比上升16.1%,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在湖北,督察组抽查了8家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结果发现,荆门市万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咸宁市通城东升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宜昌当阳市永生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武汉市好江南天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市成功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荆门市耀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宜昌市当阳安通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等7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还有部分企业自动监测数据失真失实。荆州市玉沙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2月2日至5月20日正常生产,期间锅炉烟气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超标40天、31天,但企业将生产状态虚假标记为“停运”上报监管平台,以逃避处罚。

监测检测弄虚作假问题多发,使得湖北省部分地方大气污染反弹严重。“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多个城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荆州市、黄冈市、孝感市细颗粒物浓度逐年上升,2023年比2021年分别升高34.3%、29%、27.3%。

我们公司一共27个人,25个人修改过数据

在湖北,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则发现,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督察发现,湖南中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胜检测)自2023年以来,为湖南金泉厨具有限公司出具了3份烟气检测报告,但报告中的采样日期与采样仪器原始记录均不一致。

而事实上,湖南金泉厨具有限公司并没有设置烟气采样平台,根本不满足采样作业条件。

经督察组调查确认,承担上述任务的采样员并未按技术规范采集颗粒物样品,而是利用公司电脑软件编造数据后,出具了虚假检测报告。

督察还发现,中胜检测的原始记录中,同一人员几乎同一时段出现在相距17公里的两家企业采样作业,造假明显。

公开信息显示,湖南中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玉莲路32号,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成立于2020年12月。

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环境检测、室内环境检测、食品检测服务、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独立的第三方质量检测等。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自2021年5月正式营业以来,中胜检测共服务500多家企业,承接1200余笔采样检测业务,检测内容涉及水、气、土、噪声等多个方面,累计收入近1300万元。

检查过程中,督察人员曾发现该公司电脑上有几款不太常见的软件,问及软件用途时,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并未解释软件的用途。

随后,督察组与长沙警方进行了沟通,警方连夜前往中胜检测,对企业进行了查封。但这时,白天发现的那些软件都已被删除了。

长沙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与督察组、专家一道对中胜检测2021年5月-2024年5月编写的2447份检测报告进行核查,发现其中233份报告存在明显造假行为。

而此前在该公司电脑上发现的那几款“不太常见的软件”,后均被证实是捏造检测数据的软件。

有意思的是,当看到督察组拿出虚假检测报告时,中胜检测的总经理宁某一度表示:“假都是下面那些人造的,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很支持你们来检查,帮我管管下面的人。”

但实际上,中胜检测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宁某之前还和他们开玩笑,说公司数据造假这件事只有他可以不受牵连,因为他没有上手改过数据。“‘不知道’是我们老板的口头禅,我们都是在他的授意下造假的。”

“我们公司一共27个人,25个人修改过数据。”中胜检测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数据不改就不合格,不合格客户就不给钱。”

而中胜检测的总经理宁某,也和报告签发人罗某、报告审核人杨某一起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结语

针对此次督察中发现的问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地方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重视不足,污染防治攻坚力度不够,污染治理措施推进不力,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部分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以湖南为例,衡阳、郴州、娄底、益阳等地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部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违规新增产能、废气超标排放、监测数据造假,加重了大气污染防控压力。

上海市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也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推动工作落实不够,日常监管不到位,对环境违法问题执法不严、治理不力。

未来,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