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 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 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原标题: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 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据新华社电 近日,科创板迎来开板五周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几大看点值得关注。

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

“科创板八条”提出,要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要看到,未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科技企业搞研发投入导致的亏损,与传统意义上经营不善、竞争力不强而陷入的亏损存在本质区别。

业内人士指出,加大科创板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力度,是科创板改革再出发的标志性举措之一。不少这类企业正处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的关键阶段,急需资本市场予以支持。

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

“科创板八条”对于深化发行承销制度作出了诸多试点安排。首先,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据了解,目前实践中最高报价剔除部分原则上为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科创板将试点统一执行3%的高价剔除比例,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大网下报价约束,减少网下投资者报高价冲动。

其次,完善科创板新股市值配售安排,增加网下投资者持有科创板股票市值要求。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科创板增量资金,鼓励长期持有。

此外,试点对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提高配售比例,鼓励投资者强化自我约束、增强报价研究,进一步压实“买者自负”责任。

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

“科创板八条”提出,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释放出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的鲜明信号。

从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到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再到丰富支付工具,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一系列政策举措针对市场关切作出了非常具体的回应。

鼓励上市公司使用股权激励

据统计,科创板有约七成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建立公司与核心业务及管理人员的利益绑定机制,是提升公司创新竞争力的关键。

在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方面,“科创板八条”一方面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股权激励,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另一方面强化对股权激励定价、考核条件及对象的约束,提高对核心团队、业务骨干等的激励精准性。

“科创板八条”还提出,完善科创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对股权激励的授予及归属优化适用短线交易、窗口期等规定,研究优化股权激励预留权益的安排。

加强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

本次科创板改革在加强监管方面突出“全链条”。在治理乱象上,“科创板八条”强调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防止“害群之马”“僵尸空壳”在科创板出现。

在优化激励方面,“科创板八条”强化监管政策正向激励,引导创始团队、核心技术骨干等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限。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对合理减持诉求予以支持。本次改革还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依法依规豁免披露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