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孕育了中国工人运动的辉煌篇章。从辛亥革命的烽火到五四运动的呐喊,再到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高潮,武汉的工人阶级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一部部壮丽的奋斗史诗,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这些光辉的斗争历史,不仅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更是当代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将武汉工人运动文化融入职工思政课,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需要,也是激发新时代工人阶级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使职工们在感同身受中增强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凤凰网湖北联合武汉市总工会开展“武汉职工思政课 在鲜红的旗帜下”系列宣传,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灵活、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宣讲党的政策,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感染力、影响力。
不断创新思政课讲解方式 传承红色信仰力量
“咱们武汉,是中国工人阶挺起胸膛,登上历史舞台的先锋之地,也是点燃中国现代工人运动,熊熊烈火的重要发源地。1922年7月,全国最早的地方工会组织——武汉工团联合会,就像破土而出的新芽,在这里诞生,开启了工人运动的新篇章。”辛亥革命博物院讲解员陈清,从事一线讲解员工作十多年。多年来,除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外,她认为作为红色场馆的讲解员,一定要满怀敬畏之心,心怀坚定信仰。这样,讲出来的红色故事,才是最有力量且最能打动观众的。其次,还要做到真情实感,不能做讲解的机器,而是要将自己置身其中,始终保持讲解的激情。“他们不仅是革命者,还是触得到看得见的平凡青年,有各自的生活,有不同的喜好,有无比珍视的人,只是因为怀着同样的理想,他们选择了“抛头颅,洒热血”,扎根红安这片热土绽放最美的芳华。”今年七一前夕,红安的思政课让陈清印象深刻,不同于以往常规红色故事的讲述,这次讲述的宏大战争场面没有多少人亲身经历过,如何能让听众产生共鸣?陈清着重抓共情点。这次的听众有很多是00后们,当年牺牲的英雄们也有的跟他们年龄相仿,他们也有亲人,也有亲情友情爱情……陈清通过这个角度来讲述他们舍弃小家庭的温暖.为大义牺牲自己的故事。“在场的很多孩子听过后都落泪了。”
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目前武汉市总工会正在探索“行走的思政课”,它的课堂形式丰富多样,讲、演、互动相结合。陈清讲述的部分串联武汉市总工会精心推出的八个职工思政教育示范点,详细介绍武汉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还会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来演绎二七大罢工中林祥谦、施洋以生命为烛,点亮"头可断血可流,信仰不可丢"的不灭灯塔,从而激发广大职工,坚定紧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但通过这些红色故事,可以激发大家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回顾我们党领导的百年党史、红色工运,我们无不从中国工人阶级一次次抗争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信仰,引领一代代工人阶级集结在鲜红的党旗下,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主力军!”
红色思政课有哪些重要意义?陈清认为,首先,是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让当代青年深刻了解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使其得以代代相传。其次,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让人们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再次,红色思政课中,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精神,能够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陈清同时也是劳动模范,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劳动者应该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出努力?陈清认为,一定要满怀坚定信仰,爱岗敬业,做专业上的行家里手,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专题:武汉职工思政课 在鲜红的旗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