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堵河源就地迁移10棵古树
8月25日,记者从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保护区境内修路需移植10棵古树和23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全部移植到指定地点。
今年初,因S282省道竹山县洪坪至竹山垭(大九湖)改扩建施工影响,该保护区范围内部分古树名木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亟待实施保护。经保护区管理局详细调查后,迅速制定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地及迁地保护方案,上报省、市、县相关部门同意,最终获批。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涉及该保护区施工范围内有影响的古树10棵,其中用地红线内2棵,用地红线外8棵;施工红线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种共23株,全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其中连香树9株、台湾水青冈1株、水青树7株、小勾儿茶2株、蕙兰4株。
据介绍,本次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地及迁地保护于2024年4月20日开始动工,当天施工队挖的第一棵树叫水青树,后续通过修剪与截枝、挖掘、土球包捆、移运到洪坪管理站院内;6月7日当天移植的一株小连香树是最后一株,上述古树和野生植物移植完成后,分别修建树池进行保护,根据不同古树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树池需设置围栏及排水通气设施,结合周边环境,设计针对性的风格,达到美化环境、保护古树的效果。
搭建荫棚和支撑架,制作保护指示牌,设专人管护,后期养护将持续到全部成活,堵河源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全程跟踪监管,洪坪管理站积极配合,施工方严格遵照就地及迁地保护方案进行:充分做好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地及迁地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全面评估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地及迁地保护移植技术分析;提前研判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迁地保护运输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准确掌握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地及迁地保护迁地后的种植;持续关注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地及迁地保护迁地后的养护工作。通过科学严格的就地及迁地移植措施,确保了全部移植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成活率。
据介绍,古树名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地及迁地保护是自然与历史的珍贵遗产,就地及迁地保护是保护它们的一种有效手段。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