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智库力量,促进新质生产力。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武仲)联合凤凰网湖北开设《武汉仲裁“名家访谈”》栏目,共同探索践行法治的中国方案、仲裁智慧,共同展现法学理论与实践、武汉仲裁发展成果。本期以“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邀请的嘉宾是国际法所国别法研究室负责人、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司法部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毛晓飞。
毛晓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别法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司法部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目前主要从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国际竞争法,以及德国法和欧盟法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作为仲裁员、调解员从事法律实践工作。2009年起,受邀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法,同时兼任国际法所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特聘副秘书长、北京市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相辅相成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表明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吸引外资,推动国际贸易与合作,同时带来了对高效、公正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机制的需求。毛晓飞认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建设,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提供独立、公正、专业的“中国平台”与“中国方案”,来解决跨国商业活动中出现的纠纷。
“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建设是优质仲裁生态系统的建设。”毛晓飞表示,这意味着在特定法域内以一个或多个城市向外辐射的区域为基础,以仲裁机构为引擎,聚合其他上下游法律服务机构或组织,为国内外市场主体预防和解决纠纷,提供仲裁及相关法律服务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生态系统。通过这种“理念更新”,让人们不再仅仅聚焦于单一仲裁机构的发展,而是更广泛地发挥地方立法机关、政府机关、法院、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共同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使仲裁机构发挥引擎作用。
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和需求,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又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服务与法治支持。毛晓飞认为,“我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种互动,中国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环境,以促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
明确功能定位找准要素支撑
国际仲裁中心助力涉外法治建设
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助力中国法律 “走出去”、提升涉外法治话语权,我国商事仲裁机构还需明确其功能定位和作用。
毛晓飞认为,商事仲裁机构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公正、高效、专业的仲裁程序,为国内外当事人提供优质的争议解决服务。因此,商事仲裁机构的准确定位应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畅运行而提供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的非营利法人。
同时,商事仲裁机构是公共法律服务的提供者,以纠纷解决为目的向社会提供仲裁法律服务,在我国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事仲裁机构是法治化与市场化营商环境的维护者,仲裁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商事仲裁机构是国际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在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我国商事仲裁机构在有效处理国际商业纠纷与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法治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毛晓飞认为有十项要素支撑:“1.区位经济发展优势;2.仲裁法律制度成熟程度;3.政府对仲裁的政策支持;4.法院系统对仲裁的司法保障;5.仲裁机构的运作效度;6.仲裁规则的效用;7.仲裁员的专业能力;8.市场主体的仲裁法律意识、;9.区域法律服务体系的健全程度及;10.仲裁研究与人才培养情况。”
致力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
武汉仲裁委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
武仲自1997年成立,始终秉承“公正、廉洁、专业、高效”的原则,赢得了广泛的行业认可和社会赞誉,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公信力。同时积累下一批高素质的仲裁员队伍,在各自领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确保仲裁结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近年来,武仲不断提速增效,通过优化仲裁流程、提高办案效率,更好地解决各类民商事纠纷,满足当事人的需求。
目前,武仲正在积极探索国际化的道路,成立了全国第三家国际仲裁中心——武汉国际仲裁中心,助力武汉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商事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武仲要立足中部,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毛晓飞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二是拓展新兴领域仲裁服务:密切关注能源、碳交易、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增强仲裁服务新兴行业、专业领域的能力,为这些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仲裁服务。三是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仲裁员队伍结构,吸引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加入仲裁员队伍,提升仲裁服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四是提升仲裁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智慧仲裁’系统建设,实现仲裁流程的全程在线化、智能化和透明化,提高仲裁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往期回顾:
武汉仲裁“名家访谈”Peter Corne:打造区域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武汉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