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村集体“家底子” 湖北一地追回租金15.7万元

守好村集体“家底子” 湖北一地追回租金15.7万元

原标题:英山:找准塘库“小切口” 守好村集体“家底子”

“我们全村有十个村民小组,共有大小水塘12口。”

“其中一组有6口,二组有1口,4组……但是有几口被个别村民私自占用,有的年久失修、不能蓄水。”

此前,在英山县陶家河乡杨家河村的会议室里,几位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详细介绍着村里的情况。该县纪委监委、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边听边记边比对村里的自查材料。

英山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水库塘堰众多。近年来,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少数村干部履职不到位,造成塘库资源家底不清、权属不明、管理缺失、集体资源流失等问题。

一口塘库,虽不起眼,但却是农村重要的集体资源,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7月,英山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找准村集体塘库“小切口”,重点聚焦监管不力造成集体资源流失、以权谋私占用集体资源等问题,以有力监督推动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守护好农民群众的“家底子”。

“我们立足监督首责,督促农业、财政等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以农村塘库为切口,通过全面自查摸家底、登记造册建台账、统一挂牌亮身份等举措,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该县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介绍。

底数不清、数字不明是“三资”管理中的顽瘴痼疾。为摸清全县塘库底数,该县县乡两级成立由纪委、农业、财政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全县11个乡镇、直插乡村一线,通过调取比对部门数据、与村民代表座谈、实地走访核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望闻问切”,督促镇、村压紧压实“三资”管理主体责任。经过近两个月的集中普查,不仅摸清了全县村集体塘库总数,还对由于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塘泥淤积、塘堤损毁而“消失”的水塘进行重新确认登记。

“温泉镇大垴寨村徐塆水库被村民侵占养鱼”“红山镇叶坊村水库长期未缴纳租金”……针对群众反映的塘库被侵占、合同签订不规范、不缴纳租金等问题,工作专班逐一走访核查,协助当地村集体追回塘库所有权和租金。截至目前,全县已促使共计31口、462亩“流失”塘库归还村集体;核查出29起未签订合同、未缴纳租金问题,重新规范签订合同29份,追回租金15.7万元。

“农村塘库这些集体资源,处理不好容易引发信访矛盾和群众纠纷。通过这次专项行动,全村30口水塘目前已有10口通过公开发包,由当地村民管理经营,给村集体带来收益近8000元。同时,我们还约定每口水塘的最低水位线,实际水位在线上时,承包人要无条件满足村民的灌溉需求。”在金家铺镇龙珠村,村党支部书记汪亮向走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介绍。

塘库既要摸清底数、明晰权属,更要管理好、维护好。针对前期普查发现不少塘库因无人管护造成毁损的实际问题,该县建立闲置塘库管护机制,对1300余口闲置塘库明确一名“塘库长”并签订管护协议,在塘库旁统一竖立管护牌,确保管护常态长效,防止村集体资源因无人管护造成灭失。

“要把‘小切口’引向大纵深,从严整治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底数不清、管理混乱、失管漏管等问题。同时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吴顶)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