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4年 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
湖北
湖北 > 财经 > 金融 > 正文

时隔14年 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

原标题:中央定调!时隔14年,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据悉,这是近14年来,中央首次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新采访时指出,当前物价水平总体较低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物价水平总体较低,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今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新的重要信息:未来,我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14年来首次。

娄飞鹏分析认为:“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保持总体稳健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总量和结构、稳增长和防风险、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

娄飞鹏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在恢复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预期偏弱、需求不足等问题,需要货币政策更好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等。娄飞鹏说:“物价水平总体较低也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货币政策将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等总量工具,以及用好现有的结构性政策工具并根据需要创新的政策工具等加大调控力度,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曾共同撰文指出,当前货币政策有必要也有条件调整为“适度宽松”。

连平、刘涛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从加强预期管理、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的角度看,尽快对货币政策作出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调整,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变当前市场预期普遍偏弱的状况。

记者注意到,11月8日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时,权威人士指出,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是适度宽松的。

专家:重视全方位扩大内需,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出台

回顾过去30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连平和刘涛指出,货币政策基调由紧到松依次可划分为“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和“宽松”等区间。货币当局根据客观形势变化,以“稳健”为中枢,在“从紧”与“宽松”之间灵活调整,以达到稳经济和逆周期调节的目的。

据悉,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次向外界释放出重要信息:我国货币政策将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

连平、刘涛在今年9月份的文章中回顾,2011—201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总体上表现为偏紧,强调对通胀的防范;2014—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则回归“稳健中性”,强调不松不紧;2020—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偏松,突出了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和精准有力。

此外,连平、刘涛在今年9月的文章中提出,从降准的可能性来看。彼时我国小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低至5.0%左右,短期内空间相对不大,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进一步下调;中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5%,大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5%。如货币当局实施新一轮降准,可考虑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为主。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